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教义学与刑事一体化关系论要

来源 :法治现代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rvin10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法教义学和刑事一体化都是现代刑法学的重大前沿理论问题。刑法教义学维护了刑法的安定性和精确性,有利于人权保障的实现。但教义学缺乏分析的语境主义观照,容易形成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脱节。刑事一体化强调客观情势与问题导向,从教义学以外的视角观察和解决刑法问题。作为研究方法,刑法教义学与刑事一体化并非互不相扰,二者应该关联而互补。刑法学的研究既要重视教义学的发展与完善,也要从一体化的角度解读刑法规范和相关概念,在事物的相互联系中发现刑法概念的真正本质,并在相互关联中穿透和解答网络时代、风险社会等现实语境给刑法带来
其他文献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口腔肿瘤,全球每年有超过300000例新发病例被诊断,其中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整体预后较差。迄今为止,活组织检查依然是口腔癌诊断的金标准
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在协作和共同占有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切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劳动者的
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问题是本轮司法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本轮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强调回归司法规律,通过充分有效放权和强化审判监督管理,厘清审判权与院庭长审判监督
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兼有三种性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性质,社会主义国家的发表性质,社会主义大国的发展性质。三者结合为一有机整体,共同决定着中国社会特有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趋势,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与三重发展性质相映照,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观上,应以劳动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完善,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其中人的全面发展,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和最终的价值取向。
为了确保深化改革和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保障社会稳定地自我发展和完善,迫切要求强化社会大系统的自我调控功能。这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对此不仅需要从应用学科、社会政策
<正>发挥巡视震慑遏制治本作用,既整改问题,又推动海关改革,不断完善海关管理体制和制度机制立足政治巡察,着眼补齐基层党内监督"短板",实现巡视巡察上下联动、一体推进,推动
二十世纪以后,在中国这个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里之所以能够兴起人类历史上最为彻底的革命——无产阶级革命,革命以后之所以能够建立起当代世界上的最为先进的
<正> 随着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浪潮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的进行,在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之中都产生了一些共同的现象,据此,西方学界兴起了“趋同论”,认为两种制度正趋向同一,企图用“同一社会”代替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共产主义社会。我国一些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也宣扬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趋同论”,否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企图在我国全面推行资本主义,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据官方统计数据,去年印度德里出生的女婴首次在数量上超过男婴。此前,父母每生育一个女孩可得到125美元的现金补贴,这是政府反杀女婴行动的一部分。
随着近年来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地区都开始重视对于市政工程道路与桥梁的建设。因为道路桥梁建设,直接影响到了一个地区的交通便利性,也对经济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