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蚕豆覆盖栽培的优势及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蚕豆是碧湖农民喜爱种植的粮、菜、肥兼用作物。近年来,碧湖镇通过大力推广实施以覆盖栽培为重点,化学控制、根外追肥等相配套的蚕豆早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使蚕豆成为了碧湖镇特色产业。本文介绍了蚕豆覆盖栽培技术的优势和具体内容,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蚕豆;覆盖栽培;优势;配套技术;浙江丽水;莲都区碧湖镇
  中图分类号 S64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1-0073-01
  蚕豆具有适应性广,省工省肥,粮、菜、肥兼用等优点。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地处浙西南、瓯江中游,自然资源丰富,环境条件优越,蚕豆一直是当地农民喜爱的冬种作物。但是由于种植零星分散、管理疏忽粗放等原因,蚕豆产量低,效益不高。
  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区、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积极指导,碧湖镇大力推广实施以覆盖栽培为重点,化学控制、根外追肥等相配套的蚕豆早熟高产高效技术,取得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通过推广实施这一技术,不仅使碧湖镇蚕豆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而且还涌现出一大批以规模种粮大户为主体的蚕豆种植大户,示范带动了碧湖镇蚕豆生产向区域化、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效益化发展。
  1 蚕豆覆盖栽培主要优势表现
  1.1 早熟、节本、高产、增效
  莲都区农业局粮油站和碧湖镇农业服务中心分别在里河、魏村等对不同方式蚕豆覆盖高产示范方进行实地调查测产,结果见表1。
  覆盖栽培能使蚕豆鲜荚提早成熟3~7 d,可明显提高碧湖蚕豆鲜荚的市场竞争优势,尤其以稻草加农膜覆盖早熟效果最佳。蚕豆露地栽培人工除草等成本高,管理成本较覆盖栽培高2 280~3 465元/hm2。
  蚕豆覆盖栽培较露地栽培增产6.25%~15.74%,增效33.17%~71.94%。蚕豆覆盖栽培不仅早熟,而且3粒荚数多、籽粒饱满、商品性好[1],售价较露地栽培高0.3~0.5元/kg。尤其以稻草加农膜覆盖栽培增产增收效果最佳,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1.2 有利于蚕豆连片示范推广和规模化种植
  随着蚕豆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碧湖镇蚕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至2017年,全镇蚕豆种植面积已达1 053.33 hm2,约占莲都区蚕豆种植面积的70%。其中,被认定为莲都区高产优质旱粮生产基地、集中连片3.33 hm2以上的蚕豆高产示范方13个,示范面积达98.5 hm2;集中连片6.67 hm2以上的蚕豆高产示范方5个,真正实现了蚕豆生产的“万亩规模,千亩示范,百亩连片”。近几年来,碧湖镇不断涌现出蚕豆种植大户。他们充分发挥土地、资金、技术等优势条件,大力发展蚕豆覆盖栽培的规模化、特色化,已成为蚕豆高产示范创建的主力军。2017年全镇共创建蚕豆高产示范方13个,其中12个为规模种粮大户创建。
  1.3 土地良性循环不断加强
  蚕豆是很好的养地作物,通过水旱轮作,蚕豆叶杆的还田效果显著。稻草覆盖栽培蚕豆,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更加明显,能为后续作物耕种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且减少了稻草焚烧对环境的污染。
  2 关键配套技术
  2.1 选地做畦,施足基肥
  蚕豆应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pH值为中性的田块种植[2],地下水位过高的田块不宜种植。如土壤酸性过重,pH值低于6,应在翻耕前撒生石灰450~750 kg/hm2。其次是深翻耕做畦,并施腐熟鸡粪肥9~15 t/hm2、进口复合肥750~900 kg/hm2作基肥。一般畦宽1 m,沟宽30 cm、深30 cm,南北向,每畦播2行。
  2.2 选用良种,适时早播
  应选用优良品种,首选品种为慈溪大粒1号和日本大白蚕。碧湖平原播种期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宜早不宜迟。
  2.3 合理密植,清沟排水
  密度宜掌握在3.9万~4.5万株/hm2之间,力争鲜荚产量超过15 t/hm2。实行单粒播种,用种量75~90 kg/hm2。蚕豆虽需水较多,但对渍害敏感。因此,一定要开好排、灌水沟,并坚持清沟排水,结合培土压草。要求做到雨天田间不积水,旱天可灌“跑马水”,确保排灌通畅。
  2.4 重点抓好覆盖栽培
