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通道线路1隧洞上游进口边坡稳定性分析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tang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过水隧道进口的边坡稳定问题是保证通航安全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文主某过水隧道边坡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使用3DEC、Catia等软件,应用离散元数值模拟进行边坡地质模型概化与试验参数研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边坡的稳定性,最终对该隧道边坡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并为进一步探讨该隧道边坡的稳定研究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进口边坡;离散元;3DEC;边坡稳定
  0引言
  1 三维离散元程序计算方法与二次开发
  3DEC对介质(包括块体和不连续面)本构关系的模拟几乎没有限制,除了内置各向同性弹性、各向异性弹性、Mohr-Coulomb、双线性应变硬化/软化、各向异性应变硬化/软化本构模型以外,利用3DEC的接口功能可以直接输入试验获得的相应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根据某水运新通道工程需求,基于3DEC程序软件开展二次开发:
  (1)考虑爆破动力荷载作用下岩体结构面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
  (2)根据前期的研究成果,三峡微新花岗岩呈现典型的弹脆塑性特征,在3DEC中实现了岩体弹脆塑性本构模型。
  2 基本计算条件
  2.1 岩体力学参数
  以前期坛子岭双线五级船闸反演分析获得的相关岩体物理力学参数作为基本依据,初步确定相关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在本次计算中也考虑了边坡岩体开挖卸荷松弛的影响,在开挖临空面部位设置了开挖损伤区。对开挖影响区内的岩体力学参数进行降低,以反映开挖卸荷和施工爆破对围岩的扰动,本次计算最终使用的岩体力学参数取值见表1。
  2.2 初始地应力场
  考虑到拟建新航道区域尚无地应力实测数据,这里采用坛子岭已建五级船闸勘测设计中的地应力实测数据和反演分析成果,作为新航道区域计算分析初始地应力取值的初步依据。
  全强风化带、强风化带:根据岩体自重应力场,作为初始地应力场‘
  微新岩体:
  X向应力分量σx = -6.11 - 0.0109 H (H为埋深)
  Y向应力分量σy = -5.703 - 0.0118 H
  Z向应力分量σz = -0.28 – 0.0299 H
  弱卸荷带:σ = a + bH
  式中:a,b按应力值沿深度方向连续。
  3 计算模型及开挖模拟方案
  3.1 计算模型
  以设计提供的模型资料为基础,建立了隧洞上游进口边坡的三维离散元数值计算模型,,其中计算模型的范围为:X向跨度为750m;Y向跨度为800m;Z向跨度为430m,-Z向边界与高程-100m对应,+Z向则建模至实际地表。其中,X轴与船闸中心线一致,指向下游为正;Y轴垂直于船闸中心线,指向山内侧为正;Z轴铅直向上为正。采用了由整体到局部的方式建立边坡的三维离散元模型。块体模型导入3DEC后,将所有块体“粘接”起来成为连续体,来进行不考虑地质结构面影响的边坡稳定模拟分析,不考虑结构面的模型共划分了约38万个单元和12万个节点;进一步,利用“jset”命令在生成结构面和裂隙,来研究各种不利结构面组合条件下边坡的稳定分析。
  计算域四周法向约束,底部三向约束,地表自由无约束。
  3.2 开挖模拟方案
  (1) 不考虑地质结构面的影响,将所有块体“粘接”起来作为连续体考虑,模拟船闸开挖过程,研究下挖过程中高边坡岩体的变形松弛特征、变形发展规律、塑性区的分布特征及扩展过程、支护系统的受力特征。
  (2) 根据块体分析的结果,考虑各种不利地质结构面的组合,结合三维离散元法,综合考虑初始地应力场、边坡开挖卸荷损伤、洞室开挖等复杂情况下高边坡稳定性的非连续介质力学模拟分析。
  (3) 采用强度折减法对新船闸隧洞进口边坡在开挖工况、运行工况及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综合评价边坡的稳定性。
  4 计算结果分析
  开挖完成后的岩体最大增量位移约98.80mm,发生在正面坡與北侧坡交界处强风化岩体出露部位;变形较显著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顶部强卸荷、弱卸荷岩体中,微新岩体的变形一般小于20mm。
  在开挖过程中,初始应力场不断受到扰动与调整,开挖面附近最大主应力方向接近垂直开挖面方向;最小主应力方向接近于平行开挖面方向。全部开挖完成后,在坡脚处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应力集中现象,最大压应力值约18.3MPa;拉应力主要集中在开挖坡面浅表部位,最大拉应力值约0.7MPa。边坡塑性区主要集中在顶部强卸荷带以及开挖临空面浅表岩体内,以剪切屈服为主,局部存在拉、拉剪屈服;顶部岩体内塑性区延伸深度接近20m(基本位于全强风化带内),往下深度逐渐减小,微新岩体内延伸深度一般为5~8m。
  在开挖工况的基础上,进行边坡运行工况、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计算。其中,运行水位按175m计算,水载荷作为渗透体积力,水位线以下岩体强度参数按一定比例进行折减;地震工况采用拟静力法模拟,水平向地震加速度按0.1g考虑。
  对三种不同工况局部和整体两种破坏模式下边坡的稳定性。局部破坏模式下,边坡的潜在失稳区域主要集中在坡顶强卸荷带岩体内;整体破坏模式主要指正面坡的整体失稳破坏,其剪出口大致位于EL180m高程处。各工况下边坡的安全系数见表2,可见在不考虑地质结构面的情况下,边坡的安全裕度较大,稳定性较好。
  5 结论
  (1)在不考虑不利地质结构面的条件下,新通道线路1方案隧洞上游进口边坡开挖完成后的岩体最大增量位移约98.8mm,发生在正面坡与北侧坡交界处强风化岩体出露部位;
  (2)微新岩体的变形一般小于20mm。边坡塑性区主要集中在顶部强卸荷带岩体以及开挖临空面附近岩体内,顶部延伸深度接近20m,往下深度逐渐减小,微新岩体内延伸深度一般为5~8m。
  (3)局部和整体两种破坏模式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显示,各计算方案下边坡的稳定性安全系数均大于2.80,安全裕度较大,稳定性较好。
  (4)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依据工程地质资料,进行块体稳定分析,找出关键块体,然后有针对性地引入三维岩体结构非连续模拟计算中,综合考虑地应力场、渗流场、开挖爆破、卸荷影响以及岩体变形等因素下进口边坡的稳定性。
  基金项目: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8B757X14 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编号SJCX18_0183
其他文献
