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构图角度论萨尔瓦多·达利作品的时间延续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wer400l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萨尔瓦多·达利是一名超现实主义画家,他对于表达情感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从他的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很多梦幻、不可思议、神秘和荒诞的感受。本文从构图角度出发,选取《记忆的永恒》《纳西瑟斯的变貌》《圣安东尼的诱惑》《卡拉之脚——立体作品》4幅作品,分析萨尔瓦多·达利作品中的时间延续,体会这位艺术家的绘画艺术。
  关键词:达利;构图;时间延续
  萨尔瓦多·达利是一名超现实主义画家,他对于表达情感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从他的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很多梦幻、不可思议、神秘和荒诞的感受。这位伟大艺术家的一生都在进行绘画创作,创作的画作不少于200幅,并且画面中有很强的时间延续。当代汉语词典中将时间解释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表现;而将延续解释为延长,继续下去。本文则是此基础上,从构图角度出发,选取《记忆的永恒》《纳西瑟斯的变貌》《圣安东尼的诱惑》《卡拉之脚——立体作品》4幅作品,分析萨尔瓦多·达利作品中的时间延续,即指运用过去、现在、将来3个阶段来体现时间的延长过程,没有尽头。
  1 绘制对象体现时间延续
  绘制对象体现时间延续是指通过对画面中所绘制的对象进行艺术处理,从而体现时间延续。尤为突出的便是达利1931年的油画作品——《记忆的永恒》。这幅作品是达利在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理论下创作的,因此,对于《记忆的永恒》,他自己也承认将潜意识理论运用在这幅画中,是对人的梦境与幻想的表现。[1]
  画面构图区别于传统的稳定三角。画面近处,平躺着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白色物体。它靠近画面前端的一侧,占据着观赏者视觉的中心处,它形似一张由睫毛、鼻子和舌头组合成的面部,整体给观者带来一种柔软的感觉。它的身上还盖着一块软塌塌的钟表,时钟顺着白色物体的轮廓边缘线产生弯曲、凹陷,时钟本身坚硬的那种质感瞬间在这种夸张处理下变得柔软、圆润,又不失重量感。白色物体左边有一个立方体的平台,达利大师在平台光线的处理上,设计得非常巧妙,有明显夸张处理,但又不失真。平台上有一棵干枯的树,在它伸出去的树枝的一端上挂着一块软塌塌的钟表。平台的上面也绘有两块钟表,其中一块正沿着平台的边沿线往下“流”。另一块背面朝上,平放在平台上,它的背面爬满了蚂蚁,而这些蚂蚁在向钟表中心爬行。钟表固有的金属硬度和质感被扭曲成黏稠液体般,一切都失去了其应有的姿态,完全以不合逻辑的异化形态出现在《记忆的永恒》所创造的这个世界里,如同被丢弃在这里一般。眼睫毛、鼻子、舌头组合的人脸像是在这个世界里异化而变形的“人”,又或是所有生命体的象征。怪异的画面主体营造出一种强烈的不安感,容易让人联想到“死亡”这个主题。从远处观察作品,会轻易地发现,画面远处是一片蓝黄渐变色的天空和一块像是漂浮起来的立体海面以及礁石。如果说礁石本身的存在最为真实,那在《记忆的永恒》所创造的时空中,反而被突显出其最虚幻的一面,看似存在、真实,但实际可能无法达到。
  整幅作品的时间从画面中白色物体开始,随着四周暗部色彩的处理,仿佛将白色物体深深拖拽到黑暗潮湿的过去中,弥漫着腐朽、衰败的氛围。随着观者视线左移,时间停留在了现在,三块象征时间的钟表在平台上、树枝上“挣扎”,似乎随时可能坠入过去。远处的礁石是画面中绘制得最为贴近现实物体的部分,但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代表着未来,充满新生、兴盛和无限可能。
  萨尔瓦多·达利曾经这样解释过这幅画,这是时间延续的物质化,也是时间与空间不能分割的特性。[2]在生活中,我们会因为繁忙或无聊而感慨时间过得太快或太慢。但真正的是时间不会随人们的心情而走,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我们而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有意义的事情,不断充实自己,和时间一起前进。
  2 绘制题材体现时间延续
