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姚奕如高挑修长,是在人群中一下子就能看到的女孩,然而,更吸引人的是她的歌声。
她是广州市少年宫合唱团以及文德路小学合唱团的成员,年龄不大就已经历过不少大赛的“洗礼”,曾代表学校参加广州市第十三届合唱比赛,荣获一等奖;还帮助学校赢得了合唱“13连冠”的荣誉称号。
谈及合唱,姚奕如情不自禁地带着微笑:“一开始啊,我是学习钢琴的,因为很喜欢音乐,妈妈又带我去上声乐初级班。或许是学习钢琴的缘故,我的乐感很好,在音准上没有遇到过大问题,唱歌也比较好听,自然而然就跟合唱结缘了。”
姚奕如轻松愉快地说着自己如何走上合唱之路,感恩她的天分。但这条路上不单有歌声鼓舞她,也有荆棘磨砺她;不只需要天分,还需要勤学苦练。
姚奕如说,合唱虽然是和大家一起唱,但绝对不能浑水摸鱼、滥竽充数,每个个体都会影响到合唱团整体的歌声。因此,日复一日地练习必不可少。
为了唱出动听的歌声,姚奕如经历了艰苦枯燥的练习:吹唇放松口腔、练习音阶、保持音准、熟悉曲目……在演出或者比赛前,姚奕如会每天练习1-2个小时,有时候要晚上8点半才能回家,回家后还会给自己“加训”,时间安排地十分紧张。
付出大量时间还不够,还要用情感。真正优秀的歌者,要在练习时不停地反复吟唱,不断地揣摩歌曲的情感、意境,直到能唱出真情实感。这样重复的练习难免会让人感到枯燥、艰难。
在练习有12个声部的印第安曲目《原始之音》时,姚奕如也曾困惑。经过反复练习,终于掌握了“神秘语言”一般的歌词发音。可是音总唱不准,无法找到合适的“语气”去感受,也不知道用什么情感去唱。
日子在反复练习中逝去,可是《原始之音》的情感和表达还没有找准。焦急中,姚奕如通过各种方式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了印第安人的人文历史背景和社会生存状况。她向学校请来的专家、合唱队的老师请教歌曲究竟用什么情感和技巧处理会更好。她还与合唱团的同学创建了微信群,一起分析讨论,合力查找出这是印第安人祈祷时唱的歌曲。
几番艰辛,她终于完美地唱出了歌曲第一段:那是反应历史长河中的悲怆、沧桑情绪的吟唱。
合唱终有所成,令姚奕如精神振奋。可是练习合唱,准备比赛,参加演出,占用了她不少时间,有时甚至和上课时间有冲突。在成绩下降的时候,姚奕如也曾想过放弃合唱团的活动。可是妈妈和朋友们都喜欢她的歌声,她更舍不得合唱团的同学们。想一想,就坚持下来了。
姚奕如勇敢地选择继续在合唱的路上走下去,可是学习成绩也不能掉队。经过几个学期的适应、磨合,她采用了在课后找老师解答疑惑,找同学补充笔记的做法,平衡了合唱与学习两方,保证了自己的学习进度。
合唱之路有欢声笑语,也有荆棘磨砺。一路走来,合唱练习竟然成了她的习惯;经过这么多年的练习,合唱似乎已成了她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合唱团的活动也成就了姚奕如。
原来,走合唱之路可以是一种成长的方式。姚奕如在歌声里学会热爱,学会真诚,学会开阔心胸地对待世界;在磨砺中,学会坚持,学会突破,学会面对问题积极地找寻答案。
姚奕如的成长之路上,有考验她的荆棘,更有甜美的歌声飘扬。
家长说: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学习合唱和钢琴,奕如在音乐殿堂探索的道路上不知不觉已经走过六年了。
六年的音乐生涯中有成功的喜悅,更有想放弃的苦闷,无法突破的彷徨。作为家长,我们唯有不断的鼓励和坚定的陪伴,见证她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六年音乐生涯使奕如收获了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优秀品质——坚持。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按照老师的要求正确和针对性的练习,是奕如在音乐道路上收获的另一个重要礼物。在合唱方面,奕如会严格按照老师的发声要求练气息,更会反复吟唱歌句中的难点;在钢琴练习方面,奕如会非常注意老师要求的指法,会针对难以掌握的部分集中弹奏。虽然过程不令人愉快,但却能有效帮助她提升自我。
“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家长,我们期望奕如能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老师说:姚奕如同学,任职学校副大队长。工作上,她能做到一丝不苟,认真踏实。从不拖拉,一直都是以“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去做每一件事,她不仅能积极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也能积极主动的帮助其他同学完成工作。
而且作为大队部、班级的班干和老师的帮手,具有几重的身份,努力做好学生老师之间的工作,做好中队组织工作,并带领中队干部认真完成大队部布置的任务。
在学习上,她认真专注,能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成绩名列前茅。
此外,她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生,是广州市少年宫合唱团的骨干成员,曾代表学校参加广州市第十三届合唱比赛,荣获一等奖,也代表中国代表团参加CISV国际夏令营。
