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向高向新,创新向上向前——企事业单位代表热议高水平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自立自强

来源 :中国测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的青岛秋风渐起,来自五湖四海的科创热情在这座海滨城市聚集.天朗气清,正宜高飞,10月18日,以“新突破新动能新发展——高水平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中国测绘学会2021学术年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开幕.rn测绘科技界10余位院士,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及相关领域教育、科研、生产等企事业单位有关专家、学者和来自自然资源、规划、环保、水利、交通、农业、气象等相关行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同期举行的第十一届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博览会,吸引了国内外200多家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参展.
其他文献
“原来的展位前,大多是\'门前冷落鞍马稀\',今年则是\'一曲红绡不知数\',熙熙攘攘,完全不同了,变化非常大.”在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开幕式现场,多位院士和专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道.放眼望去,国产化测绘装备比比皆是,这不仅仅是国产测绘仪器与国外先进设备的比肩,更是民族自豪感的一种展示.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rn围绕“推进高水平测绘科技自立自强”这一主题,在科技与产业沙龙上,数位院士专家、企业家齐聚一堂,就行业发展进行探讨,
期刊
近二十年来,作为“3S”技术的代表之一,遥感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己发射了数十颗光学、雷达(SAR)、高光谱等多模态遥感卫星,己形成各种高、中、低轨道相结合,大、中、小卫星相协同,高、中、低分辨率相弥补的全球对地观测体系,能够准确快速地获取多种成像模态、多种空间、时间和光谱分辨率的对地观测数据.
期刊
近年来,测绘地理信息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从内涵来看,测绘地理信息囊括了测绘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导航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在内的多个细分学科,从外延来看,测绘地理信息应用和服务逐渐延伸到交通、水利、住建、电力、通信等多个行业和领域.
期刊
2021年10月12日,由中卫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武汉大学协办的“2021云天大会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高端峰会暨中卫遥感卫星定标与真实性检验场试运行总结会”在宁夏中卫市举行.至此,武汉大学中卫遥感卫星定标与真实性检验场己正式运行10个月.李德仁、蒋兴伟、吴一戎、施建成等院士专家,以及来自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航天五院、国家海洋卫星应用中心、自然资源部科技司、天绘数据中心等单位的专家代表,围绕“如何发挥中卫遥感卫星定标场对中卫地方经济和国家航天产业的作用”主题展开讨论,
期刊
抗疫被称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无数白衣战士前赴后继,奔赴“战疫”前线.在医护人员的身后,还有一支来自地理信息行业的数字力量,他们用时空大数据构筑了一道数字防线.数字无声却有力,新冠疫情以来,从行程码、健康码到疫情热力图等,地理信息大数据正无声守护着每一个人.
期刊
“新突破新动能新发展——高水平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自立自强”这一主题在参加中国测绘学会2021学术年会暨第十一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博览会的与会者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rn“没想到,这么多人站一上午听完了论坛.”10月19日中国测绘学术年会举办的17场分论坛可谓人气爆棚,场场座无虚席.院士、业界大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与大家共聚一堂,探讨测绘前沿科技的发展进程.
期刊
“十四五”规划以来,北斗产业化应用、数字中国建设、新基建等众多与测绘地理信息密不可分的方向被重点提及,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将面临万亿级蓝海市场.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达”)作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重要力量,面对这些新需求,坚定地踏出了第一步.中海达从传统出发,积极转型,搭建“北斗+生态链”,致力于成为时空信息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者.
期刊
今天是我们在校期间的武汉测绘学院(以下简称“武测”)校长周忠谟博士去世五周年纪念日,也许业界很多人都还不知道周校长大名,为此我觉有必要写篇文章,一来是缅怀,同时也让更多人知道,在武测44年历史中,曾经有一位任期三年半的校长,同样为测绘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期刊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所有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2020年,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北斗全球组网完成,这意味着北斗应用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