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的她

来源 :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GW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车呼啸着驶过站台之后,缓缓地停下了。它似乎长出了一口气,累得瘫倒在了铁轨上。
  拥挤且嘈杂的人流推着我向前移动,耳机里循环播放的重金属音乐和站台上循环播放的广播交杂在一起,再混上不知哪里飘来的刺鼻烟味,让此时的我显得像是在仓皇逃窜。
  从人群中挤进车厢,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时,我已是满头大汗。看了看手机所剩无几的电量,急忙在包里寻找起充电器。正低头时,列车突然一晃,头顶不慎撞到了前排的靠背,我忍住眼泪抱着头不知所措。
  “你好,可以让一下吗?”一抬头,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我旁边。老人衣着朴素,可能是因为外面下雨天凉,她戴着厚厚的手织围巾,手里提着一个挎包。
  我起身让老人坐到里面的座位。接着,她从包里拿出随身携带的本子和笔,在小桌板上书写起什么。我也不由得放下手机,拿出书开始读了起来。
  窗外,雨更大了,雨滴在车窗上被风拉成丝状,远处绿色的山开始变得模糊起来。此时,车厢里一片安静,就连刚才吵闹的小孩子此时也不见了踪影。只有车轮与铁轨摩擦的声音。
  这样的环境还真让人安心啊……
  上一次这样静静地坐着,已经是很久以前了,只有点模糊的印象:在那个有些破旧的小院里,听着窗外的雨声和外婆不厌其烦地讲着那些老掉牙的故事,等着妈妈回家,等着那些喷香的饭菜被摆上桌。不用去考虑还没写完的作业,只担心院中的积水会不会影响到明天我和小伙伴们玩耍。
  内心深处感觉失去了什么,是那些好朋友?是再也找不回的童言无忌?还是小院里的虫鸣花开?
  车身一震,把我拉回到现实当中来。我打开手机屏幕看看时间,已经快到晚上了。车厢里又出现了一如既往的喧闹。这时,我身边的老人也从包中拿出了一部手机。
  我一边对老人的新潮感到惊讶,一边觉得心里别扭,似乎就像老师课上讲的一样,我们对老人总是有着刻板的印象。看着老人吃力地在手机屏幕上一指一画地用手写输入法写着字,她和她的朋友输入的都是大段大段的文字,似乎在探讨着中国的古文化。我看她十分吃力的样子,忍不住对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说:“奶奶,您写字费劲的话,可以用语音输入法,更方便些。”
  老人抬起头望着我,温和地笑着说:“谢谢你,孩子。语音输入很方便,但是我已经太久不拿笔了。人老了,容易忘事,我怕我会忘了怎么写字。”
  好像被电流击中一样,之前一些被我忘记的东西又浮上了心头……
  走出车站时,雨渐渐地停了。天边露出了一道浅浅的彩虹。
  如今,我还是经常想起这趟旅程,想起这位老人,想起她那和蔼的眼神,还有那像被时光涤荡过的灵魂——安静又纯洁。想起《菜根谭》中的“不失本性”。我知道,我的本性可能还在尘世的喧嚣中游荡,因为我还没有找到那份超脱物外的宁静。
  【总  评】旅途中的一次邂逅,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作者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展开,从“上车”到“遇到老人”,从“看到老人在手机上写字”到“与老人交流”,语言平实,叙述流畅。在写法上,本文有两点值得学习、借鉴:1.以插叙来丰富文章内容。作者从车厢里的“静”联想到儿时的小院、外婆讲故事、喷香的飯菜,营造出祥和、暖心的气氛。这种气氛恰好跟车厢里的场景相吻合,对文章内容起到补充的作用。2.场面描写细致入微。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场面描写来推进情节发展,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作者刚上车时对老人的外貌描写及老人在小桌上写字的情景,老人一指一画地用手写输入法写字的情景,二者交相辉映,突出了老人不受外界干扰而独享清静的人生态度。
   (讲评教师   舒   曼)
其他文献
2021,携着希望和祝愿而来。在新年的钟声中,让我们感受生命的温度,捕捉生活的多姿多彩!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我们在校园里迎接人生最幸福的时光。徜徉在学海,生命有限,奋斗永无止境。鲜活、富有朝气的我们在岁月的河流中携手同舟,成长路上的风风雨雨使生命的底色朴素而又温暖,深沉而又执着……  新的气象其实并不在岁月轮回中驻足,而是在奋斗者的心海历久弥新。  掀开一页,书写新的篇章。回看岁月,并不是没来由
期刊
