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学-世界文学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别十多年,列生已从一个在校大学生读到博士后出站,并在学术研究上有了很大成就。
  读他那由博士论文形成的书,我完全赞同他的博士生导师胡经之教授的评价:“拓展了研究视野”,“不乏精辟之见”。
  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谈到,各民族从闭关自守、自给自足发展到互相往来、互相依赖以后,“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对于世界文学的形成,通常有两种理解,一是“集合论”,一是“聚焦论”。列生认为前者抹煞了地域文化递变的不平衡性,后者割断了现代与古代的历史因沿关系,因而都不太可取。列生提出了他的“辐射论”。“辐射论”的基本观点是:民族文学应凭靠其发射性的影响而自然地成为世界文学。发射性影响要通过公平竞争去扩大,而不应是文学殖民主义意义上的异域占领。公平竞争又还应有客观的公正的原则。
  他认为,由于人类有共同的人性,因此,世界性文学实际上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是从不自觉到自觉而已。由于民族生存状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民族文学就必然随之不断发展变化,世界文学也就会随之不断发展变化。世界文学格局是多元力点构成的,随着民族文学辐射力度与发散性强弱的变化,世界文学的中心会不断变换,而非一成不变。因此,所谓世界文学永远的欧洲中心论,是狂妄加无知。文学的辐射力,一是取决于它对世界的思想影响,二是取决于其文学个性与文学智慧能否使其他民族引为参照并汲取;三是取决于它能否代表世界讲话,讲出世界人民的心声。三点之中,第三点显然特别重要。
  中国文学在19世纪后半叶才滋生出成为世界文学的欲望。但由于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接轨以后,一直是被动接受,又选择盲目,因而长期处于从属地位,成为异域文学表达方式的中国角色转换。中国作家长期淹没于五花八门的异域精神思潮中。70年代末期,重凝世界文学情结。但是,如果说,“五四”时期,中国文学对异域文学是弟弟学哥哥,那么,新时期的中国文学和异域文学就如同祖父一辈的人跟孙子一辈的人在赛跑了。中国文学还由于压抑太久,一朝爆发,不免演出一些喜剧和闹剧。
  当下的中国文学应如何走向世界文学呢?列生认为,结论应是:走自己的路,张扬民族文学精神,发扬民族文学的个体性,在世界文学格局中寻求力点位置,抛弃或以苏俄传统、或以德法传统、英美传统来救中国文学的企图,重塑民族文学流畅的绵延与优美的弹性,在世界文学的话语氛围中,作出中国式的独特言说,以其辐射的强力,使世界不得不倾听中国文学别具诱惑力的声音,从而使中国文学真正具有世界的影响,以确立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显要地位。
  他进一步较详细地谈到,民族文学是通过自然生存阶段、民族交往阶段、人类危机阶段,通过隐性同在,显性粘接,叠合性重构而进入世界文学格局的。边缘民族文学不能靠模仿而应靠创新进入世界文学格局。他认为,各民族文学应各有其“内聚”与“外纳”的清醒主张与能力,超越各民族的“自律”和对异民族的“他律”,而遵从全人类的“共律”,以各民族的“内倾性结构”与“外倾性整合”的态势,形成世界文学的叠合结构,并在这个结构中,以自己的优势,取得自己的“分工位置”。他最后表示,民族文学要想进入共律性的世界文学叠合结构,最为重要的是要在“话题”上有对世界的认识与把握。
  可以说,这些观点是我完全认同并十分赞赏的,尽管我将伴同列生一道得罪不少新时期文学的作者。我想特别强调的是:民族文学要想进入世界文学的叠合结构,并占有一个较大较引人注目的“分工位置”,从而有世界性的巨大影响,“话题”必须是全世界人民所密切关注的。这种“话题”,在我看来,首先当是:全世界各民族如何才能和平地、可持续地、普遍而全面地发展,从而实现既非两极分化又非绝对平均化地共同富裕与幸福,以及为此理想而奋斗的人们的经历、遭际与命运。不知列生以为然否?不知读者们以为然否?
