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年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来源 :现代药物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iu03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其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从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中统计2017—2019年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药品排序比(B/A)等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19年,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逐年增长,奥沙西泮片、右佐匹克隆片、酒石酸唑吡坦片(10 mg)的销售金额排名始终居前3;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DDs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18—2019年右佐匹克隆片、阿普唑仑片、酒石酸唑吡坦片(10 mg)居于前3;2018—2019年各类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DC排序较稳定,奥沙西泮片、右佐匹克隆片、地西泮注射液的DDC较高;地西泮注射液、酒石酸唑吡坦片(5 mg)、劳拉西泮片(1 mg)、氯硝西泮片(0.5 mg)、扎来普隆片的B/A接近1.0.结论 乌鲁木齐市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较为合理;临床用药还需个体化给药,避免药物依赖性的产生,杜绝第二类精神药品的滥用.
其他文献
目的:从基因组学水平系统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发生发展有关热点基因突变特征,分析主要突变类型。方法:收集65例广西地区ESCC患者的癌组织,提取基因组DNA,检测638个癌症热点基因突变情况,分析样本DNA突变信息。结果:通过分析基因编码区的变异结果,65例ESCC样本中发现365个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率排名前十的基因分别为TP53、CCND1、FGF19、FGF3、FGF4、CDKN2A、KMT2D、NOTCH1、TP63、ZNF750及LRP1B(并列第10)。基因变异主要类别为拷贝数改变(co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GC9811-P,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si-ROR组、si-NC组、miR-670-3p组、miR-NC组、si-MARCH5组、舒尼替尼+pcDNAMARCH5组和舒尼替尼+pcDNA-NC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细胞中lncRNA ROR、miR-670-3p和泛素E3连接酶膜相关锌指蛋白5(MARCH5)的
目的 观察香芍颗粒联合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8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就诊的117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无远端同源框6反义1(DLX6-AS1)调控miR-497/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分子轴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骨肉瘤MG63细胞分为control组、si-DLX6-AS1组、si-NC组、pcDNA3.1-DLX6-AS1组、pcDNA3.1组、miR-497 mimics组、anti-miR-497组、miR-NC组、anti-miR-NC组、si-DLX6-AS1+anti-miR-497组和si-DLX6-AS1+HMGA2组。实
目的 探讨安坤颗粒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10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06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用药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
目的探讨特利加压素(TP)联合去甲肾上腺素(NE)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资料完整的96例脓毒性休克伴肝功能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8例)和试验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NE(对照组)和NE+TP(试验组)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48 h后谷草
目的 分析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6—2020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对肠源性脓毒症大鼠肠屏障功能保护及抗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低剂量DEX组(5 μ
目的评价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 SPECT/CT融合显像对肿瘤患者骨盆转移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至12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且临床疑似有骨转移的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7例、女性71例,年龄29~86(48.8±14.5)岁。将患者分为原发盆腔肿瘤组(63例)和非原发盆腔肿瘤组(85例)。所有患者在首次行SPECT全身平面骨显像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甲状腺癌细胞TPC-1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TPC-1细胞,分为NC组(细胞常规培养)、低剂量组(25μmol/L姜黄素作用细胞24 h)、高剂量组(50μmol/L姜黄素作用细胞24 h)、antimiR-152组(转染miR-152抑制剂)、anti-miR-NC组(转染抑制剂阴性对照)、高剂量+anti-miR-NC组(50μmol/L姜黄素作用于转染抑制剂阴性对照的细胞24 h)和高剂量+anti-miR-152组(50μmol/L姜黄素作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