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土地污染修复立法研究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a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然而近年来,随着土地的开发,土壤中被排放各种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废弃物,污染严重,不仅危害着人类健康,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磨灭的破坏。所以我国的地地污染修复立法研究有长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土地污染;污染修复;法律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23-0218-01
  作者简介:马锦松,男,回族,云南红河人,西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生态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土壤污染是一个历史长期的问题,为了保障对土壤实行切实有效的防治与修复,我们应当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积极贯彻落实土壤修复工作细节,加快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土地污染防治和修复立法制度。
  一、我国土地污染现状、原因及危害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在工业区,甚至在城郊都存在污染区。土壤污染类型多样,难控制。从而引发大量农产品质量问题及群众闹事等消极事件,社会还因此被贴上不稳定的标签。
  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显而易见,即过量施用化肥、农药是土壤的主要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元素以及污水等造成的土地污染。
  土地污染显然有如下几点危害:
  (一)动摇耕地质量。由于土壤遭受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影响土壤生理机能,致使农作物质量下降,最终使耕地沦为废地、荒毒地。
  (二)威胁食品安全,破坏人类健康。试想一下,人类长期食用重金属严重超标的蔬菜、水果、粮食等,这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多么潜在的和致命的危害。
  (三)严重影响生态安全。土壤受到污染势必紊乱整个最初由土壤、水、生物、食物和人类架构的链条,重则毁灭生物种群,威胁生物多样性良性发展,进而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从某市污染事件看土壤修复
  不久前,某外国语学校发生了一件让人不寒而栗的事件——493名学生因学校附近工地施工引发中毒,表现出甲状腺结节、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症状。据有关报道,原来有三家化工厂就在学校附近,后面因为对该地块的施工导致了有毒物质的扩散。该案需要修复的地块总面积达到了26.2公顷,该地块采取的主要修复方案是换土,而修复首先要解决如下问题:首先挖掘的时候,如何保障不要把污染物撒在外界?其次是要怎么处理运走的脏土?试想一下,要是这些污染物被送到大气里了又如何补救?诚然这并不是杞人忧天。当然,除了上述运土外还有覆盖式,即把新挖的土盖上面,可实际上下面埋着毒土,无法做到标本兼治。此外,也出现了运用化学修复手段处理污染物的做法。殊不知,当前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还没有通过有关“土壤保护”的立法,且技术手段难发挥其效果,要展开后续工作就难上加难了。尽管存在立法滞后的问题,但媒体是否有肆意宣传炒作之嫌疑呢?而高校教育理论是否契合实际呢?那又有没有充足的专项资金提供支持?诸般问题明显让土壤修复变本加厉,难以寻求突破口。长此以往,在如此混乱的环境下,很难推进土壤修复工程,相反更可能激发一系列矛盾,抑或是灾难。
  三、美国超级基金法立法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基于对美国《超级基金法》的立法经验的简单分析,我国可以借鉴的一些先进经验有如下几点。
  首先,独立立法,法律体系较完善。美国专门立法形成相关成文法规,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障。且立法上规定了十分严格的法律责任,美国的《超级基金法》对土地所有者、污染者和与之相关的人员都规定了相应的职责。其中关于“无原因不治理污染土壤即是犯罪”的规定显然与之完美契合。其次,注重对管理者的职能作用的发挥。及时赋予相关部门与权利,能动采取行政措施,有效助推土壤污染修复进程。最后,全方位吸纳社会资金,全面治理污染过的土壤并促成重复利用。美国善于运用相关惠民政策,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土壤修复工程,尤其是加强了对棕色地块的治理与修复。不仅保障了人体健康和环境生态化,而且带动了环保产业的有序发展。
  纵观我国现行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架构,依然反映了体系不完善,缺乏专项立法,与专项立法相关的规定太过概括化,对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性法律法规严重缺失以及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等缺点。笔者认为,针对土壤污染现状及我国国情,必须加快建立完善现行法律体系,既要抓紧修订相关基本法和专项法律,也要制定并完善某部专门性法律法规制度,同时扬弃国外的相关立法经验,为加快推进我国的土地污染修复立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彭巨水.耕地土壤污染问题须高度关注[J].中国国情国力,2012(05):232,10-12.
  [2]田文义,刘晓霞.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责任构建[J].理论导刊,2010(1):81.
  [3]曹晖,吴贤静.法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及其對我国的启示[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07-112.
  [4]潘淑红.我国台湾地区突然污染防治制度评析——兼议对发露土地污染防治立法的启示[J].海峡法学,2011(12):30-37.
  [5]朱静.美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对中国土壤立法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11):21-25.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通过访谈法对北部湾地区2012年下半年有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需求的企业进行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该地区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主要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学生核心
摘 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到“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因此,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学习中质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培养。  关键词:课堂氛围;课外延伸;探索能力;反思  
目的:初步探讨急进高原健康成人血氧代谢酶和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急进到海拔4 600m地区身体健康的成年人进行血氧代谢酶检测并同时给予急性轻症高原
摘 要:生物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通过生物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很多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很多生物知识都要借助于实验来观察,实验对学生的生物学习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问题;应对措施  生物不仅涉及到宏观世界的一些生物现象,而且还涉及到微观世界的生物现象,进入高中阶段,很多生物知识点都与微观生物有关,因此,实验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生物是一
摘 要:针对国内高校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产学研合作中的不足,提出构建高校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平台,配合产学研平台。优化配置高校和社会的科技资源,将政府、产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组织连接组成合理、有效的技术产业网络,加快高校医药卫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同时,对该服务平台的内涵、组成和功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科技成果; 产业化; 服务模式  高校是一个国家
小时候,我经常和妹妹一起玩耍,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情。  还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和妹妹路过一条大街时,看见一个收废品的叔叔正在收拾各种各样的塑料瓶子。我连忙跑了过去
期刊
Lectora是功能强大的课程制作软件,我们在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中,使用该软件进行了课程资源的制作,结合制作的实践对Lectora在远程教育课件制作中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使用经验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