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A区长7~长8油藏成藏富集规律研究

来源 :石油化工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zx3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A区长7~长8深层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受成藏富集规律认识不清等因素制约,该区勘探增储未取得较大进展。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A区长7~长8成藏富集规律研究为目标,从生、储、盖、圈、运、保成藏六要素出发,通过开展区内小层对比、沉积相带划分、烃源岩研究、油气运气分析,总结形成了以多元主次供烃,源储压差驱动,近源连续聚集的成藏富集模式。本文的研究成果可进一步指导鄂尔多斯盆地同类深层油藏的勘探开发工作。
其他文献
特低渗油藏注水开发合理的注水技术政策是控水稳油的基础,贫氧空气泡沫辅助驱技术具有快速补充地层能量、封堵高渗带提高波及体积的双重效果,开发技术政策的制定要区别于水驱更需要充分考虑气驱和泡沫驱的驱替作用机理。本文在结合技术作用机理基础上突出与矿场应用的有机结合,着重对不同阶段影响效果的气液比、注采比、地层能量合理保持水平等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制定了贫氧空气泡沫辅助驱不同阶段合理技术政策界限,且现场应用降水增油效果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获批上市的中药新药数量较少,成为制约中药产业发展的瓶颈.针对上述情况,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及技术要求.该文在新法规的形势下,深入剖析新注册分类指
核酸适配体是一种单链寡核苷酸,具有广泛的专属靶向性,可以作为靶向治疗、靶向递送及疾病诊断分子,用于治疗肿瘤或微生物感染及临床检测等.基于中药使用过程中存在成分复杂,
研究冬青科植物瓜尤茶Ilex guayusa叶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柱色谱以及半制备型HPLC等方法从瓜尤茶干燥叶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三萜类化合物,通
油田开发中后期,查明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对制定油田后续调整方案及挖潜策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包括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两大类,而地质因素从根本上导致了剩余油的形成和富集。结合渤海A油田厚油层水淹规律,提出影响A油田剩余油的3类8种地质主控因素,分别为垂向沉积(隔夹层、韵律性、砂体厚度)、横向沉积(岩性尖灭、物性差异、微相接触面)、构造(断层封闭带、构造幅度),以此为依据指导后续挖潜取得较好效果。
探究肠道菌群变化对黄芪甲苷在2型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影响.前期实验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黄芪甲
本研究报道1例难治性皮下曼氏裂头蚴感染合并肺吸虫感染病例。患者曾有食用蛙类及醉虾等流行病学史,反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伴皮肤瘙痒,经多周期口服治疗剂量的吡喹酮后痊愈。本病例提示临床医师在处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的病例时,需要认真筛查寄生虫感染的可能。
海上油田开发成本高,探井、评价井及生产井数少,导致油田资料及油藏认识有限,而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井间连通性的认识对于改善注水效果及提高采收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针对这一难题及需求,以海上某油田注采井组为例,提出了井间连通性综合评价技术。利用砂体展布、储层物性、沉积相等地质研究分析静态连通性,根据油井泵吸入口压力及产液量随注水量波动的响应情况分析动态连通性,再结合示踪剂的测试结果,以及自主研发的油水井间连通性评价软件定量计算油水井间的连通系数,综合评价了油田注采井间连通性,为海上油田剩余油分布认识、注水效果
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全国专家编写并发表了《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专家共识》,旨在为预防和临床一线医务工作人员提供简明、实用的技术指导性文件。现对共识中的编者来源与主要内容、流行病学与预防、有关诊断的推荐意见、重症预警、液体复苏抗休克、血管活性药物、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促进利尿与血液净化、出血与输血、待解决的问题等进行解读,以期使读者对共识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南梁延10层油藏综合含水率高达68.1%,极大地影响了采油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以原有微生物驱油技术为出发点,对其进行优化。首先对驱油微生物菌种及营养体系进行筛选优化,结果显示当以S001:S003:S004=1:1:1为驱油菌种,在2.3 g/L玉米粉、2 g/L(NH4)2HPO3的营养体系中时,驱油效率可提高13.66%。随后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菌种固定材料及营养剂投加周期进行优化并进行现场试验。确定固定材料为软性填料,投加周期为3~5 d。最终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注入4个月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