她是广州市少年宫合唱团以及文德路小学合唱团的成员,年龄不大就已经历过不少大赛的“洗礼”,曾代表学校参加广州市第十三届合唱比赛,荣获一等奖;还帮助学校赢得了合唱“13连冠”的荣誉称号。
谈及合唱,姚奕如情不自禁地带着微笑:“一开始啊,我是学习钢琴的,因为很喜欢音乐,妈妈又带我去上声乐初级班。或许是学习钢琴的缘故,我的乐感很好,在音准上没有遇到过大问题,唱歌也比较好听,自然而然就跟合唱结缘了。”
姚奕如轻松愉快地说着自己如何走上合唱之路,感恩她的天分。但这条路上不单有歌声鼓舞她,也有荆棘磨砺她;不只需要天分,还需要勤学苦练。
姚奕如说,合唱虽然是和大家一起唱,但绝对不能浑水摸鱼、滥竽充数,每个个体都会影响到合唱团整体的歌声。因此,日复一日地练习必不可少。
为了唱出动听的歌声,姚奕如经历了艰苦枯燥的练习:吹唇放松口腔、练习音阶、保持音准、熟悉曲目……在演出或者比赛前,姚奕如会每天练习1-2个小时,有时候要晚上8点半才能回家,回家后还会给自己“加训”,时间安排地十分紧张。
付出大量时间还不够,还要用情感。真正优秀的歌者,要在练习时不停地反复吟唱,不断地揣摩歌曲的情感、意境,直到能唱出真情实感。这样重复的练习难免会让人感到枯燥、艰难。
在练习有12个声部的印第安曲目《原始之音》时,姚奕如也曾困惑。经过反复练习,终于掌握了“神秘语言”一般的歌词发音。可是音总唱不准,无法找到合适的“语气”去感受,也不知道用什么情感去唱。
日子在反复练习中逝去,可是《原始之音》的情感和表达还没有找准。焦急中,姚奕如通过各种方式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了印第安人的人文历史背景和社会生存状况。她向学校请来的专家、合唱队的老师请教歌曲究竟用什么情感和技巧处理会更好。她还与合唱团的同学创建了微信群,一起分析讨论,合力查找出这是印第安人祈祷时唱的歌曲。
几番艰辛,她终于完美地唱出了歌曲第一段:那是反应历史长河中的悲怆、沧桑情绪的吟唱。
合唱终有所成,令姚奕如精神振奋。可是练习合唱,准备比赛,参加演出,占用了她不少时间,有时甚至和上课时间有冲突。在成绩下降的时候,姚奕如也曾想过放弃合唱团的活动。可是妈妈和朋友们都喜欢她的歌声,她更舍不得合唱团的同学们。想一想,就坚持下来了。
姚奕如勇敢地选择继续在合唱的路上走下去,可是学习成绩也不能掉队。经过几个学期的适应、磨合,她采用了在课后找老师解答疑惑,找同学补充笔记的做法,平衡了合唱与学习两方,保证了自己的学习进度。
合唱之路有欢声笑语,也有荆棘磨砺。一路走来,合唱练习竟然成了她的习惯;经过这么多年的练习,合唱似乎已成了她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合唱团的活动也成就了姚奕如。
原来,走合唱之路可以是一种成长的方式。姚奕如在歌声里学会热爱,学会真诚,学会开阔心胸地对待世界;在磨砺中,学会坚持,学会突破,学会面对问题积极地找寻答案。
姚奕如的成长之路上,有考验她的荆棘,更有甜美的歌声飘扬。
家长说: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学习合唱和钢琴,奕如在音乐殿堂探索的道路上不知不觉已经走过六年了。
六年的音乐生涯中有成功的喜悅,更有想放弃的苦闷,无法突破的彷徨。作为家长,我们唯有不断的鼓励和坚定的陪伴,见证她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六年音乐生涯使奕如收获了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优秀品质——坚持。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按照老师的要求正确和针对性的练习,是奕如在音乐道路上收获的另一个重要礼物。在合唱方面,奕如会严格按照老师的发声要求练气息,更会反复吟唱歌句中的难点;在钢琴练习方面,奕如会非常注意老师要求的指法,会针对难以掌握的部分集中弹奏。虽然过程不令人愉快,但却能有效帮助她提升自我。
“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家长,我们期望奕如能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老师说:姚奕如同学,任职学校副大队长。工作上,她能做到一丝不苟,认真踏实。从不拖拉,一直都是以“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去做每一件事,她不仅能积极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也能积极主动的帮助其他同学完成工作。
而且作为大队部、班级的班干和老师的帮手,具有几重的身份,努力做好学生老师之间的工作,做好中队组织工作,并带领中队干部认真完成大队部布置的任务。
在学习上,她认真专注,能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成绩名列前茅。
此外,她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生,是广州市少年宫合唱团的骨干成员,曾代表学校参加广州市第十三届合唱比赛,荣获一等奖,也代表中国代表团参加CISV国际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