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子的“塌陷”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e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3月18日,重庆某看守所门外站着两个男人。
  一个年过五旬的男子望了望看守所的大门,转过身,对一旁的办案检察官来了个“黑色幽默”:“我进去后又可以主持召开党工委会了。”
  说话的男子名叫马青明,是重庆市北部新区法制局原局长,因涉嫌在大竹林镇(现大竹林街道)任职期间受贿,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此前,马青明曾经的同事——大竹林街道党工委武装部长任家明、街道纪工委书记江智勇等10人已先后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随着马青明的落马,大竹林街道党工委10名班子成员中,已有6人被查处。
  “一把手”如此“统一思想”
  1996年,刚满34岁的马青明当选为渝北区大竹林镇镇长。
  当时的大竹林属于农业镇。马青明凭着自己的才干,在镇长的位置上干了八年。
  在经历了重庆直辖、划归北部新区、撤镇建街之后,大竹林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镇,迅速成为开发开放的热土。
  当时的马青明年轻有为,组织上几次有意将其调整到其他乡镇任职。“但由于大竹林的干部群众一再挽留,马青明屡获连任。”一位在原大竹林镇工作多年的老同志说。
  2000年12月,北部新区成立,大竹林镇由渝北区委、区政府委托北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进行领导和管理。大竹林镇由此进入大发展时期。
  2004年,马青明被任命为大竹林镇党委书记。在2005年10月出版的《决策导刊》上,马青明以党委书记的身份,发表了题为《大竹林镇党委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几点体会》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马青明写道:“‘一把手’经常和班子成员进行思想沟通,统一思想……”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马青明“统一思想”的办法,竟然是靠金钱拉拢。
  2005年初的一天,个体建筑老板吴某找到马青明。
  “请您帮我们协调一下,从B集团那里分一点工程给我做,事后我会表示感谢的。”吴某说。
  原来,2004年到2005年期间,大竹林启动了楠竹苑工程项目。重庆某知名房地产公司B集团中标了大竹林楠竹苑小区教师住宅1—4号楼工程。
  吴某想从中分一杯羹,于是找到马青明。
  接到请托后,马青明没有单独行动。他找到班子成员——时任大竹林镇镇长程光良和时任副镇长、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副组长曹明仁,让他们共同为吴某协调工程。
  既然“班长”发了话,程光良和曹明仁也就同意了。
  随后的一天,马青明等人来到B集团,找到该集团相关负责人。
  据时任B集团总经理助理杨某证实,碍于马青明等人的情面,该集团将二号教师住宅楼工程交给了吴某。
  顺利拿到项目的吴某自然履行了当初的承诺。
  2006年下半年的一天,在北部新区照母山脚下红绿灯旁,吴某将40万元现金交给了马青明。
  马青明把钱分成了三份:将其中20万元给了程光良,给了曹明仁10万元,自己收了10万元。
  为什么马青明给了程光良20万元,而自己却只拿10万元呢?马青明后来交代说,这主要是为了拉拢程光良。
  这一次收钱之后,马青明成功地把大竹林两个主要领导拉下水,组成了“贪腐联盟”。此后的大竹林街道,出现了种种怪象:提拔干部不看能力看关系,选人用人不重实绩重“实际”;社会上的人需要结识主要领导,通过中层干部介绍,送钱;副职需要得到正职的支持,送钱;村支书需要寻求连任,送钱;街道某工作人员的儿子想当驾驶员,送钱……
  “贪腐联盟”的末日狂欢
  2006年,大竹林镇党委、政府成立了大竹林片区征地工作领导小组,马青明任顾问,程光良任组长,曹明仁任副组长。
  与此同时,马青明把与自己关系很铁的人陆续安排进领导小组和工作组。
  时任街道武装部部长任家明、街道党工委委员江智勇、正处级调研员林世忠等人都被安排进各个征地清理小组。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吴某把大竹林作为自己的“掘金地”。
  2010年上半年,大竹林金竹苑要修建一个停车场项目。
  这个项目要上街道党工委会讨论。会上,马青明提议邀请吴某的公司来承接工程,曹明仁等人都表示同意。
  在工程完工后,吴某送给马青明5万元、曹明仁5万元。
  同年11月,大竹林街道要紧急整治大竹林农贸市场,在街道党工委扩大会上,马青明再次提议由吴某承接工程,并获得通过。
  2011年初,农贸市场项目完工后,吴某请马青明、程光良和曹明仁在东海酒楼吃饭。
  其间,吴某交给马青明50万元。这一次,马青明拿了25万元,程光良拿了15万元,曹明仁拿了10万元。
  “上梁不正下梁歪。”马青明任命的亲信在征地工作中中饱私囊,干群关系异常紧张,征地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马青明召集党工委领导开会,大家一合计,美其名曰“引入社会力量推进拆迁工作”,将征地遗留问题“打包”给社会上“有能力”的人。街道出钱包干,承包人自负盈亏。这些承包人使尽浑身解数让老百姓搬迁,采用各种强征、强拆伎俩,严重损害老百姓的利益。一时间,大竹林征地工作乱象丛生。2009年初,部分群众开始实名向检察机关举报大竹林街道领导班子的贪腐行为。
