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十七年'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农奴》反映西藏地区农奴如何在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感召下,逐步走上反抗宗教和封建阶级压迫的革命之路,具有典型的'政治与审美'融合的意味,是国家意识形态和民间意识形态相互渗透的产物。《农奴》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封建农奴制吃人的恶性和宗教压迫的本质描绘得淋漓尽致。本文试图从叙事结构的不同层面,例如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和叙事视角等,挖掘影片中农奴反抗斗争背后难以言辞的话语,进一步剖析贯穿其中的政治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