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潜在增长放缓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iy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出现的下行趋势,既有宏观经济周期因素,也反映了长期潜在增长率的变化。周期性下行与长期减速由不同因素造成,因此,在认识上应该将两者分开;而在应对政策上,要特别防止采用刺激性手段应对长期减速趋势。潜在增长率难以超越,但却可以通过改革予以提高。
  长短期之变
  供给和需求两个因素影响着经济增长。长期看,经济增长受供给方因素制约,这些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及其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要素供给水平和生产率提高方式皆具有阶段性特点,构成特定的潜在增长率。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得益于人口红利,我国要素供给充足,生产率提升空间巨大,潜在和实际增长率均达到很高水平。
  据估算,我国潜在增长率1978年-1994年为10.4%,1995年-2009年为9.8%。这两个时期的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0.1%和9.9%。其中,贡献因素71%来自于资本形成,8%为劳动力增长,4%为人力资本积累,7%为人口抚养比下降,10%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然而,由于劳动年龄人口于2010年停止增长,以此为标志的人口红利消失,上述贡献因素将出现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导致潜在增长率降低。
  与此同时,从短期需求方面来看,欧债危机抑制了欧洲对中国产品的短期需求。美国的经济也没有恢复到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其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同样受限。尽管美国出台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以刺激经济,但此轮政策的时滞效应恐怕未必会使美国对中国产品的短期需求大幅上涨。由此来看,出口对目前的增长放缓的确有一定影响。
  但估算表明,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我国GDP潜在增长率将分别降至7.2%和6.1%。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下行趋势,受到欧债危机和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的需求因素制约,也是潜在增长率降低的表现。虽然受出口、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影响,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周期性地分别处于潜在增长率之上或之下,但归根结底,由供给方因素决定的潜在增长率,构成未来经济增长速度的根本制约。
  潜在增长率
  在理解潜在增长率问题上,存在着一个致命的误区,即混淆经济增长的供给方因素和需求方因素。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常常会把由潜在增长率下降导致的增长减速,误认为是由需求不足导致的,因而主张采取扩大需求的办法刺激经济增长。
  例如1990年,日本以人口抚养比上升为标志,人口红利正式告罄,潜在增长率大幅度降低。但许多经济学家和决策者认为,减速是需求不足导致的,多年来坚持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刺激性的财政政策,政策倾向上不啻南辕北辙,陷入“失去的20年”。
  尝试超越潜在增长率的政策工具,可能体现在产业扶持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和宏观经济刺激政策中。固然,产业政策着眼于动态比较优势,区域政策旨在促进平衡发展,应对短期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必然包含刺激需求的政策意图和政策手段。
  但是,这类政策应用的限度是使实际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相符,一旦应用过度,必导致扭曲的结果,加重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可持续。在这类发展政策的引导下,地方竞争驱使各地为了追求增长速度,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社会不安定。
  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现实看,通过政策手段不遗余力地“保增长”,会“欲速而不达”。
  首先是造成生产要素价格扭曲。人为推动的大规模投资意味着过多廉价资本的投入,压低了资本要素的相对价格,导致背离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程度提高,并加剧资本报酬递减现象。
  其次是造成资源的浪费,加重已经呈现出的产能过剩。外在于市场力量的投资行为,容易导致资源的配置不当,投资效率降低,进而造成产能过剩的结果。
  第三是造成不恰当的保护。对于经营不善从而应该退出的企业和行业给予补贴等各种优惠,乃至政府进行直接干预防止其倒闭,总是以就业、GDP和税收的名义做出的,结果则是保护落后,伤害竞争机制,造就“僵尸企业”。
  下一步改革
  然而,潜在增长率并非不可改变。通过挖掘相关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供给潜力、提高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可提高潜在增长率,从而允许经济实现更高速的增长。对我国来说,可通过改革提高潜在增长率。下列相关改革应被置于优先地位:
  第一,推进深度城镇化过程。加快城镇化固然是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引擎,但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继续挖掘增加劳动力供给潜力,提高劳动参与率及其稳定性,是有助于显著提高潜在增长率的重要举措。这涉及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等领域的改革。
  第二,保持教育优先发展的趋势。经济增长的长期可持续性,要求顺应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本的需要,大幅度改善和提升劳动者技能。在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到或超过100%之后,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入学率的提高,是增加未来劳动者受教育年限的关键,而高等教育发展更是建造国家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这涉及对教育体制和培训形式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第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超越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之后,经济增长的唯一可持续源泉,是通过资源重新配置和技术进步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随着三次产业之间的资源重新配置效率终将式微,今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将更多地来自于以下源泉。
