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产品费用揭密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iwu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可能还不知道买银行理财产品要付四五种费用,最高可达3.3%,提前赎回的费用甚至可能达到6.2%。
  有多少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会注意到费用问题?那些产品说明书上注明“不收任何费用”的,是真的,还是另藏玄机?
  由于银监会没有对理财产品的收费进行明文规定,各银行大多根据自身成本自主定价。目前,银行理财产品费率包括: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产品年管理费、年托管费、超额收益业绩报酬,这其中,托管费多数为0.2%,年,管理费为1%。
  而各个银行间的收费标准也有很大差异,有些只有百分之零点几,而有些则超过3%,弹性较大。投资者的认购资金越多,费用可能次级递减。比如汇丰银行最近发行的一款开放式海外基金之富达基金——台湾基金产品,购买额度在40万元以下的费用为2.5%,40万元至240万元的为2%,240万元及以上的为1.5%。
  此外,募集期产品的认购费与申购费也有不同。譬如光大银行的“阳光资产配置计划”,该计划包括稳健组合(产品1)。增利组合(产品2)、平衡组合(产品3)和进取组合(产品4)4款,若投资金额1 0()万元以下,产品1~4的认购费分别为0、0.2%、0.5%和0.8%,申购费分别为0.4%、0.55%、0.8%和1.05%。
  市场上费用较高的是QDII产品,一般在2.5%~3.3%之间。QDII产品的赎回费也相当高,从0.5%到3.3%不等,不过,多数产品的赎回费会随着持有年限的递增而递减。目前,结构性理财产品大多数不产生申购费、管理费等费用,但有些情况下还是会产生费用。比如,产品挂钩的是一些海外基金或直接挂钩于股票涨跌幅,这类产品会收取销售管理费或申购费等。
  因此,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除关注预期收益率,还应对相关费率算笔账。那么理财产品的管理费用是怎么计算的呢?
  以上海银行发行的一款到期产品“慧财”人民币点滴成金6个月期限理财产品为例。“慧财”分为普通个人投资者和个人VIP投资者两种,这两种投资者的到期收益率均为4.1%,即每投资1万元收益为205元,但是这205元中包括了银行收取的管理费用,普通个人客户每万元收取管理费用9元,个人VIP客户每万元收取5元。
  如果普通个人客户购买了10万元,则最终收益为2050-90=1960元。如果个人VIP客户购买了100万元产品,则最终收益为20500-500=20000元。
  再来看看不收取费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结构性产品将本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拿去购买期权,但投资者并不知道银行究竟会从中拿出多少,这就是奥妙所在,也是银行的盈利点所在。也就是说,假设银行拿93%去买期权金,那么剩下7%的利息就可能成为银行的利润。
  大多数周内商业银行都以这样的形式赚取结构性产品利润。也就是说,没有任何费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也并非把好处留给了投资者,期权金的比例直接影响到结构性产品的优劣。
  与国内商业银行相比较,外资银行在结构性理财产品上的盈利收入多来自于投资银行的佣金返还,佣金的返还比例则取决于商业银行与投行之间的谈判。有些银行为了争取更多投资者,也可能会将返还的佣金再去购买期权,从而产品会设计出很宽泛的收益区间,在这种情况下,说不定银行会要求投资者支付额外的费用。
  不管以怎样的形式,结构性产品所谓“不收取任何费用”,其实费用已经在产品净值中直接扣除了。
  投资者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所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中没有任何的费用条款,在理财产品的条款中会附有业绩提取条款,大多数产品的费用会从产品净值中直接扣除,产品同时会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和托管费,还有超额收益的管理费等,而这些都是影响投资者的最终收益率的因素。
其他文献
自今年3月初,美元指数触及高点89.4624后,就一直处在下降通道之中。期间虽从82.631的低点反弹至86.87的阶段性高点,但近期却从该水位上连续4周下跌收出阴线。至5月13日,最低跌到81.87,跌幅达到5.76%。同期,欧元兑美元从1.2883上涨到1.3721,涨幅6.5%;英镑兑美元从1.4396上涨到1.5352,涨幅6.64%;澳元兑美元从0.6951上涨到0.7713,涨幅10.
