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厚腐殖质层地区地震采集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gend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近地表巨厚松软的腐殖质沉积,导致野外地震数据采集存在系列问题:激发条件差;激发能量衰减迅速;反射波振幅衰减严重;地震数据信噪比低、地震数据初至不清晰、采用常规检波器难以接收有效信号等。针对这些问题,野外采集人员做了大量研究,采用在腐殖质下激发和接收的方法,解决了巨厚腐殖质地区地震数据采集的难题。
  【关键词】巨厚腐殖质;振幅衰减;近地表调查.信噪比
  1、问题的提出
  东南亚临赤道某陆上地震勘探项目中,工区气候潮湿,常年高温,植被茂盛,地下水发育丰富,属于热带雨林地区。近地表经过长期的落叶、死亡植被腐烂和沉积后,形成了一层约3到10米厚的巨厚的腐殖质沉积,造成近地表条件为松软,低降速带巨厚的腐殖层,导致野外地震数据采集存在一系列问题:激发条件差;高频激发能量衰减迅速;反射波振幅衰减严重;地震数据信噪比低、地震数据初至不清晰、采用常规检波器难以接收有效信号等。
  松软的地表对地震波的吸收作用极强,根据褶积模型理论,地震波的衰减过程可以用公式:
  g(t)=e(t)*s(t)*x(t)*d(t)*nl(t)*r(t)+n(t)表示。
  其中,g(t)为地震记录,e(t)为脉冲信号,s(t)为近震源区滤波因子,x(t)为反射因子,d(t)为地下地层滤波因子,nl(t)为近地表低速层滤波因子,r(t)为地下地层反射率,n(t)为噪音。
  由于松软地表的nl(t) 数值极小,因此,接收到的地震波g(t)振幅衰减极快,当nl(t)接近0时,地震记录基本等于噪音n(t),信噪比极低。如果我们在腐殖质下激发和接收,就能不受nl(t)的影响,从而得到较好的地震记录。因此在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时,根据野外条件,利用野外近地表调查资料结合激发接收实验实施了在腐殖层下激发,腐殖层下埋置沼泽专用检波器接收的技术,解决近地表巨厚腐殖质沉积带来的地震波衰减问题。
  2、采取的措施
  2.1 近地表结构调查
  为确保在腐殖质下激发和接收,首先要对腐殖质沉积深度进行调查,即对近地表结构进行调查。本区采用井中微测井开展这项工作。
  微测井近地表结构调查的难点是由于松软腐殖质对激发能量的吸收作用,检波器在深层接收到的初至振幅小、起跳不干脆,加上环境噪音的干扰,无法准确识别初至起跳时间,为解决此问题,得到准确的近地表结构数据,在施工前期对微测井施工方法和施工参数进行了多次试验对比。
  A.接收检波器类型试验
  试验了压电检波器和沼泽专用检波器,该区为热带雨林地区,地下水发育丰富,测井内水位高,满足压电检波器在水中接收压力信号的条件,同时压电检波器对地震波引起的压力变化感应非常灵敏,也无接收方向问题。而沼泽检波器为普通动圈式检波器,接收地震波信号需要利用推靠装置将检波器推靠在测井井壁。通过试验对比,压电检波器的采集的初至信号起跳干脆、明显,适合进行井中微测井的信号采集(对比情况请参考图1)。
  
   B.激发震源试验
  对激发方式进行了研究,进行了重锤、雷管和炸药激发试验,对同一深处的检波器(50米)在相同的偏移距(6米)处进行重锤、5发雷管和0.5公斤炸药进行激发试验对比,结果显示炸药激发得到的初至起跳干脆、振幅大,能量强,可以准确选择初至时间、解释地层的速度和厚度。
  由于该地区为热带雨林巨厚腐殖层地区,地表激发的地震信号在地表覆盖的巨厚的、松软的腐殖质层吸收衰减非常严重。在使用重锤激发时,往往进行上百次叠加也无法取得很好的激发效果,施工效率非常低,同时也无法满足精确拾取初至时间的要求。尝试使用雷管激发后,仍然存在激发信号起跳不干脆,初至前环境噪音压制不完全,导致初至时间拾取不准确的问题。
  考虑到该区巨厚腐殖层的吸收衰减情况,尝试使用0.5公斤炸药进行激发,在激发能量能够保证足够强的情况下,采集到了良好的初至信号。对采集信号的初至时间的精确拾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以上各对比试验,最终确定使用地表0.5公斤炸药激发,井中压电检波器接收的微测井采集方法。同时为了提高采集效率,采用了5道压电检波器同时接收不同深度激发信号,每道检波器间隔为2m,实施60m深微测井只需要采集6次,同时在浅部多采集1次,使得浅部为1m采集间隔进行加密。(微测井采集观测系统示意图参考图3)。
  C.微测井点位布设
  本区地表比较平坦,采用规则布设微测井点位,即能控制施工区域内近地表结构变化规律,又最大限度地降低野外地表调查工作量。通过对3D项目网格布设微测井点位(4公里*4公里),得到全区的低降速带分布图如图4所示。
  通过对微测井数据进行解释,工区近地表结构基本分为三层,低速层、降速层和高速层。低速层的速度基本为500米/秒,厚度在5-10米。(微测井时深解释图见图5)。
  另外工区根据钻井岩性记录,地表下0-9米左右,为腐殖质层(见表1),和近地表结构的低速带深度吻合,因此工区内的低速带基本是腐殖质层。
  结合钻井录井表和微测井调查结果,工区腐殖质沉积厚度在5-10米,
  2.2 激发震源参数