宾语从句是英语语法主从复合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也是中考英语试题中最常见的考点。要想学好宾语从句,我们需要掌握宾语从句的概念、连接词、语序、时态等多方面的内容。  【考点1】宾语从句的概念  宾语从句:在句子中充当宾语作用的从句叫做宾语从句。  宾语从句分为三类:及物动词的宾语从句、介词的宾语从句和形容词的宾语从句。  1. 及物动词的宾语从句:  We believe that he is ho
期刊
一、注意主语为单数名词的主谓一致问题  一般来说,当主语为单数名词时,根据语法一致原则,谓语动词也采用单数形式。  A merger is a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businesses under a single management.  然而,情况并不总是如此,请看下列选择题:  (1)The committee (is/are)of the opin
期刊
《瑕》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托事寓理的散文。作者从一串有瑕疵的项链中,悟出了一个为常人忽视的生活真谛,那就是:不求完美,但求真实。文章开篇设疑,写自己明知商家的玛瑙有瑕仍买下它。这是为什么呢?作者从容地为我们解疑。先通过“水晶”、男人和孩子的小缺点以及人们对自身缺点的接纳,揭示出一个道理:“纯全完美的东西是神器。”即现实生活中完美是难以求得的。然后以朋友之间互知对方的“糗事”来阐述哲理。结尾处还表达了作
期刊
我们的生活中,多数时间充满了七彩阳光,但偶尔也会阴云密布。就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与幸福,偶尔也会有烦恼与挫折。  眼前杂乱的课桌犹如脑海里的思绪,乱糟糟的。已经一月有余,每当清晨走入校园,拿起课本,莫名的“烦躁”便逐渐爬上心头。那感觉就像弄丢了心爱皮球的孩童,空落落,悲戚戚。  复课以后,可能是因为网课期间养成了松散的习惯,我一直无法再像从前那般认真、投入地学习,无法适应这种紧张的学习氛围。
期刊
人生不可能万事顺意,总会遇到挫折或走过弯路。也许你会感到失落,但这就是真实的生活,任何人都无法回避。《舌尖含着一句给生活的情诗》一文记叙了一个龅牙女孩的成长故事,既写出了龅牙给“我”带来的痛苦和不安,又写出了“我”矛盾心理的转变,让我们悟出“不完美”也是一种美!在写法上,本文主要有三个特点:1.叙述富有条理。龅牙是事件发生的诱因并贯穿全文,形成一条清晰的主线。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叙述,记录了“我”
期刊
天空不总是蔚蓝的,会有刮风下雨的时候;人生之路不可能总是平坦的,一定会有坎坷。《微笑的玉米》这篇文章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磨难,我们不能灰心丧气,更不能一蹶不振,而是要学会勇敢面对。《微笑的玉米》采用以事喻理的写法,先叙述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然后画龙点睛,揭示人生哲理——无论遭遇多大困难,只要不丧失信心,就有希望。作者揭示主题的手法很有艺术性,一是借用故事中父亲的那句话“西瓜遭了殃,还有玉米”,再
期刊
我的父亲是陪伴我成长的极其重要的人之一,他总是将我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考虑。(开头简洁,紧扣题目,统领全文。)  小时候,我对父亲的印象就是严肃加严厉。正因为这样,我很少主动和他说话。如果有困难,我只会向妈妈求助。有一天,我在学习上遇到了问题,打算去请教母亲。可母亲刚好有事,只能让父亲为我讲解。(自然过渡,引出父子之间的矛盾。)  没有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拿着五年级的一道方程题去找父亲。父亲看了看题
期刊
春天,是韩愈的“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新奇与惊喜;春天,是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深邃和迷离;春天,是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断续与隐约。(开篇点题,恰到好处地引用诗歌。)  春天,美不胜收,但又数三月最让人难忘。三月的大地,色彩开始缤纷起来,不再固守雪的洁白;三月的大地,声音开始热闹起来,不再保持寒的寧静;三月的大地,气味开始浓郁起来,不再局限于冷的单
期刊
您温暖的手掌就像明媚的阳光,您舒适的怀抱就像我的避风港,您在我睡前读的故事就像一剂安神药,伴我入睡。奶奶,您陪伴我走过了求学路上的春夏秋冬。有您,真好!  春天,槐花开了,整个小镇飘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地上散落着洁白的花瓣,踩上去软软的。每当这时,我就会去奶奶家玩。我爬上树干的最顶端,享受着花香,再摘两朵好看的花,一朵给我,一朵给奶奶。中午,我和奶奶来到槐花树下,摘一盆槐花。回到家,我们把槐花洗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