父亲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jun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将行李箱倚在吧台的外侧,倒了一杯开水暖和手。我径直走向书房,父亲每日有读报的习惯,我回家时也会跟着读上两页。书房的门竟然锁上了,拧来拧去也没有松动的迹象。
  我捧着这杯水,又去了隔壁的卧室,卧室的门竟也锁的,差旅劳顿的我顿时内心泛起唏嘘的波澜。卧室与书房还需要上锁吗?这是玩的什么游戏。
  母亲手里提着两桶花生油,冲我笑得很开心,娲娲,什么时候回来的。我略带受气的样子夹杂着直截了当的语气冲向母亲,怎么还锁着门啊,哪个房间也进不去,回来想躺会儿都不行。
  母亲走到书房前,拧拧银色的门把手,有些伤感,埋怨父亲起来,母亲说父亲退休后,成天准时准点去锻炼。又说父亲心也长歪了,晨练、遛弯都将自己收拾得利索极了,结婚的当天也没如此捯饬。又说回家后什么话也不说,成天捧着我送给他的IPAD,在房间里和机器下棋,还不时地说“这步棋走的!我怎么能这么走呢。”喊他吃饭都得十多遍,好容易出来了,刚填嘴里第一口便挑咸挑淡的。母亲说这也不是御善房,也没个皇帝命,简直把我当成老宫女了……还埋怨我不节约……母亲又神气地告诉我,上个月我和他分房了,不是本来就看不上我吗?母亲絮絮叨叨。
  我低着头笑,这么大年纪了,你们还吵这些理不清道不明的事儿。
  我从小就知道我的父亲是看不上母亲的某些购物习惯,比如说,母亲买东西喜欢“包圆儿”,这是我们当地土话,就是将一个摊子的黄瓜或是西红柿讲了便宜价,都搬到家里。这些被“包圆儿”的食物吃不动不说,还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运回来,我和父亲都参与过这项劳动,最后这些“胜利品”就烂成水了,有的简直捏都捏不起来,手还弄得又滑又黏,简直难受恶心至极。母亲也不收拾,她总等着楼下有路过的小猫小狗,扔点儿下去。几乎每次都是父亲下了班后一边埋怨一边收拾,有时候还会跑到四户共用的公共水池去干呕。母亲对此不以为然,她总会找理由说,买些吃的放在家里,就不用再买了,可是她每天依旧去早市,风雨不误。
  前几年,央视撒贝宁主持的“挑战不可能”这个节目很火。那日走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小女儿突然和我说,妈妈我也想上“挑战不可能”。我疑惑地看着她,你会什么啊,人家“挑战不可能”的主角都有一些超过常人的本领,才去参加节目的,不是谁都能去的。可是小女儿说,她也有超过常人的本领。她告诉我,让主持人叔叔拿出一根烂黄瓜,她就能说出这根黄瓜烂了几天了……当时我都笑出眼泪了。转述给父母听时,父母也被逗笑了。
  我给母亲倒了一杯水的工夫,父亲也回来了。父亲见到我也是同样的开心,可是他没有看母亲,好像刻意别着脸过去了。我看他从口袋里找出书房的钥匙,小心地开了门,还回头看了看母亲敞开的卧房门。母亲用眼神支使我,让我去看看父亲有没有带什么东西回来。我过去看时,父亲房间里没有什么多余的新鲜东西。母亲攥着我的手,声音挤得像小蚊子叫,新鲜东西都放在心里了。
  母亲开始做饭,嘴里嘟哝着,我做的饭他也不用吃,看把他神气的,还直接回房了。你出差这一阵子,他回家后都要先到我这边起码问问我今天吃什么。这家伙,越老越修炼成精了。怎么,女儿回来是给你撑腰的吗?母亲自己说得很尽兴,她在摊饼,母亲的厨艺是很好的,我们当地的肉市场里做香肠或酱牛肉的摊主都向母亲讨要配料。母亲的嘴皮不停地上下碰撞,吐出用厨艺色彩描述的句子。
  此刻我就像听故事一样入神,坐在母亲身旁,不住地点头,真有种哪一段未听完整日后得补上的不舍弃精神。我突然发现贴着墙根还有一双耳朵在听,是父亲。他来客厅沏茶,也是像恋爱时那样,想知道女方心里怎么想的吧!
