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之课堂作业设计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pi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半小时课堂”理念提出以来,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了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优化课堂练习与作业设计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挥课堂练习的作用,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不仅符合“半小时课堂”教学策略,也是适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这一主题要求的。课堂练习对于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练习是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的重要途径,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不仅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具有调节功能,而且对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具有刺激作用。课堂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否获取矫正性的反馈信息,而课堂练习(即利用课堂教学的部分时间进行训练)正是获取这种信息的重要渠道。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教师参与教,学生参与学,只有当教与学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时,教学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发挥教学的最大效益不可忽视练习的重要作用。
  一、填表法
  如在《北京的春节》的教学中,考虑到文章篇幅较长,学生较难理清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而通过填表就可以简明厘清课文内容。于是设计以下练习:
  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和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画出来,并填在表格内,然后进行汇报交流。
  通过实践操作,这次填表练习还是行之有效的。根据表格的提示,学生很快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学生既了解了课文是按时间顺序记叙的,又一目了然地知道了在不同时间段里北京春节的习俗,而且简明清晰地领会了课文有详有略的写法。
  二、对比法
  1.字词对比练习
  在《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时设计的课堂练习,分清形近字,巩固基础。
  阀( ) 娱( ) 僻( ) 怖( )
  伐( ) 误( ) 避( ) 布( )
  2.句子对比体会
  《我爱故乡的杨梅》
  a.下了春雨,一棵棵杨梅树吮吸着雨水。四季常绿的枝条和狭长的叶子生长着。
  b.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通过比较,两个句式孰优孰劣就一清二楚了,学生对句子的理解更深入,印象也更深刻。b句属原文,作者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雨中杨梅树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在茁壮成长,写出了杨梅树的可爱。而a句平淡无奇,杨梅树也缺少生动。
  三、迁移法
  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情节空白处,思维发散处,言而未尽之处等,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华”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让学生根植于课文,想象于书外,进行扎扎实实的练习。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依据《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用排比句式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借此表达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结合《语文作业本》,相应完成以下练习:
  仿照画“____”句子的写法,发挥想象,写一句话。
  四、延伸法
  学习了课文,理解了相关内容,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进行一些探究,依然是语文练习的内容之一。这样的练习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升华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给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
  1.课内延伸练习
  学生学习知识最主要的是理解并加以应用,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效果。在《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中,在学习了文章前后呼应的写法后,设计了下面的延伸性练习:
  在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中找出与下列句子相对应的句子。
  a.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b.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c.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通过练习,学生对前后呼应写法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前后呼应的写法除了突出强化的作用,还有使读者清楚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的作用,得到更深刻的印象感受。
  2.课后巩固练习
  对课文进行学习之后,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对课本知识内容的掌握,这时需要进行课后练习达到巩固的目的。在课堂教学后及时进行随堂跟踪练习,可以充分利用《语文作业本》和《词语手册》,不但发挥了它们的作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更扎实地掌握所学内容。如在《语文作业本》中《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就有这样的练习。品读课文第三段,完成练习:
  这段话共有______句话,主要论述______。第一句话论述______的原因;第二句话指出______;第三、四句话论述采纳批评的前提,就是______;第五句话举______的例子进一步说明______。
  3.课外延伸练习
  在学完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安徒生作品的兴趣,设计了下题:
  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句子分别出现在安徒生的哪篇童话作品里,这些加点的词语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在括号里填上作品的题目。
  a.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 )
  b.天空的女儿也没有永恒的灵魂,不过她可以通过善良的行为而创造出一个灵魂。 ( )
  c.年轻的白天鹅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 )
  总之,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质量,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下需要教师智慧地、合理地采用相应的策略。在平时的课堂练习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挖掘教材蕴含的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内容,并对它进行重组、拓展、延伸,使练习成为学生“智慧的能源”。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开拓学生思路等都是非常有益的。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练习的质量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
其他文献
分析了达溪河流域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简述流域的水资源特性以及洪涝干旱灾害成因。对水资源在未来可能的长期变化态势做出概率意义下的定量预估,为达溪河流域综合规划治理以
目的:了解屯溪区正常婴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的均值分布,制定正常衡量标准,探讨性别、不同侧耳朵对ABR的影响,为进一步做好婴儿ABR听力测试,早期发现听力损失,早期干预,提供科学数
真体验(在生活中真实、真切的体验)、真思维(孩子无拘无束、充满幻想的思维)、真表达(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特有的稚气而且个性鲜明的语言)在小学生的习作中已经难觅踪影。写作失真已是目前小学生习作的通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第一学段(1~2年级)写话的阶段目标由原来的“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改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小学生写作一定
输水隧洞洞口段普遍存在浅埋软弱围岩、坡积覆盖层、山体偏压等不良地质条件。对几种不良地质条件下洞口段施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指出施工时要对围岩变形进行控制
目的:比较抗生素对临床标本中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直接肉汤药盘法定量测定了临床标本中211株解脲脲原体(Uu)和54株人型支原体(Mh)对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211
目的:对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探讨。方法:随机抽取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20例,进行产后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问卷和焦虑抑郁情绪自评量表调查。结果:6
套娃工艺品之所以人见人爱,在于它一个可以包含若干个,大的套小的,层层相套,若将其一字排开,面容一模一样,只是大小不同。如若把传媒业的简单模仿之风喻为“套娃现象”,从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