期刊
经济好的时候,保险公司扎堆推出投连险、分红险和万能险等保险产品。但最近,保险公司推出的各种保险产品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自去年以来,投资型保险频遭尴尬。首先是万能险,不仅终结了高结算利率时代,有些甚至被下了“驱逐令”,消失在保险市场中。  至于投连险,自,今年3月15日起,中国保监会亦明文规定,银行的储蓄柜台不准再销售投资连结保险,这一险种只能在理财专柜,南受专业培训不少于40个小时的理财经
期刊
巴菲特的传记《滚雪球》中文版越卖越火,已经连续数月稳居畅销书排行榜,短短时间即多次加印。而且,一些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等专业级粉丝加入,或冠名印刷,或批发采购,大量买下送给自己的客户或者员工与朋友,一时洛阳纸贵。  专业投资机构热衷派送巴菲特的《滚雪球》,大概隐藏了一个不好意思明说的潜逻辑:我是(或希望是)巴菲特;巴菲特的滚雪球,我也能!普罗大众热衷看巴菲特的《滚雪球》,除了少数胸怀远
期刊
“当前降息周期下,分红保障型产品由于与资本市场挂钩较小,固定收益部分和保险保障能够得到保证,又能获得一定的红利分配,因此颇受市场青睐。  近期,中国平安推出一款形态简单、功能专一的保障型产品——“平安鑫盛终身寿险(分红型)”,针对0~55周岁人群,提供身故等保障。这款分红险与另外两家保险巨头国寿、太保热销的两款分红险,“国寿鸿康保险计划”、“太平洋岁岁登高终身寿险(分红型)”有无优劣之分呢?   
期刊
早在今年年初,“保险产品即将涨价”的消息就传的沸沸扬扬。然而时至今日,这一消息仍未得到证实,多家保险公司甚至甭认保险涨价的传言。保险产品还究竟会不会涨价呢?    至今未涨价    近期,本刊记者接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电话,是某保险公司业务员打来的。他在电话中推销该公司推出的某款保险产品,并一直强调,保险产品将全面涨价,现在是最佳的投保时机。但是,当记者询问何时会涨价时,这名业务员则表现的很神秘,表示
期刊
盈利能力难持续,成长前景不理想,莱茵生物能借甲型H1N1流感涨多少?  截止到5月15日,短短10个交易日,莱茵生物(002166.SZ)的股票价格从12.48元飚升到26.49元,涨幅高达112%,随后该股至5月22日一直停牌,被市场誉为“流感概念第一股”。  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的爆发,让A股市场上不少流感概念股大幅上涨。莱茵生物由于能够生产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药物“达菲”的重要原料莽
期刊
目前,人民币理财产品以投资于债券与货币市场、信贷资产为主,风险低,收益自然不高。  目前,外币理财的收益不容乐观。比如1年期的澳元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已不足3%。而美元、欧元相应的收益率更是全面降至1.5%以下。  外币理财吸引力大不如以前,人民币理财成了百姓投资的首选。4月份,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行数创纪录地占到了市场总数的76.3%。人民币理财产品目前以投资于债券与货币市场、信贷资产为主,但发行最
期刊
设计复杂的银行产品,即便市场已现好转,也没能填充其前期亏损的大洞,投资者只能默默承受“零收益”。  如果某款理财产品以“××大师推荐”为背书,最终却是“零收益”,你能接受这一事实吗?张先生从2007年4月开始投资的“汇得盈2007第一期投资太师PK”结构性理财产品,近日到期却是“零收益”。这款理财产品的特色是,包含了伯克希尔·哈撤韦控股公司股票和荷银新兴市场债券基金组成巴菲特投资组合,将罗杰斯商品
期刊
抢海盗?千万不要以为我秀逗了。我可不是贪恋他的金币珠宝,更不可能是稀罕他的单只眼罩,我的目的其实是“那片海”。  在北大西洋,有一个以印第安部族命名的大海,它的名字叫“加勒比海”,意思是“勇敢者”或是“堂堂正正的人”。说到加勒比海,很多人就会想起那部赫赫有名的好莱坞大片《加勒比海盗》,好莱坞坏小子强尼·戴普驾驶着“黑珍珠号”海盗船。把一个活跃在加勒比海上的年青海盗演绎得活灵活现。其实,加勒比海拥有
期刊
W:吴青 S:孙雨岐  一些女子,因为美丽而可爱,比如林青霞。  一些女子,因为可爱而美丽,比如张艾嘉。  既美丽又可爱的女子,有,却不多,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中学时代乐府诗《陌上桑》中的罗敷,她算是一个。眼光再世界性一点,奥黛丽·赫本也可以列入。  在喜来登酒店的大堂咖啡厅,远远看一黑裙女子,青丝绾起,身材修长,面容皎好,是的,安静而美丽。  走近她,伸手轻握,女子笑容婉尔,露出一对小小的虎牙,“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