摘要:为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健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引导学生进行科研熏陶和训练。许多高校参考外国教育模式,全面推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以陕西科技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为例,剖析学业导师对该专业本科生科研素养及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学业导师;科研素养;大创创目;创意大赛  教育部2018年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万物互联的表现形式物联网出发,分析当前物联网发展过程中主要应用的电子信息技术及其具体表现,并根据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及见解,探究物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在新时期的新型连接方式,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在物联网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物联网;具体应用  在万物互联时代,要想进一步提高物联网的使用价值,拓宽物联网的应用范围,就必须加强对信息技术的重视,把
期刊
摘要:振动是发动机正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现象。发动机在工作时,其活塞的上下运动,曲轴、飞轮的旋转运动都会带来振动。这些振动如果不加以隔离,将会影响车辆的工作性能和舒适度,还会产生噪声,并且降低发动机的工作寿命。因此,我们必须设计隔振装置以减轻发动机振动对车辆的影响。本文将对发动机隔振的模型进行简化,利用机械振动相关知识,简单了解发动机隔振器的工作原理。  关键词:发动机隔振;隔振器简化模型;振动微分
期刊
摘要:微信是近几年来发展势头最好的社交软件之一,但是随着它发展速度的增快,如何提高微信公众号的信息阅读量和转发量,增强微信公众号的媒体号召力成为了相关开发者思考的头等问题。在对实际情况和大量的数据考究之后,本文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四个出发点,分别是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标题、推送内容、推送时机以及二次转发者,以此为提高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影响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影响因素  “
期刊
自1985年我国第一部《专利法》颁布实施以来,随着我国专利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我国发明创造中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这三种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量也在不断的逐年增加,专利申请人的自主申请与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而三种发明创造中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保护则以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权利要求为保护界定保护范围,如何根据专利产品做出合理合法的专利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下社会对于知识产权作为创新成果的标志,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当下的冰雪文化产业当中,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冰雪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当下的冰雪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当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对于知识产权的经济性和法治性认知存在不明确等问题,更有甚者一些产业属地对于知识产权缺乏规范严格的管理制度,造成了冰雪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大量流失,这对于冰雪文化产业未
期刊
摘要:在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带来了知识的传播、资源的共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缺点。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时代的步伐,将现代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和互联网有效结合起来,实现高度平衡,发挥优势。要注重科学有效利用互联网,获取有效的电子信息,对电子信息进行技术处理,加强利用,使其成为有效信息。这是现代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现代技术的应用主要
期刊
摘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受到越来越多师生的追捧。在当前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是一块敲门砖,只有充分掌握了信息,技术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学习深造、岗位就业等活动,才能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专科院校的重点学科之一,以培养信息化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坚持以生为本育人理念,结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进行技能型技术人才培养与
期刊
摘要:真空炉指的是炉腔这一特定空间内利用真空系统将炉腔内部物质排出,让炉腔内压强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让炉腔内空间保持真空状态,进而达到更高使用效能。真空炉使用效能重要呈现方式之一则是换热器传热效果的显著展示,通过真空炉换热器传热计算方法的研究,能够让真空炉的使用效能不断加强,实现真空炉作用的体现。本文就真空炉换热器传热计算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真空炉;换热器;传热计算  引言:依照当
期刊
摘要:农技推广的有效性与及时性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新型信息技术与基层农技推广的结合成为了新时代农业生产的关键。笔者通过自身尝试与现实中的所见所闻,对于智能手机在基层农技推广中的应用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智能手机;互联网  引言:早在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