  其一,由于各行业之间存在着生产率的差异,生产要素向生产率更高的行业流动,可以继续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率。其二,行业内部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生产率差异,允许更有效率的企业生存、扩大和发展,相应淘汰那些长期没有效率改进的企业,可以提高行业进而整体经济的生产率水平。这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拆除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消除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通过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
  深化改革固然是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但不应过于功利地看待改革,期待改革对于经济增长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面对潜在增长率的下降,一方面需要把改革推向新的高度和深度,为更长期的持续增长构建制度条件;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习惯于并接受较低的增长速度,把增长模式从立足于投入增长的速度型,转向立足于生产率提高的质量型。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其他文献
2012年最后一天下午,财政部官方网站悄然挂出《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下称《通知》)。彼时,沪深股市已经收盘,各方面尚来不及做出反应。  这份由财政部、发改委、央行和银监会四部门联合下发的通知,与2010年中央对地方融资平台清理的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性质相近。  不同之处在于,本次《通知》的约束性条件更为明确,
期刊
当前不断深化的金融危机带给我们一个谜团,为什么最聪明的人没有预言到这次危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无法在产生这些问题的思维层次上得以解决。”  苦苦思索这个问题后,我的结论是,答案在于我们思考世界问题的方式。大多数经济学家,包括我自己,都学习过新古典一般均衡模型。这个被假设为信息完全、无交易摩擦且构造完美的模型,稍一偏离均衡便能自我修正。  我们现在知道,这个简单的模型是当前大多数
期刊
在北京南二环附近,王强华老人家的书房狭窄而拥挤,他写好了一篇关于新闻法的文章,很想发出来,却又犹豫再三。  这篇文章涉及上世纪80年代许多人和事。  当时政治气氛时左时右,很难捉摸得透风将吹向哪里。新闻立法同样受此影响,左右摇摆、颠簸流离,最后还是夭折了。  在“文革”中吃过苦头的一代人誓言要建立一套法律制度,让“文革”不再发生,保障公民的新闻、出版自由是改革方向之一,但到底放开到什么程度,多数人
期刊
在11月18日召开的东亚峰会上,启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所谓RCEP,即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10+6”),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若RCEP谈成,将涵盖约35亿人口,GDP总和将达2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所涵盖区域亦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  据社科院亚太所区
期刊
2008年9月15日,百年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CDS——信贷违约掉期这个不为众人所知的衍生品名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金融创新开始成为制造风险的代名词。2011年10月31日,曾为全球最大期货交易商的曼氏金融申请破产保护,全球各大股市当天应声下跌。  当前,全球经济仍未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各国政府和交易所开始在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之间寻找一个可以承受的平衡点。  而就在全球各大交易所纷纷加强金融
期刊
10月的宏观数据刚刚出炉,基本可以确定,内需已经触底反弹,同时,外贸情况也继续好转,国内经济形势基本向好。  如果将过去两个月的经济数据综合来看,增长企稳并回升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稳增长政策逐渐发力,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都有普遍的加速。  我们判断,政府在近期内可能选择不再加大经济政策放松的力度。我们认为,劳动力市场的整体状况较好,而在工资增长仍然较快、没有出现大面积裁员现象的情况下,政策制定者
期刊
中共十年一次的最高权力交接完成。十八大选举出的205名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71名中央候补委员、130名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构成党的核心权力机关,他们将深刻影响中国的未来。  然而,比选择权力接棒者更难的,是抉择如何运用这些权力。当下的中国,诸多权力的边界需要被厘清,彼此间也需要制衡,这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一切体制改革的关键。  进一步厘清市场与政府的边界,是进一步发展的迫
期刊
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规模的攀升及离岸市场的兴起,人民币海外清算行的战略意义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对于决策者来说,清算行是人民币海外支付结算的枢纽;对于商业机构来说,其意味着巨大的商业利益。  始自去年的新加坡人民币清算行之争,围绕着工商银行(601398SH/01398HK)和中国银行(601988SH/1988HK)展开,历时一年有余,仍未有结果。近来,随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向两家银行的当地分行颁
期刊
作为中国银行业的重要力量,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全面化解历史风险的基础上,逐步树立起科学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积极转变业务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产品和科技创新,突出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制机制改革,改进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同时,在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推动市场竞争、促进金融服务水平提高、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现阶段,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至少在四个方面取得了可
期刊
临近年底,作为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的机构投资额度再次大规模扩容。在投资者看来,这应当是监管部门为持续低迷的A股市场引入外部资金的又一次重要努力。  11月13日,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增加2000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下称RQFII)投资额度,继首批试点200亿人民币、今年4月新增500亿元人民币之后,试点总额度将达2700亿元人民币。  相对于此前几百亿元规模的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