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一点尝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an9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5年9月瑞士《新苏黎世报》有文章指出:“与西方教育体系下的学生相比,中国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是对知识、信念进行能动的、持续的精确的反思与省察,洞悉支持他的理由及指向的结论的一种思维策略与技能。其实早在千年前的《礼记》中就有批判性思维学习的要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现在我们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思维发展与提升层面,就已经明确指出“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的内涵要求。问题已被意识,剩下如何解决,纵然事情千头万绪,总有一根针头穿过一根线。蒋雁鸣老师在《整本书阅读: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搭建更好的平台》文章里说到:“相对于以前单篇课文的阅读与讲解,整本书阅读在培养批判性思维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广度、深度、强度”。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培养;尝试;苏东坡传;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24-01
  在高二整个学期,我在班级推进了《茶馆》、《红楼梦》、《三国演义》的整本书阅读,尤其以阅读和教学《苏东坡传》为重要任务,帮助学生依靠详实的材料构建整体的思维框架从而试图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现以《蘇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教学感悟。
  教这本书,大致分为三个步骤:
  一、阅读全书,整合问题
  我们在读书期间做了以下的统计:学生眼中的苏轼。54.05%的学生认为苏轼是一个旷达乐观的人,35.13%的学生认为苏轼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至于认为他是官场失意,清廉正直等也占若干少数。并且我们收集了学生的阅读问题,因为篇幅原因,我只板书了一部分,在课堂上只能解决一两个核心问题,让它们起到发散思考的作用,到底选谁的问题来担此重任,先请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提炼整本书阅读方法,帮助大家找到解决问题的引擎。以下是选编的是学生的读后质疑:
  1.苏东坡人生遭遇——
  (1)为什么苏东坡想要在仕途上走得更远,还要写诗暗讽朝廷,使自己被越贬越远,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唐珺璘
  (2)苏东坡仕途坎坷,那他有没有对黑暗的官场产生过厌恶之情,想辞官回家的想法?——刘珣
  (3)苏轼为何在中央被推动为文坛领袖后,又多次请求外放?——伍涵锐
  (4)为什么苏轼能在密州作出那么多好诗?——刘畅
  2.苏东坡的情感世界——
  (1)苏轼为什么以僧为友?——刘畅
  (2)苏轼那么暗恋其堂妹,是否可以认为其妾湘云是他堂妹的影子?——王沁
  (3)为什么苏东坡如此有才华的人还会对炼丹如此沉迷,理应眼界开阔才对。——彭皓颖
  (4)苏东坡练习瑜伽,炼丹的一开始的目的是什么?——谭睿宇
  3.苏东坡的人生转变——
  (1)在仕途坎坷中,苏轼的人生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刘鑫、李俊衡
  (2)苏更想在朝中还是地方?——刘浠琛
  (3)苏轼被流放到惠州、儋州,陷入绝境后,为何仍能写出旷世诗文?——傅嘉龙
  二、摘取问题 质疑作者
  由学生上台用目录索引的方式梳理人生轨迹(他分了童年、壮年、老练等目录内容梳理苏轼的行为),质疑作者:林语堂在书写目录时,“童年”、“壮年”是按时间划分的,“老练”写的是人物,“流放”写的是事件,什么作者不按时间顺序继续命名目录,反而用“老练”?
  提问:为什么把苏东坡贬至黄州的部分放至目录“老练”的部分。
  这层质疑激发了学生动用章节内外的所有的内容来进行思考,当然也结合教材中出现过的黄州诗文来进行分析佐证,一石激起千层思维之浪,最后同学们得出结论解释了苏轼的“老练”:与李白陶渊明相比,他处理好了“独善”与“兼济”的关系,只是对内丰富自我,所以求仕则仕,归隐则隐,居朝不念山林,居山林不念朝市。
  在继续运用年谱读书法读书时,学生又开始提出疑问:在梳理的过程中认为惠州儋州没什么可讲的,但苏轼为什么偏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在讨论时,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这是旷达的极致;有的说:这是吾心安处是吾乡的人生哲学;也有的说这是对自己一生遭遇的自嘲。虽然说法不一,但极度启示和锻炼了学生要调动整本书的内容进行公允而合理的批判性思考,哪怕最后仍是感慨苏轼的人生旷达胸怀,当这绝非与仅仅从单篇课文得出的结论内涵一样。
  三、联系自身,阅读反思
  面对挫折,人生如何修炼,你的收获是什么?