  绘制题材体现时间延续是指通过所选取的故事题材进行画面展示,从而体现时间延续。如达利1937年的作品《纳西瑟斯的变貌》,题材取自希腊神话,讲述的是一名少年叫纳西瑟斯,长得十分好看,很多少女爱慕他,但他都不为之所动。后来因冷酷拒绝了女神厄科,从而导致女神因忧愁而死。主司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为惩罚他的骄傲,让他被自己的容貌所迷惑,整天只能看着自己的倒影,为了这个没有结果的爱情日渐憔悴,最终蹈水而死,化为水仙花。作品本身采用的题材就是随着时间线描述的故事,而从构图角度观察作品也能看到画面中的时间延续。
  随着故事的展开,整幅画面由远处的山及其在水中的倒影将画面分成了几乎相等的两部分,左右暖冷对比鲜明。在右边的海滩上,有一只巨大的手,在巨大的手指尖上有一个裂开的蛋,一棵水仙花从蛋壳中长出来。在画面左边,这只手和蛋的形态被变幻成纳西瑟斯的形象,他坐在水边,静静地注视着水中自己的倒影。手指构成了他的身躯,而蛋则是他的头部。头上没有五官,只有能识别的头发。右侧手指接近地面的一侧有两条横向的裂缝,这正好与左侧纳西瑟斯的腿与水影的交接处形成对应。拇指上的裂缝和向上爬行的蚂蚁营造出死亡的氛围,而指尖上的蛋和花却有着强烈的重生意味。整幅画面似乎被左前侧光强烈照射,因而画面主体都拖着长长的影子,呈现出日落的景象。同时,影子将观看者的视线引向画面右下方一只犬的形象。画面中间远处一群裸露的人,围绕在水面的周围,摆着各种各样的姿势,像是展现自己的美丽,为画面的背景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根据达利诗中的叙述,这是一群“异性恋的集团”,象征对同性恋的“预感”,表现出性爱的多样性。[1]
  横向观察画面,左边纳西瑟斯形象像是右边巨手在镜子里的影像。画面左边代表着纳西瑟斯的前身,画面的右边便是他的今生。前世为爱而亡,留下没有生机的躯壳,随着时间的流逝,干枯、裂开,被蚂蚁攀爬,被寒风侵蚀,只因爱的信念,蜕变重生,换来今生。
  同时,单看远处背景的山貌,能轻易发现,左右两者不同。左侧的山高大雄伟,层峦叠起,而右侧反之,且似乎经历过时代的变迁,开始有了路,有了生活气息,象征未来。弯曲伸向远处的小路和隐约可见的村庄拉伸了觀者对未来的想象。   3 空间体现时间延续
  这里的空间是指运动空间,即建立于通过运动感觉而自己身体运动的主观性感觉的广延。这种空间往往因绘画作为线来表现。空间体现时间延续是指利用自己身体运动的主观性感觉的广延来体现时间延续。如《圣安东尼的诱惑》这幅作品,展现了圣安东尼如何抵制诱惑的画面。修士圣安东尼是一位很虔诚的基督教徒,在父母去世后,他将全部财产散发穷人,自己独自一人苦苦修行。过程中,魔鬼为了争夺人类,用尽了方法来引诱他的灵魂。[3]
  这幅作品强烈的空间感主要源于构图上的特殊设计。画面的左下角,圣安东尼赤裸着枯瘦的身子,头顶着光环,右手高举着十字架,左手支撑在一块石头上,瘦弱的身躯和画面右边形成强烈对比。画面右边排列着象征魔鬼的马和大象,它们的腿部都被异常拉长。在大象的背上是美丽的裸体女人、华丽的房屋和其他象征世界欲望的诱惑物。大象们的下面还画着牵着孩子的大人,拿着十字架的人,人们的身影在远处若隐若现,似乎有些不知所措,他们可以说是当前画面,即现在之前的事情,表示过去。离圣安东尼最近的那匹马,高举着两只前蹄,整个头部朝着身后,像是被圣安东尼高举的十字架给拦截,马的两个前蹄用线条加以修饰,长短交错,带给观者一种速度感。画面上方是厚厚的乌云,象征着风暴的来临。而在远处的蓝天中,一些零散的云似乎象征着圣安东尼不怕困难和障碍,最终将战胜魔鬼和诱惑。画面远处地平线中间,画着一个长有翅膀的白色物体,像是天使,又或者是圣安东尼坚守的那份真我。
  从构图上来说,圣安东尼被压缩到画面左边的一个角落,而右侧占据大面积的是象征性主体。同时,为了使画面更具有压迫感,达利大师将这些象征性主体异常变形,再加上整幅画面近实远虚,增强了画面的张力和空间感。
  被夸张处理后,有拖着细长的腿向圣安东尼走来的马和大象们,带着速度线就要落下的马蹄,远处彷徨却能明显看到动势的人们,看似即将遮住蓝色天空的厚重乌云等等。这些画面通过给观者带来运动感觉,从而产生主观性感觉的广延,体会到画面的时间延续。
  又如达利1975至1976年间创作的作品《卡拉之脚——立体作品》。畫面主要记录了绘画女孩卡拉的场景。女孩卡拉坐在画面的左侧,手上拿着一本翻开的书,书几乎遮挡了卡拉的整个上半身。卡拉的右腿架在左腿上,高高抬起,伸向画面。而画面中达利伸出手指指向卡拉的脚掌中心,与卡拉腿部形成一个连贯的纵深线,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使得观者在二维的画面中,能感受到三维的立体视觉效果,仿佛卡拉的腿即将伸出画面一般,产生时间延续。
  4 结语
  从达利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对他来说,现实世界没有什么是不能被他所描绘的。在他的绘画世界里,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被创作。达利拓宽了绘画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对之后的艺术家们有着极大的启发。时间延续在他的作品里,被运用得游刃有余,物体夸张、肢解、重新组合,又或巧妙地运用动作、道具及其固有特性等,创作出一部部伟大的艺术作品。美国艺术史家阿纳森在《现代艺术史》中对达利评论道:“暂且不管围绕着达利的争论如何,这里依然有一个基本观点,他是一位具有巨大天才和想象力的艺术家。在把梦境的主观世界转变成客观而令人激动的形象方面,他对超现实主义,对20世纪的艺术做出了严肃认真的贡献。”[4]
