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科学预习方法及处理对策分析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uxiumu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一节课有三部曲:前奏、高潮、结尾。今天说的就是前奏,课程的前奏是什么?答:是对课程内容的预习。预习为课上好的表现做了基础。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明确的数学课程预习的目标,让其掌握正确的数学预习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课上对知识的把握,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来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就小学高年级数学科学预习方法及处理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科学预习;处理对策
  作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数学预习,是提高学生课堂质量,促进学生对课堂内容更好的掌握的必要环节。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数学预习的效果不佳,达不到满意的成效。学生对预习的定义仅仅是翻看一遍要講的内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的引导,引导学生树立预习目标、建立预习计划,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方可为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做好接收的准备,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保证了学习的质量。
  1如何引导孩子设立预习目标
  数学的预习要达到高效性和科学性,教师引导学生树立预习目标是必要要求,教师应该根据将要讲述的课程设计出科学的数学预习任务,数学预习任务应该包括教学课程里的练习部分、新授部分和复习部分。设计出的任务要让学生有针对性和可操控性,这样在课堂上就会表现良好的预习效果,进而呈现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数学预习的任务布置也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以小组的形式布置数学预习任务,组织预习效果的竞赛,课前可以设置小提问环节对各组随机抽取的学生进行轮番提问。对了解不透的同学相应解答,对答出的问题最多的小组给予相应奖励,让学生更快速的掌握新的知识,慢慢学生体会出预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数学预习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绩自然上了“一层楼”。
  2课外辅助内容应难易相当
  在数学预习当中,学生会在根据课外知识辅助数学预习以达到数学预习的任务,如果课外的辅助内容偏难,会抹杀学生对新内容学习的信心;如果课外的辅助太简单,会使学生不认真对待数学预习,预习时间不达标,甚至导致预习内容与讲解的相差度很大,学生掌握新内容受到影响,进而教学质量受到影响而下降。所以要正确的控制课外辅助内容的难易程度,这需要教师在不知数学预习任务后引导学生去查阅一些符合课程难易适中的知识,既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给予学生一定的挑战性,而不会因为太难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或太简单而达不到理想的课堂质量。例如:打算开始教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中的《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之前学过的如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等。布置一些练习题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在预习后掌握运算多边形面积的基本方法。通过这种数学预习,学生既巩固了以前的知识,又大致掌握了将要学的知识,同时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看到预习成果要及时反馈
  小学生控制不住自己对预习重视度不高,如果教师不进行科学的引导和监督,学生便不能自主的去进行数学预习。学生普遍认为上课要学的东西课下没有必要去预习,只要课上用功就好。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着力设立明确的目标,并进行监督保证学生都在切实完成数学预习任务。同时要多收集学生的数学预习的反馈,对学生的数学预习任务进行针对性的调节,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在哪些问题不懂,在课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让每个学生都有效的展开预习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进行数学预习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将要学到的知识,还有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一,在预习过程中要给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比如,设置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激励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第二,不要一直让学生使用单一的预习方式,而是鼓励学生创新探索,用多种思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完整的知识构架,锻炼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造性。第三,预习不是不限时间的,限定了时间会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是预习具有竞争性、挑战性,把学生参与预习的兴趣激发起来,进而提高了数学预习的效果。
  5结束语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需要老师的认真钻研创新,并实践摸索。将数学预习的引导落实得完善,数学预习的作用很大:培养学生思维,加强学生自信心,提高质量。引导学生设立数学预习目标是进行科学的数学预习的必要前提,在后期的学习中预习的力度需要提高,同时老师更要注重课外辅助知识的运用,对学生的反馈更应该在课上切实解决。通过侧面的帮助让学生掌握数学预习的科学方法,让学生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张燕芳.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方法的科学指导[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117.
  [2]胡火金.如何提高小学中高年级数学预习的有效性[J].语文课内外,2019,(15):360.
  [3]陈爱贞.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预习能力的策略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数控技能大赛作为数控技术发展和市场数控人才需求的风向标,一直引领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在分析数控铣床技能大赛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技能大赛集训及竞赛过程中
近年来,山东省档案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把握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积极作为,科学务实,进一步开创了档案工作新局面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基础性学科项目,属于小学教育中关键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应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来开展教学活动,其不仅能够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抵触心理,也能打消学生认知顾虑,使得学生能够更为有效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框架,由此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应合理的运用思维导图,制定完善的教学策略,注重培养高素质、全能型地优秀人才,进而为社会主义
◆摘 要:数学的学习对于高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为了更好地顺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数学教育工作者们在教学中不断的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探索适合学生们学习并且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由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相对的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改进策略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概括性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高的一门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对于学生的基础教育也在不断深化改革。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研究人员也提出了许多创新的教学理念,其中“问题教学”是最受欢迎的方法之一。本文就问题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教学;应用浅析  初中物理作为学生接触科学的入门学科,学习起来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老师们也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授课方式,目的是能够有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职业学校理想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教师推着学生走的局面。模具制造技术专业通过实行“一体化”教学,有效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经过长
为纪念中国收回青岛90周年,12N10日,由青岛市档案局(馆)和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办的《风雨归程一纪念中国收回青岛90周年珍贵档案史料展》开展暨《中国收回青岛档案史料汇
◆摘 要: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数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当前素质教育同时也要求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因此,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成为了当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教育更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出一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P40~4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用学过的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数感。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提高估计的能力。  3.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增强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用数表达与量化,培养估计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前准备:  教师准
期刊
第一部分多焦视网膜电图与视野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利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fERG)及视野检查探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