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显示技术发展趋势

来源 :电子产品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peng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LCD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LCD;显示;发展趋势
  
  前言
  
  目前CRT显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要想在技术上和显示效果上有所突破已经相当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唯有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主流—LCD(液晶)显示技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随着LCD显示技术的成熟以及产品价格的下降,LCD已成为显示器和电视机市场成长最快的产品。本文与大家共同展望LCD显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大屏幕LCD电视机
  
  从电视机诞生那一天开始,追求更大的屏幕就成为一种时尚。近年来,电视机从厚变薄,由小变大,从34英寸的CRT电视,40英寸的背投电视,过渡到52英寸或更大的大屏幕平板电视,不过几年功夫,拥有一台大屏幕的LCD电视机,对许多家庭已经不再是一个梦想和奢望。
  
  全高清(Full HD)LCD显示
  
  如果你拥有高清DVD播放机和高清游戏机,或者你喜欢通过网络下载观看高清电视节目或浏览高清图片内容,建议你一定要配备一台大屏幕全高清1080p的LCD TV,这样你就可以在家里享受到比在影院还要多的乐趣。如果你家里正好有条件能够接收北京奥运会的高清晰广播,一台大屏幕全高清1080p的LCD TV一定会给你带来身临赛场的令人震撼的体验。
  


  
  120Hz倍频LCD让运动图像不再模糊
  
  长期以来,LCD TV最为人诟病的是存在所谓的运动模糊(Motion Blur)或“拖尾”现象,这使许多喜欢通过电视观看运动赛事的朋友尤感不爽。现在,120Hz倍频LCD电视机的出现将使LCD“拖尾”一词不再被人提起。
  普通的TFT LCD电视在显示快速运动图像时,会产生所谓运动模糊的现象,俗称“拖尾”或“残影”。这通常是指画面变换的过程中,发生了边缘轮廓模糊的现象,发生动态画面模糊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液晶的响应时间,另一个是TFT的Hold驱动方式。
  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将帧频从60Hz提高到120Hz,称为120Hz倍频或DFR(Double Frame Rate)。其原理就是采用动态映像系统,通过芯片的ME/MC(运动估计及运动补偿)技术,在传统的两帧图像之间加插一帧运动补偿帧,将普通LCD的60Hz刷新率提升至120Hz。从而达到清除上一帧图像的残影、提高动态清晰度的效果,将影像拖尾降至人眼难以感知的程度。
  
  新型背光源
  
  由于液晶本身不能主动发光,所以LCD屏采用背光模组照明。目前,大多数LCDTV都使用CCFL(冷阴极荧光灯管)作为背光源,再搭配RGB三原色阵列分布的彩色滤光片以实现彩色显示。但是与传统的CRT电视比较,采用CCFL背光的LCD电视在色彩表现上显得不尽如人意,其色域范围一般只能达到NTSC标准色域的75%左右。所以,研究新型的背光源一直是LCD TV业界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采用RGB三原色LED背光的LCD TV开始问世,其色域范围可以超过NTSC标准色域。
  在2008年CES上,展出了采用RGB固态激光器为LCD背光源的试验样机,激光背光源的LCD的色域可以达到普通电视机色域的两倍以上。
  
  立体显示
  
  从黑白到全彩色,从CRT到LCD,从标清到高清,显示技术在不断升级的过程中给消费者带来许多新的视觉感受。不过,这些新的技术变革对人们视觉的冲击力一直还局限于传统的平面显示平台上。
  随着人们对视觉要求的不断提高,立体三维显示作为一种全新模式的视觉革命成为许多人士的期待。正如当初的彩色显示器代替了黑白显示器、LCD即将代替CRT一样,用立体(3D)显示代替平面(2D)显示是厂商努力的方向。目前,3D LCD立体显示已经成为LCD的最新研究方向。
  立体三维显示基本上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人眼的双目效应实现的立体三维显示;另一种是借助全息摄影术来显示的立体三维图像。3D LCD属于前一种。
  人体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证实,人眼能感知立体三维图像主要有是由于双目效应,它由三种因素决定:
  
  ·双目视差
  双目视差主要担负着感知立体视觉的任务。当用摄像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同一景物时,所获得的图像会有一些微小的差异。与此同理,人的双眼相距约6.5cm人在用双眼观看物体时,左右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亦略有不同,左右眼分别观看到两幅略微不同的图像,经大脑皮层的综合反应便会产生出立体的感觉。
  