  但在马青明的“率先垂范”下,大竹林街道党工委的部分成员依然沉浸在贪腐的狂欢中。他们不仅自己中饱私囊,还相互送钱,利益均沾。比如,街道办事处原副主任杨再安(已判刑)在收取别人钱财后,于2011年两次送给程光良共3万元。街道原纪工委书记江智勇(已判刑)伙同程光良,关照自己的哥哥在大竹林承接工程,并在2008年年底送给程光良10万元。
  发人深省的忏悔与告诫:“不守法,你就成了我……”
  2010年3月,检察机关开始调查大竹林街道征地工作中的职务犯罪问题。征地一组组长、大竹林街道武装部长任家明,二组组长、大竹林街道党工委委员江智勇,三组组长、大竹林街道正处级调研员林世忠,以及组员共计10人先后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案发后,上级党组织果断采取措施,一方面派出工作组对大竹林街道进行职务犯罪工作专项整顿,另一方面对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进行诫勉谈话。马青明在谈话时拍着胸脯向领导保证:“身正不怕影子斜。”
  2010年8月6日下午,大竹林街道党工委中心组全体成员进行集中学习。马青明在学习会上要求全体成员务必保持共产党员的操守,坚决杜绝一切违法乱纪行为,强调街道党工委要继续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不过,马青明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
  上级领导语重心长地告诫他,“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如果“湿了鞋”,请主动点,“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此时的马青明的确“湿了鞋”,但他没有选择回头,而是痛痛快快地跳进河里洗了个澡——就在诫勉谈话的2010年,马青明累计受贿65万元。
  2011年2月,负责老街拆迁的大竹林街道办事处常务副主任杨再安落马。马青明不仅没有收敛,反而错误地认为“最危险的时候也是最安全的时候”。2011年,马青明在工程建设领域累计受贿45万元。
  2012年春节期间,已经调任北部新区法制局局长的马青明,还在其办公室收受王某的5万元钱。
  随着检察机关对大竹林街道贪腐窝案调查的深入,马青明、程光良、曹明仁等人的贪腐事实逐渐浮出水面。
  感到末日临近的马青明、程光良、曹明仁,最终选择了投案自首。
  2012年7月17日,渝北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马青明受贿案,北部新区管委会组织了200余名党员干部旁听此案。
  2012年10月18日,马青明因受贿161.5万元及滥用职权,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同一天,程光良因受贿132.5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同年9月5日,曹明仁因受贿25万元及滥用职权,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五个月。
  在法庭上,面对公诉人举示的一份份证据,马青明当庭认罪,并对自己犯下的罪行追悔莫及。庭审结束,在法警押解下即将走出法庭的马青明迟疑了一下,转过身来,面向坐在旁听席上的领导、同事和亲人,真诚地给大家三鞠躬,忏悔道:“我辜负了大竹林广大群众对我的殷切期望,辜负了党组织多年来对我的辛勤培养,对不起往日与我一起战斗、兢兢业业工作的同志们。请大家务必保持清正廉洁,务必依法办事。不守法,你就成了我……”
  【点评】
  大竹林街道贪腐窝案的警示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集体贪腐案件受到查处,但像大竹林街道这样主要领导全部落马、党工委领导班子多数成员均被查处的案件,还是比较少见的。透视大竹林街道的集体贪腐现象,不难发现,尽管这一窝案有其特殊性,但也带有一些普遍性的原因,值得深入剖析。
  “一把手”的堕落,是导致班子塌陷的首要原因。作为党工委书记的马青明,不是带头遵守党纪国法,模范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是率先腐败、带头腐败,甚至直接拉拢、腐蚀班子成员,结果导致“上行下效”。大竹林街道贪腐窝案警示我们,选准用好“一把手”,始终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管,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监管制度的缺失,是导致班子塌陷的根本原因。大竹林街道之所以有这么多人落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混为一体,马青明等人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在工程发包、征地拆迁等工作中为所欲为,权力运行极不规范,更不透明。就连本应是规范权力运行、实行集体决策的街道党工委办公会,竟然也成为马青明等人谋私利的工具!大竹林街道贪腐窝案警示我们,必须把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作为反腐败的关键,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反腐败的根本,真正构筑起牢固的制度防线。
  教育预防不力,也是导致班子塌陷的重要原因。在大竹林街道集体贪腐案中,不论是个体老板行贿,还是马青明给班子成员分钱、班子成员之间相互送钱,或者是下属给领导送钱,几乎没有人说不,也没有人举报,大家都习以为常,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说明在这些干部的头脑中没有一点“红绿灯”意识。大竹林街道贪腐窝案警示我们,必须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重要环节,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廉政法规教育以及警示教育、岗位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其他文献
