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wis y抗原及黏蛋白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Lewis y抗原及黏蛋白1(MUC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Lewis y抗原与MUC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60例(其中高分化21例、中分化21例、低分化18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3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30例及正常卵巢组织20例中Lewis y抗原与MUC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卵巢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同时利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Lewis y抗原与MUC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结构关系.结果 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Lewis y抗原的阳性表达率为88.33%,明显高于交界性组(60.00%,x2=9.6405)、良性组(33.33%,x2=28.8095)及正常卵巢组(0,x2=52.3457)(P均<0.01);Lewis y抗原的阳性表达率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无关,但其表达强度随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MUC1在卵巢恶性组的阳性表达率为86.67%,明显高于交界性组(53.33%,x2=12.0321)、良性组(30.00%,x2=29.4064)以及正常卵巢组(25.00%,x2=27.8464)(P均<0.01),其表达强度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1),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无关(P均>0.05);Lewis y抗原和MUC1在卵巢癌组织中同时高表达,其表达具有正相关(r=0.707,P<0.01),且二者存在共定位关系.结论 Lewis y抗原及MUC1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判断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为卵巢癌的生物学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内蒙古丰垦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国家种业发展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制定了早熟耐密植玉米“5800”创新育种工程,即东北春玉米区选育早熟品种,保苗7.5万株/hm2,产量1.2万kg/h
期刊
目的 检测组织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探讨其与NSCLC患者高凝状态、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1例NSCLC患者、13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14名健康对照者血浆组织因子浓度,分析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组织因子浓度NSCLC组、良性肺病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550.88±201.58)、(510.77 ±201.20)、(1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中国安全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安全生产工作者面临着新的历史任务.
通过对广西各科研单位、企业所提供的普通玉米新品种在本所进行区域试验,筛选出高产、高抗、适宜本地种植的杂交玉米新品种。通过对11个玉米新品种与对照正大619的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