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有点想念他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eming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日返乡,和母亲闲聊,无意间聊到了我的母校,接着又说了一些师友的近况,有很多人的确很多年不见了。
   我问母亲,你还记得一个叫周XX的音乐老师吗?
   母亲说知道,但他已经去世了。
   我轻轻“哦”了一声,心中略略吃惊,当时却没有生出多少伤感,脑海里也不自觉开始浮现出他的样子来。
   记忆里的他外表邋遢其貌不扬,是位纯正的中年大叔。他脸上不光有褶子还有蝇子屎一样的黑颗粒,满嘴黑牙,头发稀少还总是乱蓬蓬的。他总是穿着一件老式的确良黄衬衫,细看上面似乎还沾着斑斑污渍,松松垮垮的黑裤子挽到半腿,给人一种像是几年没洗澡的感觉。他那对大而无神的眼珠向外突着,脸色总是不甚健康的蜡黄色,有传言说他有什么乙肝之类传染病。
   有这样让人无甚好感的外表,他却总是习惯性地对人笑着。他独来独往似乎没什么朋友,上完课就回家,但只要有人和他主动打招呼或者聊天,无论是出于调侃还是真心,他瞬间就喜笑颜开,然后像个烟囱一样点烟来抽。
   给我们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他没有自我介绍,就像走错教室一样神色慌张满头大汗,不停地用那块脏兮兮的旧手帕擦拭额头的汗渍,然后他伸出一根瘦长的手指头指了指我们,疲惫地说“过来四个同学给我抬一下钢琴”,于是几个好事的男生兴冲冲地奔出教室随他而去。
   话说他的那架钢琴又老又旧还重得不行,需要四个身强力壮的男生才搬得动。我们班在三楼的拐角,学校没有电梯,从他的办公室到教室路也不短,光每次抬钢琴就要花去十多分钟(一节课才45分钟)。从此,只要到每次上课前,他都会先来班里说“来几个人给我抬一下钢琴”,等钢琴在讲台上落地了,他才开始教我们唱歌。只要他一弹,那架古董钢琴就发出屋子漏风一样的怪音。
   要说他弹琴的样子也实在可笑,就像钢琴和他有仇一样,每次他都不像在弹钢琴,而是在很卖力地砸钢琴(估计是钢琴太老了不听使唤)。只见他使出吃奶的劲儿和钢琴手忙脚乱地“打架”,直到把自己折腾得筋疲力尽大汗淋漓。而我们被他滑稽的举止吸引,就像在欣赏一个表演“砸钢琴”的小丑,教室里炸了锅一样四处嘻嘻哈哈。至于下课后,大家围在一起学着他弹琴的样子扮丑取笑,那都是后话。
   当初见他来教我们音乐的时候,和其他同学一样,我心中更多的是失落。不光因为他的外表,他的嗓音也实在不敢恭维,一副纯正的破锣嗓子,一张嘴就跑调,高音上不去就用吼的。他鼓劲唱歌的时候总会两眼上翻,腮帮子鼓胀嘴巴大张口水乱喷,两只胳膊疯狂地胡乱挥舞,衣袖随着上下翻飞,脚下还不停地踩着他那破风箱一样的钢琴……那样子实在惊悚,像是得了羊羔疯一样。
   他干什么或许都比唱歌强,哪怕去抢银行呢,我那时就这么想着。可他竟然是我们的音乐老师!选音乐老师难道不需要考核吗?难道他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吗?他为什么要和音乐扯上关系?又是怎么混进我们这所初中的?他是受了什么刺激才决定去唱歌的吗……这一切都像一团迷雾,在我心中徘徊不去。
   毫无疑问,他是我遇到的所有音乐老师里唱得最烂的那个。
   可他却是那么认真,就算人们对他和他的歌不买账,他还是照唱不误。但凡有音乐课,他总是雷打不动进教室,从不迟到或者缺席。音乐课都被安排在下午,陽光透过没有遮挡的玻璃窗射进来,午后的慵懒气氛让人昏昏欲睡。可是他的音乐课从来没人睡过觉,因为没有哪个人愿意错过一场“小丑表演”,他的适时出现有着神奇的提神作用。而他也总是笑嘻嘻地开唱,脸上挂着满意的自得笑容。也许他以为大家不睡觉是因为自己唱得好或者有魅力吧,假如他有天知道了真相,会不会忽然觉得很寒心?
