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因为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它的运动也具有电磁波的性质。它是波长极小的具有一定频率的电磁波,这种电磁波和人们熟知的光波等电磁波不太一样。因为它的频率更高、波长极小,它的传播只限于原子空间范围内传播。应该说,之所以提出原子的稳定性问题,是因为只单纯强调了电子的粒子性,认为电子不断地加速运动一定会向外辐射电磁波,就会出现原子稳定性问题。其实电子的运动本身就是电磁波,就单个电子来说,它的运动就是一个电磁波的波动,只不过传播空间范围只限于原子内部。那么以此类推,原子核内部质子、中子的运动也不仅仅是单纯粒子的运动。可以想象质子、中子的波长会比电子更小,其频率更高,能量也更大,现在人们熟知的核能的威力足可见一斑。
当不同电子受激会发射不同波长、频率的电磁波,此种电磁波是由电子受激发出的,是比电子更小的光子形成。因光子的频率相对于电子来说要低,波长也比电子要长,所以它会冲出原子的范围传播。对于质子、中子和电子等质量大于光子的粒子,不能只注意它们的粒子性,而忽略了它们运动轨迹是连续的波动。电子云的概念毋庸置疑,正是基于电子的粒子性来描述电子在空间中出现的几率,而恰恰没有把电子看做连续的运动轨迹状态,即波的形态来看待。
并且我还认为,电磁波也不是原来以为的,是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在空间的相互感应,而应是粒子本身具有的自旋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的运动形态。核外电子在无外界激发的情况下,都是正常的运动状态,电子的自旋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是守恒的,电子作为电磁波的传播状态也是稳定的。
主持人:侯俊彪读者的想法比较有趣,事实上,移动的电子会产生磁场,呈加速度运动的电子会发射出电磁辐射,这和侯俊彪读者的观点似乎有相似之处。
当不同电子受激会发射不同波长、频率的电磁波,此种电磁波是由电子受激发出的,是比电子更小的光子形成。因光子的频率相对于电子来说要低,波长也比电子要长,所以它会冲出原子的范围传播。对于质子、中子和电子等质量大于光子的粒子,不能只注意它们的粒子性,而忽略了它们运动轨迹是连续的波动。电子云的概念毋庸置疑,正是基于电子的粒子性来描述电子在空间中出现的几率,而恰恰没有把电子看做连续的运动轨迹状态,即波的形态来看待。
并且我还认为,电磁波也不是原来以为的,是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在空间的相互感应,而应是粒子本身具有的自旋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的运动形态。核外电子在无外界激发的情况下,都是正常的运动状态,电子的自旋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是守恒的,电子作为电磁波的传播状态也是稳定的。
主持人:侯俊彪读者的想法比较有趣,事实上,移动的电子会产生磁场,呈加速度运动的电子会发射出电磁辐射,这和侯俊彪读者的观点似乎有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