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核能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获取及利用,使人类确立了其他物种都不具备的进化优势,某种程度上说,没有能源的推动,就没有人类文明的今天与未来。人类有史以来利用的绝大多数能源,从最早点燃火的木材,到现今广泛依赖的煤炭、石油等,皆源于太阳,而太阳的能量来自于其内部源源不断的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认识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能量、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感受到物质科学对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科技馆,可以通过“挑战与未来”展厅的展品“裂变与聚变”认识和探索核能这种终极能源。
  什么是能源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被我们人类所知晓与利用,例如机械能、光能、热能、电能等,而且这些形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为我们提供这些能量的物质,就是能源。能源的利用,其实就是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过程,如煤燃烧放热使蒸汽温度升高是化学能转化为蒸汽内能;高温蒸汽推动发电机运转发电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又转化为电能;电能通过电动机转化为机械能,或者通过灯具转化为光能等,
  既然能源是提供能量的物质,一切物质又都具有能量,是不是可以说一切物质皆可以做能源?逻辑上并没有错误,但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物质能量的利用,需要有相应的外部条件引发,并以其对应产出的能量数衡量。例如,岩石一样可以燃烧,为什么我们不用岩石取火?这里就需要引入一个概念,用来衡量物质能量的大小,那就是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是指在一定的体积或质量的物质中储存能量的大小。
  为什么核能是终极能源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原子核中蕴藏巨大的能量就是核能,当一种原子核发生变化时就会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可通过3种核反应释放:第1种是核裂变,较重的原子核分裂释放结核能;第2种是核聚变,较轻的原子核聚合在一起释放结核能;第3种是核衰变,原子核自发衰变过程中释放能量。裂变与聚变产生的核能,是已知物质中能量密度最大的,能够大到什么程度呢?通过表l可以直观感受到。
  不过原子太小了,常规意义的显微镜都无法看到其形态,遑论人眼。但在中国科技馆,展品“裂变与聚变”应用机电互动与多媒体相结合的交互方式,以展台作为模拟反应的场所,推杆作为观众互动操作启动核反应条件,催动小球模拟中子或原子的运动,能够让参与者直观了解核裂变与核聚变的模拟演示过程,学习了解核能产生的科学原理。
  核裂变与核聚变有什么不同
  顾名思义,核裂变就是大质量的原子核分裂成比较小的原子核,核聚变就是小质量的原子核合成比较大的原子核,在这个变化过程中都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后者释放的能量更大。
  核裂变展台中,当观众操作核裂变展台上的控制面板,面板上代表中子的小球开始滚动,模拟实际情况下中子的不定向运动,当撞击到屏幕中虚拟的一些质量非常大的原子核(例如铀、钍等)时,屏幕开始演示核裂变反应:一些大质量的原子核在吸收中子以后会分裂成2个或更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巨大的能量和2-3个中子,释放出的高速中子又能使别的原子核接着发生核裂变……过程持续进行下去,被称作链式反应。1克铀235完全发生核裂变后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燃烧2.5吨煤所产生的能量。
  核聚变展台中,显示屏内零散分布氘、氚、氦3原子,并随机移动,观众推动显示器上方横向推杆,模拟挤压氘、氚、氦3,当推动推杆到达一定程度时,观众的手能感觉到明显的震动,意味着压力增大及温度升高到原子核难以避免相撞的条件,此时屏幕上核聚变反应开始: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聚合,形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同时为了平衡原子核内部的作用力,将多余的中子弹射出去,这一过程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单位能量甚至高于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而这恰恰就是太阳发光发热的能量来源。
  核能有什么用
  核能最开始实现的应用是核武器,大家熟知的“两弹一星”,其中之一就是指的核弹,特别是科学家于敏先生创立的“于敏构型”,独步天下,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可以长时间保有聚变核弹的国家。正是有了这一武装作为威慑,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才有了相对安全与和平的生存发展空间。