  由于该区为巨厚腐殖质层覆盖区域,为得到较强的激发能量,同时针对该区域近地表特点并结合前期近地表调查情况进行了激发参数试验。
  A.药量试验
  分别采用1.5公斤、2公斤、2.5公斤、3公斤和3.5公斤,井深25米进行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能量、频率和信噪比分析,药量为1.5公斤和3.5公斤米的单炮数据资料较差,药量为2.5公斤的资料品质较好。
  B.井深试验
  固定药量2.5公斤,试验了6种不同井深的试验,分别是10米、15米、18米、20米、25米和28米。通过对试验数据的能量、频率、自相关、信噪比和子波分析,10米和15米的单炮数据资料较差,18米到25米的资料品质相当。
  同时结合近地表低降速带调查,低降速带厚度在22米左右,确定激发参数为药量2.5公斤,井深25米生产。
  2.3 接收检波器类型选择
  为保证接收地震信号的检波器在巨厚腐殖质层下工作,要采用最适合的检波器接收,因此进行了普通陆地检波器、沼泽专用检波器和压电检波器的接收对比试验。陆地检波器挖坑埋置于地表(约0.3米),沼泽检波器和压电检波器的插置深度为5米。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沼泽检波器接收的单炮数据信噪比较高相对较高、目的层连续性好。如图6所示。
  通过试验该区域采用了埋置沼泽专用检波器进行地震数据的采集工作。
  通过前期近地表调查,该区域的腐殖质沉积厚度在5-10米,为满足在腐殖质层下接收和激发,最终确定了检波器埋置深度为12米,通过打水井埋置的方式进行。
  3、效果
  通过采用以上措施,该区成功实现了在腐殖质层下进行激发和接收,采集的地震数据质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目的层的连续性较好、反应的地质构造更加清晰。部分测线剖面如图7 所示。
  4、结论与建议
  (1)通过对微测井激发的偏移距、接收检波器类型、激发方式和激发深度的对比试验分析,得到了巨厚松软腐殖质区域微测井施工的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参数,并获得了满意的表层调查资料。
  (2)根据工区近地表结构调查结果,通过试验对比,确定了激发深度和药量,确定了检波器类型和埋置深度,形成了适合该区的地震资料采集方法。实际资料表明这些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5、建议
  巨厚松软腐殖质区是比较特殊的地表类型,目前检波器埋置在腐殖质下面需要实施打井埋置作业,相对工作量还是比较大,影响了一定的生产效率。建议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接收方面的采集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陆基孟,地震勘探原理,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妙月,等.勘探地球物理學,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
  [3]王刚,王存山.三维地震勘探的变观,2008.
  [4]牟永光.地震勘探资料数字处理方法,石油工业出版社,1981.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社会各界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是体育竞技和全民健身锻炼的入门和基础,而职业类教育则是培养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前,招标从鲁布革电站引用已在多领域及多行业中得以广泛应用,并逐渐应用至企业采购项目中.然而实际上,此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尚存在部分问题亟待解决,如招标采购工作效率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生化特点是铜蓝蛋白合成不足和胆道排铜障碍.该研究目的是在大样本的病人资料的基础上分析WD患者的
【摘要】目前来说,中央空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与生产中的常用产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冬季是空调使用的高峰期,若想安全高效运行中央空调,要做好注意事项的把控。现结合中央空调使用实践,总结冬季运行工况下需要注意的问题,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冬季;中央空调;取暖  目前来说,中央空调在办公建筑、商场以及生产车间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为使用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比如取暖。从中央空调的使用角度来说,要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