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作战潜水器(DCS)

来源 :船电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shis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况rn干式作战潜水器(Dry Combat Submersible,简称DCS)是一种超小型潜艇,由位于德文郡普利茅斯的英国马林潜艇有限公司(Marlin Submarines Ltd, 缩写为MSubs Ltd)为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USSOCOM)专门设计和制造.MSubs是一家水下机器人研发公司,主要服务于美国国防部,并为其建造了许多无人和有人操控的特制潜艇.MSubs公司由Submergence集团公司全资控股,该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的小公司,向国防部提供产品并与其建立联系,负责合同支持,尤其是操作员培训服务支持.根据合同性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被指定为总承包商,MSubs集团被指定为分包商.除了数量有限的政府供应装备(GFE)外,干式作战潜水器产品的制造、组装和首次海试都在英国进行.
其他文献
展会概况rn中东(迪拜)国际海事展览会(Seatrade Middle East Maritime,简称SMEM)始办于2002年,两年一届,是中东地区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船舶海事展览会.随着世界海事展览行业的高速发展,迪拜海事展已经跻身世界十大海事展行列,是中东地区国际海事领域的重要平台,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企业提供了一个与世界各地采购商、参观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期刊
据2020年9月4日消息,9月3日上午10时,伴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山水绿源”号船缓缓驶入碧波荡漾的天目湖中.这标志着华东地区首艘全电动大型商旅游船在溧阳天目湖正式下水启航.rn“山水绿源”号船身总长32.65米、总宽8米,全钢制的船体结构共分上下两层.整船采用双机双桨双舵的行驶系统,操作灵活,安全性高,载客数可达到182名.作为当前华东首艘全电动大型商旅游船, “山水绿源”号搭载亿纬动力研制的约830 kWh高安全性磷酸铁锂电池,是国内首套取得中国船级社新规范认证的纯电动游船.整船容量1000千瓦时,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据2020年9月15日消息,康士伯海事公司(Kongsberg Maritime)近日接获挪威渔业公司Rimfrost授予的一份合同,将设计和装备一艘新的120米长磷虾捕捞船,用于在南极洲运营.rn据了解,该船将由挪威威斯特康船厂(Westcon)和土耳其特桑船厂(Tersan)联合建造,在Tersan船厂完成船体建造后,将由Westcon船厂负责最后的完工,预计将于2022年投入运营.
期刊
据2020年9月3日消息,美国储能协会日前推出了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在使用寿命结束时应采取的措施指南.rn作为美国储能协会企业责任倡议(CRI)的一部分,一个由储能厂商代表组成的工作组在今年8月底前发布了这份指南.该文件鼓励在电池储能项目部署之初就需要考虑其电池回收和报废管理的成本和方案.
期刊
据2020年9月16日消息,在飞速发展的智能船市场,韩国船企开发环保节能型智能船舶的竞争日趋激烈.根据造船和全球市场研究公司Acute Market Sports在9月9日发布的报告,自主船舶及相关设备和材料市场预计将以每年12.8%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25年这一市场将达1550亿美元.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国船企正致力于智能船舶研发以引领市场.
期刊
据2020年9月9日外媒报道,通用电气(GE)于9月7日宣布,其电力转换业务与达门斯海尔德海军造船厂(DSNS)签署合同,将为荷兰皇家海军新型作战支援舰(CSS)提供能源管理和电力推进系统.rn通用电气公司的电力推进技术具有鲁棒特性且经过验证,具有低噪音、高可靠性,以及与联合支持船的高通用性等优势.客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水下辐射噪声,这意味着对推进系统有着严格的噪声和振动水平要求.
期刊
据2020年9月2日消息,日本航运巨头川崎K Line将在其一艘船上试用世界上第一台碳捕获设备.8月31日K Line公司正式宣布,与三菱造船公司和日本海事协会(Kaiji Kyokai,简称ClassNK)合作,在船上安装一个小型的二氧化碳捕集示范装置,并进行紧凑型设备的设计研究和开发.
期刊
展会概况rn日本国际二次电池展览会(BATTERY JAPAN)创办于2010年,每年一届,由日本励展公司主办,是世界最大的二次电池展览会,此次展会聚集了包括二次电池、电容器、各种相关高端技术、材料、部件和用于生产研发二次电池和电容器的先进设备,吸引了一大批全球二次电池生产商、电池用户、新一代汽车制造商、电子制造商相关参观者,已经成为嘹望电池产业的重要窗口.
期刊
语文新课改已经施行了几年,成绩和问题并存,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对课改的体会是最真实、最敏锐的,课改之后语文的承载量极大的超出了学科的负荷,课堂和考试脱节,这是最大的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