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的发展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n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现代工业也要注入新的科技成分,因此,这种大背景下,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在现代工业得到了成功的运用,并且在现代工业中占到了越来越大的比例,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虽然我国资源丰富,但是也出现了广泛的资源匮乏现象。如何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绿色发展成为了百姓关心的问题,我国的有些地方为了缓解能源的供应紧张状况,都采取了限时供电、调整电价等方法限制能源过多的消耗,这些措施在缓解能源供应进紧张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产生了许多不利的社会影响,所以,如何解决煤资源短缺,加强供电企业的生产能力也成了人们关心的重点。
  [关键词]热工计量 自动检定技术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K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027-02
  0、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现代工业的生产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电力企业为了适应不断增加的供求需要,不断的对生产资料进行更新换代,电力企业逐渐走向了自动化、大型化、大电网化的趋势。而这些机械的改革有时仍不能适应用电高峰期的需求,这些又给这些大型的机械对热工自动控制系统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然而衡量一个工业现代化程度很大的决定因素是自动化的程度。对于热工自动化的检定我们现在广泛的适用了能够自动计量的器具。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中软检定技术的发展潜力。
  1、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中仪器技术的发展现状
  仪表最初的出现原因就是为了承担简单的计量一些工艺参数的任务,因为仪表有它的局限性,它只能够显示一些数字数据,但是却不能够进行长途传送,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仪表也在科技的渗入中不断的被改造和升级,现代的仪器仪表的功能十分强大,它不仅能够显示整个系统中需要测量部位的参数,而且仪器仪表上还新安装了通讯口RS-232/485,而且这些仪器仪表还能够适用在工业以太网上,而且与此同时,技术员工们还发明了一种能够支持现场的总线的配置器,这个配置器还能够与Profibus协议同时兼容,从而使得信息的传递速递大大提升。随着网络不断走进人们的生活,仪器仪表在不久的将来还可能被人们设计成能够运用在网络上的精密仪器,可以在仪器仪表中安装CF卡或者优盘用来进行数据的存储,CF卡最大可以拓展到1024M,而优盘技术的开发后,可以让容量大大增加,而且存储卡的体积会越来越小巧,这样一来,携带也会变得越来越方便。仪器仪表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他的开关电源有不稳定性,电压波动后对其产生的影响较大,而且如果仪器仪表的生产环境是一个强磁电场的环境的话,那么这样会对开关电源的性能产生更大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个缺点,现代工业采用了脉宽调制方法来弥补这个缺点,脉宽调制方法能够使得仪器仪表的抗磁场的干扰性很大的提高,而仪器仪表的显示屏幕一般现在都采用了液晶显示屏幕,这样,会让员工在工作的时候感受到比较温和的操作温度和比较宽敞的操作视觉,让员工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加人性化。[1]
  2、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的工作原理(以RZJ-2D型热工全自动检定系统为例)
  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就是指将工业生产中碰到的各种物理数据,例如温度、压力等等转化成为一种控制的装置,或者转化成一种信号,这种信号能够被仪器仪表接收并能被仪器仪表正确解读出来,这样以来,自动控制系统在这种信号或者参数的指示下进行工作的一种技术。通过自动检定技术检测出来的热工系数是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数据,也是能够调整自动控制系统工作重点的指挥棒,如果数据出现了非正常的现象,自动控制系统便能够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核算,并且在第一时间做出故障的分析,并且在第一时间报警通知相关技术人员。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可调电源和数字电压表。这两个部分都有稳定的供电电源保证其正常运行,从而使得各种二次仪器仪表的电源使用正常,在这两个部分的表面都安装了专门的插口,被检测的信息数据会通过多条开关线路集中到采集样本的数表中,然后,数表会把它收集到的信息数据通过通信电缆传达给中央的计算器,计算器内是人们早已安置好程序的处理器,计算器通过这些预先设定的程序,并配合主机箱中的自动控制系统,最后输出功率,这样以来,被检测的机械就会按照预先设定的温度幅度内进行工作,这也促进了这个检测循环的顺利进行,在这个工作的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会把期间得到的信息数据记录下来,并会把他们自动制成表格,以供技术人员检查。[2]
