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分析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yjmhcaihio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研究中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为核心,明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分析教学策略,并提出科学有效的教学优化建议,完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结构体系,提高教学质量,进而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实验方法;优化措施
  实验教学作为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开展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生物实践能力,这就学生综合生物素养具有关键作用。对此,在进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正确认识和选择实验教学模式,在运用、检验、归纳、演绎等实验环节中,创新实验教学,发挥其育人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进而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综合质量水平。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一)选择正确的实验材料
  实验研究作为科学研究的有效方式,通过实验材料的分析和研究,发现生物现象,阐明生物规律,而实验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实验现象的明显程度和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市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对此,在选择实验材料的过程中,遵循科学性原则,选择以获取、价格低廉、地方性以及实验效果明显的材料,设计预实验进行确定,进而提高实验材料选择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二)借助材料设计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实验方法,在实际开展中,通过不同实验进行对照,包括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等。例如,在生物组织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检测实验中,在设计预实验之后,要考虑实验材料主要化合物,并分别选择不同含量的化合物进行对照实验,根据染色颜色深浅程度,判断不同材料内化合物实际含量,深化学生对实验材料的选择认识。
  (三)实验材料处理
  在上述实验中,除了使用花生子叶片进行脂肪粒观察之外,将固体实验材料处理成组织样液,由于化学物质含量和时间安排等因素,检测结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预处理,根据实验需求,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本文接下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观察 DNA、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为例,分析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流程,进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综合质量水平。
  (一)明确教学目标
  这一实验源于“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验证性试验,并在实验中,让学生自主验证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实际分布情况,为接下来DNA和RNA的学习打下信息基础。针对高一学生而言,已经具备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并对新事物充满好好奇,这为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自主探究引导提供必要的条件。基于此,教师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第一,知识技能方面,让学生通过实验说明DNA和RNA细胞结果的不同,并复习显微镜使用方法,使得学生可以熟练使用显微镜。第二,过程方法方面,让学生掌握制作装片方式,通过试剂染色实验材料,方便观察实验现象。第三,情感价值方面,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得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二)做好实验准备
  在实验器材准备中,要在课前准备好人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根尖细胞、蛙或蟾蜍的血细胞、果肉细胞;准备分别为400ml、250ml的烧杯,合理放置温度计、载玻片、盖玻片、铁架台、石棉网、显微镜等实验器材。同时,要配制染色剂,配制染色剂A液时,将1克的吡罗红甲基绿粉放入到100 mL蒸馏水中进行溶解,并用過滤纸晒出残渣,取滤液置于棕色瓶中;配制染色剂B液时,取16.4克的乙酸钠放在蒸馏水中溶解到1000ml,取12ml乙酸用蒸馏水进行,添加50ml的蒸馏水,形成缓冲液。而染色剂只需将20ml的A液与50ml的B液进行混合即可。
  (三)实验探究教学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简单讲解核酸的种类及其在细胞中的分布,明确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和实验原理,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步骤,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过程,记录疑问的地方,待学生观看后,教师对实验步骤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自主实验。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以组为单位,相互探讨和交流实验中发生的问题,记录实验现象,并回答老师所提的问题。最后,教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和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学生整理实验台,做好清洁工作。在实际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实验监督工作,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实验操作,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错误,纠正错误操作,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三、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路径
  (一)强化实验技能,做好预实验操作
  在进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要求教师要掌握前沿研究的同时,熟练应用实验技巧,合理设计整个实验教学流程和教学结构,提高自身的实验技能与教育技能,进而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综合质量水平。同时,在试验前做好预实验处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明确角色定位,促发学生能动性
  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实验教学主导者,自身定位直接关乎着整个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和辅助学生完成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而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综合质量水平。
  (三)强化学生反馈,调整实验方案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探究行为,尊重和思考学生在实验中提出的看法和问题,这是教师设计实验教学方案中不可预设的内容,这一问题的生成可以直接反映出教学漏洞,教师获得学生反馈信息后,调整实验教学方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并在实验教学中,明确自身角色定位,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实验技能,收集学生反馈信息,调整实验教学结构,进而实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
  作者简介:戴卉敏(1984-),女,青海省西宁市,职:中教一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胡美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陈飞.多媒体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和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6.
  [3]刘丽芳.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与实践[D].贵州师范大学,2015.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胸痹协定方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胸痹协定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人1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tPAI-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胸痛、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疾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肺、肾,主要病机为本虚邪实。现代临床认为气虚痰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形神俱病,形病则神不安,神变则形病所致。十味温胆汤重在安神,强调形神互用,在该病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文主要探讨十味温胆汤加减治疗气虚痰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五仁茶治疗津亏肠燥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津亏肠燥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浸泡绿茶饮用,每次2g,每日2袋。观察组浸泡五仁茶(中药9g,绿茶2g)饮用,每日2袋。7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并于第1、7、15、23、30日记录两组患者的便秘主要症状评分,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30d,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反射性抑制模式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循经往返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改良人体主要运动肌群肌张力评定表(Ash-worth)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BI)指数评分及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sh-worth、C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
呃逆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证,该文介绍调神宁心针刺法治疗静脉滴注后呃逆验案1则。
目的:探讨经鼻肠管中药导泻联合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抑酶、抗感染、血液净化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经鼻肠管中药导泻、芒硝外敷治疗,治疗7d。比较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Ⅱ)评分、急性胰腺炎评分表(RANSON)评分、腹痛恢复时间、腹胀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腔压力下降情况及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血清淀粉酶(AMS)和血清脂肪酶(
【摘 要】结合新课标的实施,提出一些创新的、灵活的、适时的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目的是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时反馈信息,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并加以巩固。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新课标;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课堂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作业批改,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法,能
期刊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也体现了兴趣教学、快乐教学的理念,数学教学作为小学教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数学教学中积极的运用游戏,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团队精神,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本文就对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
期刊
【摘 要】发展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要玩中说,培养表达兴趣;学中说,发展表述技能;用中说,提高表述能力。  【关键词】发展;学生;数学;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过程,也是思维的结果。对小学生来说,由于信息量摄入少,不少小孩子能“做数学”,但不会“说数学”,缺乏数学语言。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序地进行训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用完整、准确、科学的数学语言表述思维的过程,提
期刊
火鍉针是师怀堂教授在研究中医经典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火引入鍉针而特制的针具。滑烙刺是指针具经烧灼后对病灶进行滑烙的方法,有疏通经络、软坚散结、活血祛瘀的作用。该文介绍火鍉针滑烙刺治疗慢性咽炎验案1例,并探讨该疗法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