【镜头】  在万盛经开区青年镇堡堂村,随时可以看到保洁员清扫公路或边沟死角的身影。  以前,在农村很少见到保洁员,村里也很少有环卫设施,因为农村生活垃圾较少。  但随着当地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数量成倍增加,不少垃圾堆在村里运不出去,严重污染了农村环境。  为了综合整治农村环境,万盛经开区57個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全部推广“户集、村收、鎮运、区处理”模式,绝大多数行政村对生活垃圾收运实行
喻杰有两个身份,一个是重庆绿石园林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另一个是涪陵新区民营经济协会(以下简称“民协”)党总支书记。2016年,他荣获 “重庆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采访中,喻杰会不时打开手机,看看民协党建群里的动态。群里,成员们正在推送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关的文章,并且热烈地讨论学习心得。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喻杰正在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他看来,这也是对他从事的非公
【镜头】  2015年春天,江北区江山名门小区,居民们开始“害怕”天亮。  因为有那么一段时间,一到早上,小区就臭气弥漫。  原来,小区附近的黑石子餐厨垃圾处理厂垃圾防渗膜出现渗漏,导致餐厨垃圾不断发酵,让附近万余居民每天饱受臭气折磨。  在江北区环保局的督促下,2015年4月,黑石子餐厨垃圾处理厂开始进行整改,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不仅如此,黑石子餐厨垃圾处理厂还在全国率先引进世界领先的“厌
当前,社会对基层干部存在诸多误读、误解等现象。要破除这种误解,关键还是要从干部自己身上下功夫,在“为民务实清廉”上下功夫。  坚持以民为本,不仅要听“民声”还要惠“民生”  “为民”既是一个情感问题,更是一个立场问题。基层干部要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自觉把群众意愿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致富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  态度要亲民。只有从思想上重视群众、感情上关怀群众,才能从内心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核心要义就是要全力推动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立根之本,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关键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
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有一个著名的路径依赖实验:  把五只猴子关进笼子,笼中挂一串香蕉。  实验人员安了一个喷水装置,只要猴子去拿香蕉,水就会喷向笼子。  一只猴子去拿香蕉,结果大家都被喷射了。其他四只猴子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成共识:别去动香蕉。  实验人员把一只猴子释放,换上新猴子A。A看到香蕉,马上去拿,结果被其他猴子猛揍。A试了几次,每次都被暴打。  实验人员又释放一只旧猴子,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首要之举就是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切实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基础。  坚定理想信念,前提要保持“三个清醒”。理想信念是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任何一个方面不清醒,都可能导致理想
身邊的五年
“要不是纪委,这笔补助款不可能再回到我们手上。”  2016年5月,重庆市石柱县鱼池镇鱼池村党支部书记胡世贵因克扣群众补助款被处分,之后,10户村民领回了被扣补助款。截至2016年9月底,石柱县已立案审查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3件16人,清退各类违规资金252万余元。  2016年以来,重庆市委把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
儿子回来了,我们一家三口兴致勃勃去游鹅岭公园。  沿公路上山,路过嘉陵新村时,心情就激动起来。  这是我儿时生活过的地方!那会儿,嘉陵新村多是篾墙小瓦屋,周围是一片乱坟山。  解放初期那个资本家献出来给街道办幼儿园的院子在哪儿呢?  记得,那院子被围墙包绕着,墙脚长满了灌木,墙头上爬着牵牛花。院中有座小洋房,陈旧却完好。房前有块三合土坝子,坝子里架有翘翘板和秋千。坝子右边是一块绿毡子似的草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