  RZJ-2D型号的热工全自动检定系统是使用Windows系统中开发出来的最新检查产品,它的系统完全是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定来工作的,它能够实现热电偶以及热电阻全过程中的自动化检定,能够让技术员工更加方便的进行系统认证的技术结果的归类和调查,它的整体工作原理具体如图1: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被检测的信号是经过了在多路开关的控制后,来到了采样数表中进行汇集,然后采样数表通过IEE-488型号的电缆将数据传达到计算器,计算器在主机箱的配合下指挥被检测的机器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工作,同时,计算器还会把信息数据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并且将表格列好通过打印机机将数据信息打印出来。该套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优点在于采用了Windows的编程系统,这使得机器的运行更加的方便和人性化,在Windows系统的保证下,检定的过程能够实现高度的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动收集被检测机械的信息数据,能自动由多路开传导到采样数表中,能自动在计算器中分析数据,能自动协调主机箱中各种机器的协调运转,能自动控制被检测的机械按照预设的温度范围工作,能自动将数据信息显示在显示器上,能自动将数据信息报表打印。Windows系统可以设定为中文显示系统,这样能够使工作人员在输入信息数据和操作机器中更家简单易懂,容易上手。在整个热工计量自动检定过程中,显示器能够同步将得到的数据反应出来,这个操作系统能够还可以从自动转化成手动操控,这样便于在工业生产中遇到临时突发状况能够更加灵活的应对,在热工计量自动检定设备中,还可以安装认证软件,就可以实现对热工计量自动检定设备本身的自动检测,而且也能够及时报表打印出来。该套热工计量自动检定系统还可以增加数据信号文件的管理作用,这样以来,可以对收集到的数据信号进行分类整理,统一编排,这样以来,技术人员在需要这些数据时,能够及时轻松查找到相关数据信息。[3]   3、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热工计量自动检定设备中的电热偶和热电阻等接触式的测量温度的仪器都被大面积的运用。假如说这些仪器仪表的使用性能很差,会对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而且有时还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不利于企业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由此可见这些仪器仪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这些仪器仪表投入工业生产之前,一定要做科学系统的严密检测。
  以前的热工计量自动检定系统有很多局限性,例如它可以检定的设备范围很窄,对于整体设备能够被利用的部位不多,使用效率比较低,而且检定结果出现要一个很长时间的等待,而且合格率也不高等。种种弊端要求传统的热工计量自动检定系统需要用新技术来替换和更新换代。在这个大背景下,新的热工计量自动检定系统便由此产生,新的热工计量自动检定系统在不浪费资源的前提下,保存了传统热工计量自动检定体系中有利的部分,在此基础上,配以先进的软件操作系统,引进了六位半数表,利用了功率调节器对被检测的机械进行自动化的监控,采用了低电势扫描开关,取代了传统的继电器。除此之外,还增加了铂电阻温度计,此温度计的下限较之一般温度计更低,可以对冷端的温度进行自动化跟踪,并且对收集到的数据信号进行修改并矫正,而这些都可以通过自动化实现,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投资,新的热工计量自动检定系统不但使得可被检测的范围大大增加,而且检测的种类也增加了,这样以来,新的热工计量自动检定系统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热工计量自动检定系统中的每个部位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样以来,还可以大大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企业对工业生产的投资,从而达到低耗节能的目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4、软检定技术——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中的发展前瞻
  软检定技术是指通过对原有数据信息分析,得出原来机器检测不出的信息内容。软检定技术在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中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如果这种技术能够在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得到普遍运用,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低耗节能都有这重大的意义,因此,具有十分可观的发展前景。
  5、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本文试从新旧热工计量自动检定系统的优缺点对比,以及新热工计量自动检定系统的工作原理为视角,得出了这个结论,但是,我国目前对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还处在研究的初级阶段,对于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了解的还不够深入,笔者所述内容也一定存在大量的不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着会对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越来越关注,随着对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新型的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一定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工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于达仁,徐志强,郭洪波,等.基于神经网络解耦线性化方法的锅炉主气压力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22(5):143-147.
  [2] 朱春钟.热工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浙江电力,2009,(1):12-15.
  [3] 白焰.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华东电力,2009,(5):15-19.
