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技术社会学先驱奥格本学派述评

来源 :自然辩证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m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技术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个动力源泉,是西方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相对于科学来讲,技术的研究,特别是社会学的研究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虽然如此,从西方社会学的发展中,仍可追溯到西方技术社会学的理论传统。西方学者公认,作为社会学奠基人之一的马克思首先对技术进行了研究。但是,在马克思之后,社会学家就很少涉足此领域了。西方科学社会学的发端是1936年。这年吉尔非兰在哥论比亚大学提交了他的博士论文《发明社会学》,默顿在哈佛被授予博士学位。但是两
其他文献
<正> 1 应该对熵增加原理的普遍适用性提出怀疑 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三种表述的现代叙述形式——熵增加原理的内容是:在孤立系统中熵永远不会减少。这个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三种表
本文认为“尺缩效应”、“钟慢效应”和“质增效应”的本质是高速运动物质动态属性的显现,而物质动态属性的定量测量则需要选择相应的动态测量基准。观察者选择合适的同时性
<正> 在当代国际文化思潮的涌动中,一个顺应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合流的历史归趋、力图贯通古今、契合东西思想的文化流派(董光璧先生称之为“当代新道家”)正在崛起。该派的著
是否以及在什么意义上承认生物学的自主性,关系到理论生物学的前途,是生物学哲学的核心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和逻辑经验主义的衰落,这一问题逐渐为西方科学哲学家所普
<正> 关于我国数学哲学研究的进展,在1987年的第一届数学哲学会议上孙小礼同志已经就我国1949~1987年期间的情况作过介绍,我现在就1987年以来的研究情况作一综合介绍,以下的介
不管人们的态度如何,以科学技术社会学命名的著作已经出现了([1],[2])。这两部著作的名称不能不使人想到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的存在。人们自然会问,既然已经存在正在发展
<正> 当前,一个席卷全球的混沌热方兴未艾。但关于混沌概念的解释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混沌的认识,以致有文章认为“混沌概念的概念混沌”,产生
<正> 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史界,近年来已成为科技史界、哲学界和思想史界共同感兴趣的课题。作为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图学思想,也是人们亟待研究的
<正>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之后,科学作为人类理性的鲜艳花朵日益显得光彩夺目,它的方法,它的精神为一代一代知识精英所推崇,并且上升为一种代表着特定价值取向的观念意识——科
<正> 科学社会学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它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科学这个社会系统及其与整个社会的关系的新知识。然而,关于科学与其外部社会的关系的探讨,并不始于科学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