  父亲退休前是一位工程师,专业是机械类的。父亲很善良,对我很疼爱,对母亲也非常体贴。父亲很节约,哪怕地上丢有一张写了一半的白纸,他都要撕下干净的另一面留着记个事儿什么的。诸如废弃的牙膏盒,我扔的一些旧的塑料笔杆,被热水烫变形的塑料瓶子什么的……父亲都留着,用于垫个图钉啊,做个花盆的简易支架啊,或者家里的房子漏水当个接杯什么的……母亲骂他说,你个捡货的命,待退休了,你就去扒拉门口那个垃圾箱,里面都是你的宝贝。父亲说,人别忘本。不要今天有两个钱就蹦着高儿的花,明儿布袋瘪了,爪子也干净了。父亲这句话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就是得节约,还有得意时别忘形。
  晚饭后,父亲一手扶着吧台,蹬上出门散步的鞋子,母亲用眼尾的余光朝站在一旁的我丢来眼色。父亲没有看我们,他略带享受的说了一句,出去遛遛。
  从回家到现在,母亲连续用夸张的语言与诡秘的神情灌输给我父亲退休后的“劣行”,我那窄而深的耳蜗被塞得满满的。父亲一直都有晨练和晚上遛弯儿的习惯,退休以后,有时间收拾一下自己,有国家的养老保障,父亲能不开心地享受晚年生活吗?以前母亲还大加赞扬父亲喜欢运动,瞧你爸一米八四的大个子,外加运动锻炼的好身板儿,将来肯定是个老寿星。
  父亲出门后,母亲又开始抹泪,把我吓了一跳。我问母亲这是干什么啊,怎么成了林黛玉,说哭就哭起来了?母亲告诉我外面的人都说父亲有首长的派头,一些女人背地里都说母亲配不上父亲。
  母亲身高不足一米六,从四十岁开始又向圆满趋势发展。人家才会这样说的。
  我笑了,捶着母亲的肩头说,那有什么,她们是羡慕你,说不定还有点儿妒忌呢——瞧人家老公多帅啊,越老越有味儿。母亲一听气更不打一处来,什么,你的意思也是你爸长得比我好,我配不上你爸了。母亲又嘤嘤地哭起来。我连忙跺脚急说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爸也就是比你高一点儿,地球人都知道的。
  母亲告诉我听说那些女人都比她高,也比她苗条。我不禁想笑,那又怎么样,她们高她们的,她们想往矮处长也回不去啊。母亲将一口米饭填进嘴里丢出一句话,八九十岁还有生孩子的呢。我笑得就更不行了,我说妈啊,你都哪里听到这些的,八九十岁生孩子那肯定是年轻的一方出轨和别人生的。母亲扑哧一下笑了,哼,這个死老头子!
  父亲回来时,母亲已经切好了甜瓜,我吃完后抹抹嘴,母亲一直盯着我,我的脸蛋都被她盯透了。母亲一边收拾一边说,就知道自个儿吃,也不给你爸送一块儿。我挤挤眼睛,故意说,不用给他送,让那些女的给她送,让他惹你生气。母亲说我不孝顺,我说你怎么不叫他过来吃啊,母亲说我才不理他,我买东西也不给他吃。接着又小声说,真是架子端大了,还得请了。   父亲在洗手间泡脚,喊母亲。说出去寻了个偏方,可以祛除母亲脚上的鸡眼。母亲也端起了架子朝洗手间喊,给个儿高的治去吧,反正天天也得去给人家喊号子。
  母亲心里的酸劲还真不小啊,我知道此刻母亲在自己的卧室肯定是开心的,说不定还在鼓着掌笑呢,为自己这句对白喝彩。
  母亲悄悄地将父亲的钥匙藏了起来,不还给他。母亲天天锁着门,父亲的房门敞开着,以便母亲随时去检查。母亲看到父亲的书桌上有一张纸,规规整整的写着治鸡眼的偏方,喊我过去看父亲的字写得多好,从年轻的时候字就漂亮,到如今这字儿写得更劲道了。母亲又回到她的领地寻来花镜认真地读着偏方,读了好几遍。我忍不住笑了,妈,当初是你追我爸的吧。母亲扭过头,瞪了我一眼说,就他那样,用现在的话来讲,白贴我两套百平大房子我都不要。说罢,母亲去了厨房,接着又喊我,这几天你休年假,赶紧陪着你爸去看看鼻子,他的鼻子有息肉,并且鼻中隔偏了,总也不透气,老了老了,老出些毛病,嗨……母亲的嘴唇在颤抖,鼻子尖儿红了。