  据碧湖镇农业服务中心统计,蚕豆高产示范方覆盖栽培面积占83.7%。覆盖栽培已成为碧湖蚕豆早熟、节本、增产、增效的一项重要举措。碧湖镇蚕豆覆盖栽培主要有3种。一是稻草覆盖,能保墒、除草、增肥、环保、促早发,一举多得。具体做法是:在蚕豆播后3~5 d内、出苗前,先喷施除草剂,再覆盖稻草,稻草厚度4~6 cm,不宜太厚也不宜太薄。二是农膜覆盖,蚕豆出苗前不需喷除草剂。蠶豆播种后即覆盖农膜,一般畦宽1 m,需要农膜宽1.5 m(每边沿畦沟多加盖25 cm),注意农膜四周一定要用泥巴压实,农膜一般以厚度5~8 ?滋m黑膜为宜。三是稻草加农膜覆盖,蚕豆播种后先均匀覆盖一层3~5 cm厚稻草,让稻草吸足水分,在蚕豆即将出苗前(播后约7 d)再覆盖农膜,并用泥土压实四周,部分条件具备的农户,在水稻收割后即先将稻草堆积加菌剂沤制发酵后,再结合蚕豆播种期及时覆盖沤制稻草和加盖农膜。这3种覆盖栽培都应注意清沟排水,结合覆土,农膜覆盖、稻草加农膜覆盖栽培还要注意及时破膜保全苗。
  2.5 化学调控与根外追肥
  蚕豆需肥量较大,但覆盖栽培强调以施足基肥为主。覆盖栽培蚕豆一般不施苗肥,如蚕豆苗明显缺肥,则以速效氮肥为主,如用人畜粪水或尿素75~105 kg/hm2加水浇施。花期重视根外追肥,分别在现蕾期、初花期喷施0.1%钼酸铵溶液或0.2%磷酸二氢钾等作叶面肥[3]。
  在栽培上主要通过施足基肥、适时早播、覆盖栽培等综合措施,力争蚕豆苗冬前单株健壮分枝达到5个左右。对于长势过旺的田块,开春后当蚕豆株高达到 30 cm左右至花果期前,用多效唑75~150 g/hm2加水900 kg/hm2均匀喷施1次,以控制无效分枝;初荚期及时摘心,一般摘掉顶部1~2个叶节即可。喷药和摘心都须在晴天进行。
  2.6 病虫害防治
  蚕豆病虫害不多,主要通过综合措施加以预防。一是实行水旱轮作,克服连作障碍。二是蚕豆种植大户们充分发挥土地规模优势,通过有计划、合理的土地轮作休耕,尽量延长蚕豆种植的间隔期限(至少间隔2年以上),减少蚕豆病虫害残留[4]。三是通过选用良种、合理密植、及时清沟排水、加强田间管理等综合措施减少病虫害发生。四是如发现赤斑病、锈病或蚜虫等,在危害初期应对症用药进行防治;发现严重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块进行处理。
  3 参考文献
  [1] 陈苑旻,崔寒,陈志昭,等.蚕豆地膜覆盖避寒栽培试验初探[J].福建稻麦科技,2015,33(4):20-24.
  [2] 漆琚涛,许彩荷,马占川,等.雨养农业区春蚕豆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5(24):119-121.
  [3] 姚有生.浅山蚕豆覆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13):106.
  [4] 王琳.静宁县黑色地膜覆盖蚕豆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7,34(11):45.
其他文献
摘要 为了筛选薰衣草上土耳其斯坦叶螨的高效防治药剂,本文选用240 g/L螺螨酯悬浮剂4 000倍液、3.2%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16%四螨·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 600倍液、73%炔螨特乳油2 500倍液、0.6%苦参碱水剂1 000倍液5种药剂开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3 d,3.2%阿维菌素乳油防效最高,达到80.02%和90.30%;药后7 d,240 g/L螺螨酯悬浮剂防效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氨溴索、布地奈德联合头孢地嗪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小儿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氨溴索、布地奈德联合头孢地嗪治疗组(研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不仅催生股市、楼市泡沫,同时易导致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模式,尤其会严重威胁社会稳定。随着资本等生产要素全面参与收入分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
国际项目中的灌浆工程采用的标准不一,有沿用中国标准的,也有采用国外标准的。介绍了美国陆军工程兵团( United State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缩写 USACE)灌浆技术标准 EM
摘要 为了合理利用空闲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总结玉米—青蒜—收蒜立体栽培技术,以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 玉米;大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3.4;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078-01  盐城地区常年种植玉米—大蒜一年两熟,为了合理利用空闲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经过探索实践,总结出一年“三种三收”,即“玉米→青蒜→收蒜”立体套
目的:观察放血调经筋联合导管球囊扩张术辅治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分为两组各16例,两组均用口腔基础训练及导管球囊扩张术,观察组加用放血调经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