  参考文献:
  [1] 李海艳.论达利绘画中的隐喻性[D].江苏师范大学,2014.
  [2] 刘伟.萨尔瓦多·达利绘画作品中的理性思维研究[D].渤海大学,2017.
  [3] 林鹏飞.达利的超现实与现实[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28-29.
  [4] 王端廷.现实难以超越——达利艺术的现实维度[J].美术,2000(06):13-16.
  作者简介:刘洋(1991—),女,安徽旌德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专职教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其他文献
期刊
我们的国家终于把学前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阶段与其他各类教育并列,其地位和作用逐渐得到认可,在2010年全国各地都暴露出入园难的矛盾和问题,国家才专门召开全国学前教育工作
作为一篇具有相当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影片,它没有很炫彩的展现感情片段,但是在西雅图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里,让我们看到了平凡而感人的情愫。北京,西雅图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走
【编者按】建设一个团结、高效、务实的领导班子,是管好学校的关键。在这个班子中,副校长既是被领导者又是领导者,既是执行者又是决策者,既是配角又是主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好校长难,当好副校长也不容易。本期编发的几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副校长的职责、内涵和展现进行了阐释。今后,还要就如何当好学校领导班子的其他角色等话题展开笔谈,欢迎赐稿。  要当好一个副校长,首先要给自己以准确的角色定位。  一、在校长
摘要:最近十来年国家政策有了许多转变,回顾申论命题历史,考试话题总是与国家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某种程度上,它是国家政策走向的风向标。本文首先从省部级申论试卷分析和地市级申论试卷分析两个方面分析了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其次,深入地探讨了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的几大亮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亮点  1.前言  2012年1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衢江“一湖两岸”视线范围内的重要景观节点、建筑、构筑物等要素展开照明设计。总体灯光规划形成休闲体验段、田园生态段、主题形象段3个区段。依托水亭门·信安湖光影秀为灯光表演舞台,着力打造市民广场光影秀、水亭门光影秀两个主题秀场,形成大气磅礴、引人入胜的观景平台与360°环绕视场,给游客帶来不一样的视听体验。  关键词:光影秀;主题灯光;声光电元素;视听感受  在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中
摘 要:本文对我国著名阿肯加玛丽汗·哈拉巴特尔在对唱中所使用的辩驳技巧进行分析,阐释弱点式辩驳、肯定式辩驳、知识式辩驳等技巧,及其在阿依特斯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加玛丽汗·哈拉巴特尔对唱;辩驳技巧;分析  阿依特斯这个词有争辩、争论之意,阿肯阿依特斯(诗歌对唱)是哈萨克族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群人或两人之间的对唱。在对唱的过程中,阿肯(诗人)要认真听对手的辩驳,从中发现其薄弱之
摘 要:在目前的高校钢琴教学中,更多的是对本专业内容的技术练习,对于学生的创新全面发展并未采取合理措施与理论教学。笔者从钢琴M00C课程模式现状入手,对创新模式的构建进行了论述,归纳分析在M00C环境下构建钢琴教学创业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最后结合大学生创业模式的现状进行构建和思考。  关键词:“全民欢”;钢琴M00C俱乐部;创业模式的构建  M00C全称为Massive Open 0nline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