   每当上课时,他总会拿个泛黄的日记本。那是一个皱巴巴的小本子,封皮儿都掉了,上面大概记了很多他喜欢的歌。比如《同桌的你》《快乐老家》《走进新时代》,都是那时民间颇为流行的“金曲”。
   不知道为什么,当年他教我们唱《好汉歌》的样子总是浮现在眼前。这首刘欢的名曲歌词朗朗上口,曲调正义凛然,他很喜欢这首歌,专门花了两节课教我们演唱。结果却不甚理想,反反复复一个调,没有音阶起伏,他一跑调大家都跟着一起跑调,“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呀,风风火火闯九州啊……”,合唱的音量巨大,回荡在整栋教学楼里,可是大家却都很投入唱得面红耳赤,即使调子跑到西伯利亚都无所谓。如果校长听到了,会不会以为发生了什么群体骚动了呢?
   比起别的带课老师,大家对他的尊重少得可怜。除了按他的要求每节课抬钢琴外,大家几乎都把他当做一种可笑的存在。比如课前在黑板上画出两只妖怪的大犄角,等上课时他入座,刚好就变成他头上有犄角了;比如在他低头认真“砸钢琴”的时候,每个人都学着羊羔疯的样子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或者在他教我们唱歌的时候,有人故意发出阴阳怪气的杂音,搞得大家哈哈大笑没法唱歌……加上那些真真假假的传闻,大家就对他更不尊重了。比如有男生说看见他上厕所没擦屁股就走人了,还有人说他的病很严重会传染给别人,诸如此类。
   无疑,他的课堂气氛是最不严肃的。而他并没有小题大做,至多瞪着那双“牛眼”盯着胡闹的大家,嘟囔几句“你们不好好唱歌想干嘛”“不唱歌就出去,简直乱搞嘛”这样的话,也从没体罚过谁。有时我们那体胖手黑的班主任路过教室,看到音乐课上群魔乱舞乌烟瘴气,便黑着脸揪住几个搞事男生的耳朵狠狠教训一顿,这时他却满脸含笑地说“我们继续好好唱歌吧”。
   他在初中只教了我们一年,后来我们就开始了紧张的中考备战,每天都过得和打仗一样,学校以此为由取消了音乐课这些“无用”的课。后来回想起初中三年,竟然只有在音乐课上的日子最自由散漫也最无忧无虑。
   “他视力不好戴着眼镜,开的电动车又快,结果就和迎面驶来的大卡车撞上了,当时就死了。”母亲的话把我从回忆里拉了回来。
   我陷入了沉思。记忆里的他从不戴眼镜的,他什么时候戴上了眼镜,什么时候学会了开电动车,又为什么想不开把车开得那么快……这些我全然不知。在外这么多年,家乡变化太快,一切都已陌生得恍如隔世,很多师长老去了过世了,母校也被改造得满目全非,那些曾经熟悉的人和事都已变得苍白不堪。当我再度归来,面对的都是一些冰冷残缺的收尾,似乎在与我做最后的告别。
   这就是我对他的一些回忆,零散不成系统。仔细想想,之所以对他还记得那么清,大概因为他古怪的外观与脾性吧。那个年月似乎盛产这样的人——他们作风古怪,却不至于引人厌烦,细看甚至还有几分孩子气的可爱;他们外表邋遢不拘小节,却能最大限度地保持灵魂的体面,不沉沦不堕落,不计较旁人的眼光,对于一份卑微的平凡爱好总有着令人侧目的坚守……
   也真奇怪,我竟然开始有些想念他了。
其他文献
“在圣彼得堡你会一直上看下看,脖子会累坏的。”这是我第一次从俄罗斯人那里听到对这座历史名城的评价。果不其然,迈入这座北方之都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目不暇接,每一个街角都仿佛历史的碎片,拼接起伟大人物的一生。  1703年,彼得大帝始建圣彼得堡,9年后迁都于此,之后的200多年里,这里一直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诞生了许多影响世人的文学家、艺术家: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果戈里在这里写出了《狂人日记》
人物简介:Tango,本名高幼军,上海人。生活中,他经营自己的广告公司,主攻艺术家与品牌之间的沟通。网络上,他更新“一日一画”,作品轻松、温暖、无厘头,让读者发现散落在满世界的欢乐。    新天地,上海时尚文化的地标。《环球人物》记者与漫画家Tango的访谈约在这儿的一家咖啡馆。隔着大落地窗的玻璃,窗外摩登景象尽收眼底:大型购物商场林立,车辆在街上穿行,街边是许多时髦的咖啡馆。人群三三两两,在露天