  接下来我谈谈自己的教学感悟。
  通过进行整本书阅读,我发现批判性思维的锻炼十分考验教师驾驭全盘和及时点拨阅读方法的能力。当自己决计要教学《苏东坡传》,进行教学设计时,我确信,里面要关注的方方面面岂止是一篇课文要求所能涵盖的。我最大的感受是,整本书阅读需要亲自去操刀,才能真切明白教学的得失。“方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阅读方法是挑起整本书阅读的支点。《苏东坡传》内容平静而深邃,让学生感兴趣实非易事,如何高效把握住内容从而引发思考的兴趣,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就很重要了。
  总之,通过总结或传授人物传记阅读的方法,如目录索引,年谱索引等,学生就能在这些方法的引领下做更纵深的阅读和思考,如有学生在读目录是发现了作者命名的不同,从而质疑:什么从乌台诗案开始的内容冠以“老练”,这就引起的学生的探究兴趣。也让教学顺利开展。所以,整本书阅读可以帮助学生高效进行批判性思维,而选择合适的方法推进思维训练就是具体操作中重要的一环。
  参考文献
  [1]毕远志,沈贵鹏.略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及其培养.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
  [2]朱新秤.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高教探索,2002(2).
  [3]左洪亮.努力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江苏高教,2004(6).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67-01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学期在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过去了。每次班主任总结时,我总是感慨颇多,可能是初为班主任的我,存在很多不足。在每次学期末,回想起一个学期的工作,总能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然后进行自我总结,而我也在总结的过程中也在慢慢成长。  现将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下:  一、多关注,多
期刊
【摘 要】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高中政治由于理论知识较枯燥,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引入生活案例,提高课堂的生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高中政治教学改革应该以生活化教学为出发点和着力点。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生活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81-01  一、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的含义与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88-02  每一个孩子都是降临人间的天使,他们聪明可爱,是家庭的希望和幸福。作为教育人,我细心呵护他们成长的同时更体验着孕育希望的幸福和见证成长的快乐。我是南一小学一名普通的教师,在我身边,遇到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犹如折翼受伤的天使,失去了美丽的天空,折断了飞翔的翅膀。尽管我很渺小,但我倾注了全部的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新时期背景下,非常注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和教师既要做好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加强德育教学工作,尤其是在小学这个基础阶段,更要注重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对此,在实践的教学中,应该及时革新教育观念,科学制定教学目标,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还要注重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从而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主要针对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以供参
期刊
【摘 要】纯正的班风是造就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前提。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可以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对班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这两大方面来打造优质的班级文化。  【关键词】班级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05-01  有些班主任,在工作中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全身心地付出,可到头来一个班的纪律仍然是
期刊
【摘 要】当代初中教育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多角度、多领域地感知世界,要让课堂与实际生活结合,思考与动手操作结合,要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现实世界,学习物理知识和技术,培养工程思维,去改造社会,让它变成我们想要的结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渗透教育 ;STEM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30-01  引言  初中物
期刊
【摘 要】非智力因素虽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但在一个人的成才、学习和智力活动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仍然起着智力因素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从非智力因素入手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心理;兴趣;智力;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 要】著名思想家培根曾这样讲到:数学是思想的体操。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时代赋予老师的重任,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尤其关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思维之花盛开在课堂,是需要重点思考和重视的。本文以浙教版九年级上册4.3相似三
期刊
【摘 要】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亲其师,信其道”,建立起融洽的师生情感,有利于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实现目标。学生乐于体育锻炼,会使他们终身受益,明白进行体育锻炼带来的益处,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为以后在社会上参与工作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快乐体育;教学情境;评价手段  【中图分类号】G807.3 【
期刊
【摘 要】对地方体育教具的开发利用不仅能丰富体育课堂和提高体育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地方特色体育文化的传统和发展。关岭县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县,具有丰富的体育教具资源和浓厚的地方体育文化资源,为了将本地方的体育教具资源开发利用到体育堂。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案例分析法,对开发的地方有代表性和区域性的教具进行实践研究。通过研究得出相关的结论和有借鉴性的建议。  【关键词】开发;地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