  ·会聚视差
  人的左右眼观看同一物体时,两眼视轴相交会形成一个角度,该角度称为会聚角。要形成这一会聚角,人的双眼便需回转一定的角度,此时人眼纤毛体肌肉便需作一定的功。人的感觉器官能比较出纤毛体肌肉用力的强度,便会感知出物体实际存在的远近。左右眼在观看远近不同的两点时,产生出的会聚角会不一样,眼球转动的程度也不一样。这样便会有深度不同的感觉,即产生出立体感。通常来说,物体近会聚角较大;物体远会聚角则较小。
  
  ·自适应效应
  在人眼观看不同的物体时,眼球晶状体的焦距会发生变化。同时,物体的远近差异还会改变眼球瞳孔的直径。称这种现象为人眼的自适应效应。眼球中的焦距和瞳孔的变化会引起感觉的差异,从而产生出立体感。
  利用双目效应来实现立体三维显示,方法是模拟人眼观看物体的状况,产生出左右两幅极为相似又略有不同的图像。显示时,应再现出左右两幅略有差异的图像,使左侧的图像进入左眼,右侧的图像进入右眼,便可使观看者产生出立体三维显示的感觉。
  因此,3D LCD显示屏的关键技术是必须分别显示供左右眼观看的两个图像,并确保左眼只能看见左眼图像,右眼只能看见右眼图像。观众在观看这种立体显示时,由于双目效应的作用就能感受到比传统平面显示更大的真实感,甚至会感觉到影像已冲出屏幕,来到眼前。
  目前,利用双目效应来实现3D LCD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偏振分光法(Plolarized Filter),视差障碍法(Parallax Barrier)和柱面透镜法(Lenticular Screen)。
  