  我去父亲书房,说了一下最近的工作。父亲对我要求严格,他听的很仔细,有时候也用笔记录一下。他总会告诉我,现在社会和以前的社会不一样了,但是有一点不能变,就是人不能忘本,不能缺德。
  我让父亲回母亲的房间,和母亲沟通一下。父亲笑着说母亲从年轻的时候就疑心重,总是感觉父亲不把她放在心上,还有就是浪费粮食还不让人说。我突然又想起女儿说的话,不禁笑了。父亲也大笑,可能他也想起了那句话。
  母亲竟拿起父亲换下来的衣物闻来闻去,告诉我说不定能找到什么证据。真是讲案子讲多了,母亲把这点儿小伎俩用在家里了。她成了一个大内密探,父亲这样称呼她。母亲很神气地说,别让我发现什么……父亲告诉母亲别藏他的钥匙了,这样非常不公平。母亲嚷嚷着从父亲娶母亲那一天起,在这个家里,就没有公平。公平就是母亲说什么是什么。
  父亲点点头,很赞同的样子。我想大部分是为了维护婚姻利益做出的单方让步。
  父亲快要做鼻子的手术了,他很紧张,他年轻的时候很少感冒,更不用说打针了。而现在,他盘算着去手术台的日子,不断地告诉我这点儿小手术不算什么,他不怕。但我分明从父亲的眼神中读到一种对陌生事物的拿捏不准又不敢相信的情绪。
  母亲不断地用手机上网,搜索做此类手术应注意什么,需要吃些什么,她用一根铅笔在纸上记着,她担心自己写得不够规整,还找来小橡皮头儿擦来擦去,也擦不净。真像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认真而笨拙。我说我来写吧,母亲不知哪来的力气,差点儿将我推倒,你写的字就像飞一样,是个人就看不懂,你哪一点儿像你爸了,都说闺女像爸,你可一点儿不像你爸!
  我简直晕了,这又成了我什么也不是了。
  我跑到父亲房间,说母亲说我。父亲很严肃地说,说得对!你看你妈妈还知道给我查查注意事项,你呢,成天说嘴,三十岁的人了,连个饭都不会做,扫地、洗碗也没沾过边。
  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放下的手上的铅笔和橡皮,加入父亲的队伍,和父亲一起数落我。天啊,我当时想,这是什么世道,变天也没有这么快的啊!
  恐怕是他们因为这个小手术心中发慌,没有安全感。我这个做闺女的也靠不上。他们就开始面对面的相互关心,相互靠拢了。
  接下来的事儿更是将我笑晕了,父母的这套房子是我给他们购置的,以前住的是父亲单位分的房子。我买的这套房子有一百八十多平,书房与隔壁的卧室是连着的,双窗一起相连。晚上,母亲锁了自己的房门睡觉,父亲就顺着双窗的通道进了母亲的房间,母亲也没有客气,又将父亲从她的房间里送了出来。我没有睡,听到声音出来看。父亲冲我笑笑,我以为你妈睡了,我去找我的钥匙。
  母亲的笑充满胜利的自豪,虽然在夜里,眼神里闪烁着太阳般的光芒,灿烂极了。里面藏着她能读懂的爱情。
  从未做过手术的父亲,在临近手术台时,血压突然飙升,大夫说让再停停,待血压降了再做。父亲的血压一直不降,母亲的手紧紧地握着父亲的手,另一只手轻轻地摸索着父亲宽厚的背部。父亲将母亲的手攥得更紧了。
  父亲的血压终于降了,医护人员迅速将父亲推进手术室。父亲的右手是最后进的手术室的门,母亲的右手一直保持着一个姿势,像是还在被父亲的大手攥着。
  人一做手术,就会瘦好几圈儿,父亲同样是这样。父亲不喜欢吃医院的饭菜。母亲回家去做,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我回家后看见母亲已经做好饭菜,却伏在沙发上大声的哭泣,这又是唱的哪一出,我说这是怎么了,爸还等着吃饭呢,你太脆弱了,妈妈。母亲边哭边说,你不脆弱,你是弹簧好不好?你看你爸都瘦成什么样了,我让你给他甜瓜吃,你不去送,你真是不孝顺啊。我使劲地点点头,认为她说的是,父亲的瘦不是因为手术,是因为我没去送那块甜瓜以及我懒得做的一切尽孝的事情。