鸟取县街头的柯南雕像。  今年国庆假期哪里最火?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会是日本。这些年,随着中国人海外消费能力的增强,以及“日本制造”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把日本定为“买买买”的首选,于是就出现了“中国游客‘攻陷’日本”“东京感冒药全面断货”等新闻,日本许多商场甚至比国内的景点还要拥挤。  初到日本的游客全身心投入到“血拼”中,而我这位留日近30年的“老人”,则赶忙从大城市的喧嚣中逃离,飞去本岛西
蛇只能看见运动着的东西,狗的世界是黑白的,蜻蜓的眼睛里有一千个太阳……能看见什么,不能看见什么,都是我们的宿命。我热爱自己的命运,她是专为我开、专为我关的独一无二的门。  某些遥远的地方,一辈子都不可能去。四川有个县叫“白玉”,西藏昌都有个地方叫“也要走”,新疆的“叶尔羌”,广西的“苍梧”,这些地名撼人心魄,有神态、有灵魂,在天之涯、海之角。那里有隐秘的故事,殷勤地招呼我过去聆听。  但人生苦短,
(29元,粉丝价:27.5元)  大件物品挂起来四面通风,晾晒更彻底,彻底杀菌、祛除湿气和螨虫。360度旋转挂钩坚固,不会被风吹走,材质优良,经久耐用,轻松拆卸,不占空间,连大玩偶都有了新的晾晒方式。
日前,美国一条新闻吸引了人们眼球:一位25岁的姑娘表示要嫁给一个79岁的囚犯。巨大的年龄差距、男方的特殊身份还算不上卖点,真正的新闻点是这个囚犯太有名了——查尔斯·曼森(下文称曼森),美国最臭名昭著的罪犯之一,手上有9条人命,被媒体称为“活着的最危险的人”。但这样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却迷惑了不少人,即便是在入狱44年后的今天,他还有许多“粉丝”,仍然是“美国收到信件最多的囚犯”。  “最幸福的时刻是
今年的9月11日,国民党考核纪律委员会(以下简称考纪会)决定撤销“立法院长”王金平的党籍。一宗横跨蓝绿阵营的“司法说情案”,引爆了国民党内的“九月政争”, 震惊各界。岛内舆论将这场政治风暴称为“台湾政坛9·11”。  “司法说情”,马英九“开铡斩王”  “司法说情案”源起于“全民电通案”。1998年,民进党“立法委员”(简称“立委”)、全民电通投资公司总经理柯建铭通过股票违规买卖获得1200万元新
你想像电影《地心引力》女主演桑德拉·布洛克一样挑战地心引力吗?你想成为外星人吗?这些似乎只有在科幻影片里出现的场景或许即将成为现实。2013年,荷兰非营利机构“火星一号”研究所推出火星探索计划——在2023年将2男2女送往火星,他们将成为火星上的第一批地球移民。目前,第一轮全球海选已完成,1058人脱颖而出。  工程师的15年火星梦  名为“火星一号”的火星探索计划由荷兰人巴斯·拉斯多普(下文称拉
那天随口和人说,读《战争与和平》这样的书,读的时候,想死的心都有,因为看到了他人的伟大和遥不可及,是油然而生的感觉。但是,另一方面,我说,读这些书使人充实,更有了蔑视世上某些事物的理由。如此,也可以说自己比以前更高尚了吧。   我想,上天如果多给我时间,一定好好做事,越做越好。   看草木虫鸟,使人心地干净。狐狸不伤人,人才伤人。狼不出卖朋友,猴子会为同类的死悲伤。花木是寂静的,无须多言,一切
人物简介  斯科特·凯利,1964年生。1996年加入美国宇航局,以383天成为在太空累计停留最久的美国人。  美国人有英雄情结,而最近,让美国人集体膜拜的,是斯科特?凯利。他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宇航员,截至2015年10月29日,他已总共在太空生活了383天,成为累计在太空生活最久的美国人,打破了由迈克尔?洛佩兹创造的216天纪录。  不过,他的“微博”似乎更让人们感兴趣。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