  除了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外,当前世界上也在利用核裂变发电。核电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且成本比火电站要低20%以上。核电站还可以大大减少燃料的运输量。例如,1座100万千瓦的火电站每年耗煤三四百万吨,而相同功率的核电站每年仅需铀燃料三四十吨。核电的另一个优势是干净、无污染,几乎是零排放。我国核电技术起步较晚,但也在积极推进,通过引进吸收逐渐走向技术突破,目前我国完全拥有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是全球唯一按照计划推进建设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工程。
  与此同时,核能在农业育种、病虫害防治、医学诊断、放射性免疫及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也在不断提升与加强。我国已经有800多家医院开展了核医学诊断,包括体外诊断、体内诊断、治疗癌症病人及放射性免疫方法等。
  核能是未来解决能源危机最重要、最本質的途径,能够在本质上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与能源需求的矛盾。目前人类已经初步掌握一定程度上可控的核裂变反应,以及不受控制的核聚变,随着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已研究出几种主要的可控制核聚变方式:超声波核聚变、激光约束(惯性约束)核聚变、磁约束核聚变(托卡马克),但离完全控制核聚变还有很大差距。未来,当人类真正能够掌控核聚变的时候,会比百年前我们掌握电能应用时带来的变革更加巨大,到那个时候,星际航行、定居外星将不再是幻想,那时的人类回望我们现在的时代,或许差别会超过我们现在回看石器时代。
其他文献
由于机采新鲜血小板常不能满足临床上患者的需要,因此机采冰冻血小板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将2005年4月~2007年8月需输注血小板的469例患者分别输注机采新鲜血小板和机采冰
王渝生,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产学研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科学技术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  2020年4月28日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设计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戴念慈诞辰100周年。  戴念慈(1920.4.28-1991. 11. 12),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陈墅村人,他从小聪明好学,以优异的
18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抗感染、液体复苏、控制血糖、基础病因治疗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钙0.6ml皮下注射,1次/12h,疗程7d。发现治疗组治疗后
摘要:本文就创客教育背景下,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进行策略研究。从国内外应用创客教育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研究出发,具体研究问题意识的内涵,将创客教育与问题意识的培养高度融合,打造以问题意识培养为导向的创客课堂。研究方式从问题意识的萌芽、取得、强化、反思4个部分切入,多维度探讨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建立问题意识,达到初步建立创新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问题意识 创客 科学教育 创新能力  专家研究表明,我
潜艇部队官兵担负使命任务特殊、面临严峻敌情险情、生活环境条件艰苦,必须始终保持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贯彻的政治热情,着力提高官兵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要针对潜艇岗位职责
我直是全班第一.在老师眼里,是个出色的学生,可是我的压力渐渐大了起来,真的。
期刊
将60例行手术治疗的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麻醉前对照组静滴0.9%氯化钠溶液,观察组将5000U/kg乌司他丁加入0.9%氯化钠溶液中静滴。取两组术前、给药后1h、术后0.5h血标本,用双核夹心
陈巍,理学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科技知识在古代世界的传播并把世界连为一体的历程。喜爱“上穷碧落下黄泉”,品鉴各个文明在应对相似问题时展现出的智慧。  9世纪诗人贾希兹有云: “拜占庭人的脑筋,中国人的巧手和阿拉伯人的舌头。”当时的阿拉伯世界还在向创造时代迈进,对更东方和更西方的文明充满自信的向往。和其他伟大文明一样,伊斯兰文明黄金时代(相当于欧洲中世纪)不乏追求极致
回顾分析本科收治21例脑膜癌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及MRI改变,探讨脑膜癌的临床特点。结果显示,脑膜癌亚急性或慢性起病,进行性加重,主要表现为颅高压、脑膜刺激症及脑、颅神经、
精神分裂症起因新发现纽约消息:据《纽约时报》最近报导,医学界对精神分裂症的科学理解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种病的最初症状通常是在人近30岁的时候出现,但神经科专家现在认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