  父亲动的是小手术,一周就可以出院了。我开着车和父亲一起返回家。我们一到家,父亲就冲着母亲笑,说真香啊,鼻子好用了,今天的饭菜肯定可口。母亲又朝我使了一个眼色,接着背对着父亲指指鞋柜的运动鞋,意思是告诉我父亲今天又要去遛弯儿了。
  果然,父亲吃罢晚饭,很舒心地说好久没出去遛弯儿了,今晚出去走走。母亲跟上一句,是啊,好久没见那些心头揣着的人了,真该给你买两挂鞭炮,带着声音去,这样静悄悄地去多不隆重啊!
  我和父亲笑弯了腰,感觉母亲的造句思维真是妙不可言。父亲说你明儿给我买,你能给我买,我就背着去。母亲笑骂道:“你是我儿子啊!我还给你办喜事呢!”
  母亲又开始不得劲儿了,告诉我还是让父亲躺医院里好,不要什么重病,起码让他不要出去得这么勤快。我劝母亲也一起跟着去,父亲邀请过她的,可是母亲喜欢看综艺节目,比如说“挑战不可能”什么的,但是她可从来没有认为自己的烂黄瓜能成为挑战项目。
  母亲连日来着急上火,外加老醋劲大,躺在床上这儿不舒服那儿不舒服的。父亲也不出去晨练了,也不遛弯儿了。在家里早中晚三顿饭做好,做的一点儿都不好吃。父亲还瞪我说,你這么大了,什么时候给我和你妈做顿饭了。我噘着嘴不作声,我再有辩才,在做家务上,就是个软柿子,谁都可以来捏我一下。
  母亲一边吃,一边默默地流眼泪,我顿时感觉母亲太矫情了,到现在还“包圆儿”菜回来,大部分都浪费了,都烂出水儿来了,并且又疑心父亲喜欢别人……
  母亲推着父亲,你怎么不出去,你不是腿脚特别勤快吗,嘴特别会说吗,你去见小伙伴吧!父亲露出苍老的笑容说,小伙伴算什么啊,我喜欢老伙伴!母亲吃了一口饭,说咸。父亲马上去倒水。母亲看着父亲的脸,看了好一阵子说,小伙伴都节约粮食,钱不在口袋里蹦高,她们多好!父亲“哧哧”地笑岔了气说,我就喜欢烂黄瓜、烂西红柿、烂茄子,咱家孙女有勇气说上“挑战不可能”进行比赛,她们家的孙女哪有这勇气啊,孙女的勇气不都是你的功劳吗……母亲狠狠地捶了父亲一下。母亲像是要找碴儿,吐吐自认为的苦闷怨气。细高挑儿怎么看起来都比矮胖的矬子好,走在身边多洋气啊!父亲跺了一下脚说,不说这个还不来气,哪有点儿女人味啊,杵着那儿,挡视线不说,我当是男人呢!母亲哈哈笑得不行了。
  筷子从父亲手中脱落了,弯腰去捡时父亲口袋里的钱夹掉了下来,母亲嚷着要看父亲的钱夹,是不是藏有私房钱。除了几十块钱的零用外,钱夹里有一张母亲年轻时的相片,两条大辫子,圆圆的大眼睛,还有两个大酒窝……
  父亲以前就说过,母亲是他的仙女……
  现在,依母亲的想法,给了自己另一个称呼,应是父亲的私房钱了……
  凤 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北京文学》《安徽文学》《阳光》《山东文学》《东京文学》《时代文学》等发表中篇小说、诗歌若干。出版长篇小说《西洋表》,中短篇小说集《千纸鹤》。
其他文献
唧唧喳喳莺鹊早,  歌声唤醒春花。  牡丹芍药火山茶,  应时开次第,  好景正无涯。  老酒新杯杨柳下,  凭风听水吟呀。  人生烂漫壮云霞,  無私天地阔,  处处有芳华。
期刊
在煤的国度,东方神的智慧在熔化  煤的骨头敲醒了大地的心跳  在苍凉的地下,回荡着坚石和钢铁的碰撞  一块煤里悄悄潜伏下雷霆  一个词触碰到我,塌陷区!  煤的呼唤,它用泪水缠住我的归舟  抱紧这个破绽百出的地球  黑压压的煤啊,有一道道泪水爬在上面  春天的煤也曾搬运过桃花和汗水!  我的黑哥们儿,就这样埋葬了宽阔的一生  我多么想把雨丝也搓成一根井绳啊  可是,好兄弟  活着的灵魂能抓住它吗?
