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677 C/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

来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la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677 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酒精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5年7月-2008年5月收治的89例酒精性ONFH男性患者作为试验组;年龄24~58岁,平均44.3岁.饮酒时间平均17年,平均每日饮白酒375 mL.无其他与ONFH相关的疾病史,经影像学及病理检测证实为ONFH.选取健康男性自愿者77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3~52岁,平均42.7岁.饮酒时间平均14年,平均每日饮白酒335 mL.经影像学证实无ONFH.对每位受检者取血样2 mL,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根据所测DNA序列检测MTHFR677位点多态性,并对该位点C/T多态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MTHFR677 TT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7.2%和52.0%(P>0.05),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果有代表性.对照组MTHFR677基凶型CC、CT、TT分布的例数(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8例(23.4%)、38例(49.4%)和21例(27.2%);试验组分别为13例(14.6%)、32例(36.0%)和44例(4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T等位基因分布的频数(频率)分别为74(48.0%)和80(52.0%),试验组分别为58(32.6%)和120(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出现频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比值比分别为0.523、1.914和2.607,95%可信区间分别为0.335~0.816、1.226~2.987和1.359~5.001.CC及CT基因型出现频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HFR677 C/T多态性可能与酒精性ONFH的易感性相关.
其他文献
上期介绍的Optoma(奥图码)为主流中坚家庭影院投影机市场所带来的3D全高清机型HD83,凭借出色的2D与3D影像刻画能力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关注。本文主角HD33则是奥图码抢占入门级3
目的 探讨重组质粒pIRES-hBMP-2-hVEGF165体外转染对hBMSCs成骨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 构建hBMP-2和hVEGF165真核共表达载体.取健康成人自愿捐献的骨髓分离培养hBMSCs,采用阳离
目的探讨BMSCs对消化道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查阅近年来关于BMSCs对消化道损伤修复作用的文献,并进行回顾和综合分析。结果BMSCs具有自我复制、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
目的 总结采用改良McBride手术矫治(足母)外翻畸形的疗效. 方法 2005年4月-2007年9月采用改良McBride手术治疗(足母)外翻63例115足.其中男7例8足,女56例107足;年龄21~46岁,平
目的 报道1例骨折内固定器械克氏针在人体内的移位.方法 2004年3月,患者曾因右锁骨骨折行开放锁骨复位手术,用2根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后3个月右锁骨骨折愈合,克氏针未行手术
目的 评价采用骨锚治疗舟骨月骨间韧带损伤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9月-2008年12月,采用Mitek骨锚修复9例舟骨月骨间韧带损伤,其中男8例,女1例;年龄24~40岁,平均31岁.受伤
目的 探讨采用微创接骨板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技术植入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不同方法修复肩袖撕裂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6年11月-2008年4月,收治22例肩袖撕裂患者。男13例,女9例;年龄28~51岁,平均37.9岁。左肩6例,右肩16例。11
二次烧结法合成了富SiO2莫来石固体电解质.采用交流阻抗谱技术测定了材料的电导率,计算了电导激活能.以富SiO2英来石固体电解质管为传感元件、Cr,Cr2O3为参比电极和Mo丝组装
会议
目的 总结采用腰臀穿支筋膜皮瓣移位修复骶尾部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3月-2007年11月,收治7例骶尾部Ⅲ度压疮.男5例,女2例:年龄35~75岁.高位截瘫2例,双下肢瘫痪5例.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