  作者简介
  王馨梓,女,汉族,1980年1月,甘肃会宁,本科,工程师,甘肃省计量研究院,热工和计量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分析了疲劳寿命预测技术对于港口机械在结构设计以及安全运行上的重要性,介绍了几种主要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并构建了一种适用于港口机械的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系统,以期为港口机械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保障。  [关键词]港口机械 疲劳寿命 预测技术 断裂力学  中图分类号:U6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021-01  1、引言  目前,作为全球运输网络的重
期刊
摘要:电能计量是通过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联合电能表按照规定的接线方式进行组合构成在线电能计量系统来实现的。在电力市场条件下,为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地为电能生产者和使用者提供优质服务,必须建立现代化的电能计量、管理和交易系统。电能计量系统作为提供电能计量的信息源头,对电能计量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很多单位得到应用,并且各单位有不同的应用特点及系统,本文对电力系统中电能量计量自动化系统应
期刊
摘要:本文所设计的铰接式轻轨车辆摇枕较为成功的解决了带附加气室的摇枕结构设计与气密性控制问题。通过有限元强度分析表明,摇枕的强度满足设计技术要求。  关键词: 摇枕;附加气室;ANSYS;强度  中图分类号:TH114  1 引言  为适应曲线半径小的线路条件,通常采用带摇枕的铰接式转向架技术来实现,因此摇枕是轻轨车辆转向架的重要部件之一。轻轨车辆转向架摇枕结构主要有铸造件和焊接件两种结构。铸钢件
期刊
[摘要]固定式皮带运输机是目前广泛应用在煤矿的井下作业中,具备很多优点如运输能力强、能耗小、阻力小、寿命长。然而其常见故障也很多,因此其安装与维护非常重要。本文依据输送机的工作原理,探讨了其安装过程,介绍了拉紧装置及最新配置,如采用钢绳芯小强力胶带输送机及安装工艺,同时介绍了PLC变频器在煤矿井下皮带输送机上的应用,同时对输送机的常见故障与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并简述了安装与维护方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双面联采块段边角在矿井中的实践。  [关键词]炮采、双面联采  中图分类号:TD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038-01  向阳矿四采区年产50万吨的生产矿井,主要以综采为主,炮采主要开采地条件复杂,受构造影响以及不宜布置综采的边角块段,一般走向较短采用长壁回采不仅工作面单产低,万吨掘进率增高,制约了炮采高产高效,针对这一情况,矿井
期刊
[摘要]杏花选煤厂入洗煤结构发生变化。按照以往入洗方式,选煤难度较大,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特别是产品硫分,成为迫切解决的难题。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原煤分采、分运、分储、保理配煤入洗的办法,成功地解决了多煤种入洗的难题。  [关键词]入选配煤;产品;质量  中图分类号:TD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030-01  1 实现配煤入洗的可行性  1.1 方案分析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薄壁零件精密铣削加工质量和工艺,通过实例论述了加工重点控制,并就薄壁零件铣削紧密加工方案展开了探讨,希望能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薄壁 零件 铣削 加工 刀具 圆弧  中图分类号:T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029-02  因为薄壁零件重量轻、强度高,在机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薄壁零件的结构复杂、刚度相对较低、加工余
期刊
[摘要]影响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因素很多,变电技术管理人员要从源头上消除事故的隐患,为变电站可靠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保证整个500kV系统电网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关键词]500kV变电站 运行 母线保护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031-02  母线保护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系统设备,它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敏性和快速性对保证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现代数控机床的常见故障,接着推出了诊断故障的基本方法,继而针对诊断的故障提出了维修原则及具体方法,希望对诊断、维修故障数控机床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数控机床 报警故障 CNC PLC 复位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033-02  数控机床是集机械、电子电器、液压、气动、光学、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高技术密集
期刊
[摘要]本文简述了降低线损的技术浅析。  [关键词]电压层次;电流;主变压器;分接头  中图分类号:TM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044-0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原电网将会不适应发展着的用电负荷的增长,况且在过去不强调网络的规划设计,反正哪里要用电,就把线拉到哪里,因此导线卡“脖子”不按经济电流密度输送功率;无功补偿不足,功率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