期刊
中国古代咏煤诗  中国煤炭诗写作史,先得简要介绍中国煤炭诗的历史矿藏——中国古代咏煤诗。  吴晓煜先生在《中国古代咏煤诗》一书中,收录了古体咏煤诗近百首,最早的一首咏煤诗是南北朝徐陵的《春情》。从南北朝到清代,中国古代咏煤诗历史长达一千四五百年。吴晓煜先生对咏煤诗的定义是:所谓咏煤诗,是以煤炭为题材进行咏煤的诗歌,或者与煤炭有直接关系,或者反映了煤炭内容的诗歌。中国古代咏煤诗作者八十余人,其中,有
期刊
到井巷中去,人类一定有扇灵魂之门  去与一块儿真正的煤相遇吧  在生与死之间,点亮心灵的就是煤的灯盏  把黑夜一次次提纯  沉默的矿工比黑铁还要硬朗  一块煤与另一块煤,紧紧挨着  漆黑的井下相互拥抱取暖,深渊中苏醒的煤  静静地将孤独一一饮尽  藏住红色的火焰和民族不屈的骨骼  奉献出的永远是史诗和肝膽  八百米以下的巷道还弥散着烟尘  太阳张开追赶的双翼,迎着亿万年前的梦境  默默思考的矿工还
期刊
云朵已碎。麻雀们  都赶往村外的小河边乘凉  柳丝耷拉著疲惫的腰肢  河水比春天瘦了一里  禾苗嘴唇都舔破了  树荫里的蝉鸣,让夏天陷入惶恐
期刊
船时常在河畔停下,抛下发臭的鱼骨  鱼时常会跃出水面,吐出腹中的怒气  河流不屑于這些复杂的游戏  自顾推开两岸青山,爬上高高的云端
期刊
年过完了,今天就要回矿山了  娘起来时  院子里的鸡,还在睡着  起了锅的酸菜,被娘使劲地  往塑料瓶  一瓶一瓶,塞了又塞  那些热腾腾的霧气,不愿散去  娘把酸味儿  往心里,藏了又藏
期刊
槐花开成的云散了  只留下余香在乡间走动  走动。与迎面而来的夏天撞了个满怀  夏天。乡愁生长的旺盛季节  麦子疯长,成熟  乡愁走上金黄金黄的麦穗  风中摇曳  一场暴雨经过  乡愁如雷鸣炸响之后的雨  掉落在地上数也数不清  洪水逼近。乡愁跟着水头  近了远了,乡亲的心  跟着水势起伏  乡愁,乡愁。让炎热的夏天  穿境而过  也扯出鄉亲一丝丝痛
期刊
鸡没有想到,在同了“吉”字后  臘月二十七  就成了被集体宰杀的日子  娘一连宰杀了三只,其中一只  被红烧后  再被娘的目光,逼进我嘴里  在娘心里,只要吃了整只的鸡  预示来年  一整年在井下,都能顺利上来
期刊
如果你遭遇过诋毁。  如果没有人为你敷伤。  如果,血,必将凝固,失忆  化為疤痕。  时间是一剂药,前人患病,后世熬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