  《世界文学背景下的民族文学道路》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9定价:18.00元
其他文献
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无所不在的时代。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短短的250多年的时间,人类已生活在一个技术化的世界里:高耸入云的大楼、横空出世的大坝、遍布大陆的铁路、公路桥梁、穿越海洋的光缆、飞越天际的航天飞机和人造卫星。法国作家夏尔·佩吉早在1913年指出:“自耶稣基督时代以来,世界的变化远没有最近30年之大。”总结人类约6000年的文明,人类经历了一段相当漫长的时期,才跨越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
期刊
生当春秋末期的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这位儒家学派的鼻祖,既是政治家、思想家,也是教育家和学术家。孔子一生为“好古”、“从周”、“复礼”、“正名”等政治理想而奔走呼号。  孔子生平坎坷,郁郁不得志。他曾经担心自己“没世而无闻”,岂料他身后平步青云,被冠以“至圣先师”、“大成文宣王”等桂冠,成了东方圣人、无冕帝王,显赫得无以复加。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风光了两千多年。直到
期刊
读过《黑龙江历史故事集》之后,我们可以了解到,一直被认为蛮荒之地的黑龙江,也有悠久厚重的历史,在这个舞台上曾经演出过如火如荼的重大历史事件,曾有过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北大荒面纱掩盖下的黑龙江,原来是一片滚烫的热土。  从这本书中我们读到,早在23000年前,中华民族的一支就劳动、生息、繁衍在黑龙江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这支远古人类的后裔和黑龙江各族先民,为缔造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做出了杰
期刊
恶为什么这么吸引我们?     瓦特松曾经说过:“恶享有某种特权,它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坏蛋身上有一种引人遐想的力量,而这是任何一位美德的使者都望尘莫及的。”为什么许多人在明辨是非的情况下还要作恶?为什么许多以正义名义作出的选择却带来恶的后果?这本专门探讨人类恶的本质与起源的伦理学著作为我们解答了这些问题。本书为“流行阅读”系列之一,曾是1999年德国金奖图书。   [奥]弗朗茨·M.乌克提茨著
期刊
全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冉红教授对汉字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由衷的喜爱。她认为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最生动、最有诗意与灵性的文字。每个汉字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汉字就像魔方一样,稍加排列组合,就会产生一个个丰富多彩的神妙世界。由此,她在1995年创作了第一部以汉字为题材的文学作品——《错别字的故事》。此书经上海少儿出版社出版后,马上就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尤其是得到了小读者的认同与欢迎。此后,冉红教授以汉
期刊
中国比较文学已有上百年学科史,但这个学科在中国自觉地、大规模地开拓、扩展和繁荣,只是近20年的事情。1980~2000年这20年间,我国的比较文学研究硕果累累,仅公开发表的严格意义上的比较文学论文就有1万多篇(不含港台区)。这是一个庞大的、令人振奋的数字,是比较文学同仁们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比较文学学科史上的宝贵财富。已有的研究成果是我们进行创新性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从事比较文学学习、教学与研究的
期刊
您希望自己的语文成绩在中考或高考中脱颖而出吗?您希望用较短的时间全面系统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吗?您希望在琳琅满目的教辅书海中寻到一套经过千锤百炼的语文精品书吗?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在新世纪聘请京城名师名家,为您奉献一套精心设计、精心撰写、极具特色、极具个性的《新世纪中学语文全书》,该书以系统的知识体系架构、全面的语文素质培养、实用的各种技能训练、独到的解题方法分析,给您的语文学习以全方位、多角度的指导
期刊
如水一样流逝的岁月,似乎没有一点眷恋,它慢慢地剥磨去一层又一层天地间的陈迹。历史悠远、文化丰厚的苏州,虽说是世界上有名的古城,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里状写的景象风物,尚未完全消失,城墙敌楼,水巷小桥,浮屠寺院,园亭曲槛,也还稍稍留有一点昔日的风韵,但想寻觅旧踪,重睹烟景,不要说白居易的山塘、唐伯虎的桃坞已经茫然,就是百年来的街市巷陌,也有了沧桑之变,真可说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民国
期刊
邮票世界,浩瀚无边,集邮知识,包罗万象。我国是世界第一集邮大国,全国各级集邮组织和集邮爱好者制作的邮集屡屡在国际邮展上获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邮票上的新中国》,对普及集邮知识和促进集邮活动的开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邮票享有“国家名片”的美誉,它不仅记录了国家的邮政发展史,而且是国家和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自然等发展的历史状况的艺术缩影和真实记录。新中国
期刊
在1993年北京举办的中国花卉博览会前夕,时任世界兰蕙交流协会荣誉会长的张学良撰写了一篇贺词,并通过率团来北京的黄秀球先生带到花卉博览会上。  张学良在贺词里写道:  兰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品格高超的名花,自春秋时孔子自卫适鲁,作猗兰之操,誉为“王者之香”,而后历代文人雅士咏歌不绝。左氏不遗梦兰之征。屈子思君纫兰为佩,周易更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是将君子比德于兰,而非以兰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