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的眼光”书写美术理论和美术史——邹跃进的生平和学术成就

来源 :美术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2011年10月16日,邹跃进先生在广州离开人世。消息传出以后,整个中国美术界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美术界的各位人士,包括邹跃进的老师、同事、同行、朋友、学生,通过互联网以各种形式表达哀思和怀念。10月24日,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西礼堂厅举行,一千多人前来与他告别。这个盛大的场面再次表明了邹跃进在学术界与美术界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其他文献
<正>20世纪前期,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为代表的"岭南画派"代表画家以"折中中西"、现实关怀、勇于创新的艺术理念,高举起中国画革新的旗帜,在现代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
音乐欣赏课是组成高中音乐教学的核心部分,它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修饰学生的性格。为了让高中学生更好地接受音乐欣赏课的洗礼,教师必须要挣脱传统的教学
<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下的媒体生态正在超越以用户参与为主要特点的WEB2.0时代,进入了一个一切皆"媒"的全新的"众媒时代"。它的特点是:用户的阅读兴趣变了,消费场
1732年4月,威廉·荷加斯出版了代表他的思想与观点的社会道德题材作品—《妓女生涯》铜版组画。此组画的诞生得到英国大众广泛的认可与欣赏,但是对其评论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正>当前,"写意"这一中国画领域的专业词语经常出现在其他艺术门类中,甚至与艺术并不相关的领域当中。放眼当今艺坛,雕塑冠以"写意雕塑"之名;油画也在强调对"写意性"的研究;
本文通过对导视系统设计中人文关怀形象化重要作用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希望为我国导视系统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获得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一经提出,就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认识逐步走向系统化、多元化。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试图以"天、地、人"的中
意象在诗歌分析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从客观存在上讲物象有限,意象无穷。但是,在传统诗歌里,因为人们经常用"月"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它的意象就被比较的固定下来。在古诗中,"
宁夏方言是北方方言中一种独特的方言。词语"胡嘟"在该方言中,可以是动词、副词两种词性。作为动词时,语义与"糊涂"接近。作为副词,语义与"很"、"非常"等接近,感情色彩上显示
基于电动汽车的特点和应用要求,对车用电机驱动系统电磁骚扰特性及传播机制进行了分析,采用骚扰源抑制、系统接地、电磁屏蔽、系统合理布局等措施实现了系统电磁兼容性能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