  偏振分光法是在LCD屏上贴上特制的微型偏振阵列,将用于供左、右两眼观看的图像分别用偏振方向正交的两种不同的偏振光投射到人眼,观看时需戴上一副特制的偏振眼镜,使两眼分别看到各自所需的图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容易实现2D/3D兼容显示,缺点是由于偏振阵列和偏振眼镜的作用,通过偏振眼镜观看到的图像亮度会大大降低。
  视差障碍技术就是在LCD显示屏上用奇数列和偶数列来分别显示左眼或右眼图像。然后在屏幕和观众之间设一层“视差障碍”,它是由垂直方向上的光栅条组成的,所以也称为光栅立体液晶。
  对于LCD这类有背光结构的显示器来说,视差障碍也可设在背光板和液晶板之间。视差障碍的作用是阻挡视线,它遮住了两眼视线交点以外的部分,使左眼看到的图像右眼看不到,右眼看到图像左眼又看不到。不过,如果观看者的位置改变的话,那么视差障碍位置也要随之改变。所以需要采用观看者位置测定和视差障碍移动技术,为了方便移动视差障碍,有些小型LCD显示器会采用液晶板来作为可控视差障碍,而检测观看者位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观看者头上戴一个定位设备,另一种是用两个摄像头像人眼一样的定位。视差障碍法的优点是观看者不用戴眼镜,缺点是每只眼睛只能感受到总图像的一半亮度。
  柱面透镜法是在LCD屏前面加上一层柱面透镜屏(Lenticular Screen),柱面透镜屏由一排垂直排列的半圆形柱面透镜组成,由于每个柱面镜头的折射作用,使右眼图像聚焦于观看者右眼,左眼图像聚焦于观看者左眼,由此产生立体视觉。为了避免周期性结构的柱面透镜屏与LCD屏叠加产生的莫尔条纹(Moire Pattern),柱面透镜与像素排列会有一定倾斜角。
  柱面透镜法的优点是观看者不用戴眼镜,缺点是由于柱面透镜与像素排列有倾斜角,3D图像的分辨率会受到影响。另外,用柱面透镜3D LCD来观看2D图像效果会大受影响,因此,目前有人也在研究3D/2D可切换式的液晶柱面透镜。
  3D LCD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LCD技术的不断发展,3DLCD的性能也会不断提高,3D LCD把我们从虚拟世界带进现实世界的那一天已经为期不远。
其他文献
恩智浦完成科胜讯宽带业务的收购    和恩智浦(NXP)划拨无线业务给ST合并成ST-NXP Wireless的轰动效应相比,NXP收购科胜讯的宽带业务进展地有些低调但是很顺利。  在半导体行业利润率不断萎缩的环境下,这两个举措都是NXP重新思考经营策略的一个体现。“这是NXP家庭娱乐事业部的一项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转型。”在最近对外宣布收购完成后,NXP家庭娱乐事业部数字机顶盒中国区经理江振辉博士这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Virtex-5FPGA设计面向未来移动通信标准的Gbps无线通信基站系统,具有完全的可重配置性,可以完成MIMO、OFDM;KLDPC等复杂信号处理算法,实现1Gbps速率的无线通信。  关键词:Gbps无线通信;基站;FPGA RapidIO    引言    随着以TD-SCDMA为代表的3G移动通信全面进入商用部署,LTE标准基本完成,华为、爱立信成功实现LTE标准的现场演示
期刊
所谓交叉编译(Cross Compiling)是指借助主机操作系统和硬件资源开发的软件代码下载到目标系统上运行的软件环境,顾名思义交叉编译是区别于宿主机编译的,宿主机编译是在主机上完成编译一调试一运行的过程,这也是目前主流计算应用模式(如PC)。交叉编译一直是MCU和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特色和骄傲。但到了今天它面向密集计算和应用的移动互联网时显得捉襟见肘,很难想象把大量互联网上成熟的LA二进制应用,全
期刊
摘要:模拟隔离是传统生物电信号采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耗电多,成本高并可能造成信号失真。是心电、肌电等相关仪器不能便携化和家用化的重要原因。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icrochip公司智能传感方案的数字隔离方法,该方法为这些生物电信相关仪器的便携化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生物电信号;隔离;便携式;信噪比    引言    自1903年爱因多芬发明了心电图仪,百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期刊
锂电池需要非常精确的充电电流和输出电压,以延长电池寿命,提高性能。为满足这一需求,飞思卡尔推出了系列电池充电器IC,它们具有业界最高性能和精度,以及卓越的配置灵活性。  飞思卡尔的电池充电器IC在整个温度范围提供+/-0.4%的输出电压精度和+/-5%的充电电流精度。这些IC可以定制成几百种配置,可以满足各种口袋式和超便携设备的需求。设计人员可以选择特性和规范,例如管脚输出、功能集合、充电参数和L
期刊
在本文的第三部分中,我们将介绍开发嵌入式音频应用的一些策略。我们将从描述音频处理中使用的一些标准方法开始,然后讨论一些基本的音频算法。    音频处理方法    把数据送入处理器内核  把数据送入处理器内核有若干种方法。例如,一个前台程序可以对一个串行端口中的新数据进行查询,但这种传输方式在嵌入式媒体处理器中是不常用的,因为这样会降低内核的使用效率。  取而代之的是,与音频编解码器相连的处理器一般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AP3605的性能、应用方案及特点。  关键词:LCD显示模块;AP3605;背光;驱动    小尺寸的LCD显示模块早已成为手持式数码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消费者对视觉方面要求的提高,LCD显示模块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在1.8寸至2.8寸的LCD屏上显示更多的信息并提高显示质量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成为众多手持式数码产品设计者的重点之一。除了提高LCD屏的分辨率、减小延迟时
期刊
摘要:超外差接收器被广泛用于汽车遥控钥匙、遥控车门及轮胎压力检测等产品。本文介绍了超外差接收机使用过程中的晶体选择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晶体振荡器;MAX1473;RKE;TPMS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要:设计目标是对双管扩散炉温控部分进行改造,实现数字式自动控制,以提高炉温控制的精度,提高工艺生产线样片的成品率,同时降低能耗。系统的硬件控制部分包括Actel公司的fusion开发板,温度采集电路板,键盘,传感器和小型高温炉等。软件用C语言编程,采用增量式PID算法完成各路温度的自动控制。通过zigBee协议实现远程计算机无线监控,将现场的数据输出到计算机可视化的界面,实现现场数据的远程监测。
期刊
摘要:介绍有关LCD显示器驱动技术和相关芯片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TFT-LCD;驱动技术    5月18日至23日,2008年第46届SID大会在美国洛杉矶会议中心召开,展览会吸引了8000余名来访者。从展品与专题报告内容来看,主角仍是LCD与OLED。在73场专题报告会中,涉及LCD的有30场,涉及OLED的有13场。LCD显示屏进一步向大屏幕高分辨率发展,出现了超高清82英寸大屏幕;LE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