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_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首先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介绍,其次论述了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出现的问题,阐述了当前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情况,为企业利用PLC技术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PLC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应用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PLC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LC技术能够帮助企业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提升安全性与可靠性,从而大幅度的提升了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水平,对电气工程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PLC技术相关理论介绍
  1.1PLC技术的原理
  将PLC技术应用到采样输入系统中可以对控制机电系统进行高效的管理,大幅度的提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當PLC技术的应用优势正常发挥的时候,能够极大的促进数据采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技术人员利用PLC技术来优化内部系统的运转有效率,使得采样输入环节结束后能够将各类信息进行储存,促进技术人员的工作可靠性与高效性[1]。
  1.2PLC技术的主要应用优势
  将PLC技术应用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发挥出PLC技术的优势,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PLC技术体积小,在拆装方面极其的便利,能够进行大范围的应用。与此同时,PLC技术通过一定的处理就能够应用到各类的程序中,将梯形图的质量进行大幅度提升。第二,利用PLC技术能提升技术人员的编程技术效率,通过对内部进行的各种控制而实现数据的储存工作,对促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可靠性和精确性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对系统自动化控制进行不断的优化[2]。当技术人员利用PLC技术来进行自动化控制时,能够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并对自动化的标准程度起到提升的作用。
  PLC技术是一种电子装置,这种电子装置需要通过数字运算才能进行正常运行。PLC技术会利用图的解法对电子程序进行设计。在PLC技术中最常利用的图形为梯形,并通过逻辑流程和时序流程等图法来实现程序设计。PLC技术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种技术会充分的利用继电器来控制电子程序,并将图形和原件进行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继电器控制电路。PLC技术能够通过输入和输出来形成逻辑流程图,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人员能够对电子系统进行故障排查,同时还能对电子系统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其更加符合实际的应用情况。
  2.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创新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系统性和功能性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在专业化程度方面出现了质的飞跃,能够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情况。现代企业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运用到生产的过程当中,能够实现规范化的现代性生产,即便如此,电气自动控制技术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就目前而言若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想要实现通断性控制,就必须要具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在这个缓冲时间当中,还可能会发生其他相关的问题,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可能出现短路的情况,直接损害电器的功能,使得电气设备在控制效果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困难[3]。第二,根据调查发现,当前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操作中依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规范和不科学,同时在顺序方面也出现了混乱问题,使得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中受到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对电气工程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造成了阻碍的效果。在传统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若外界的干扰比较严重的话会导致电气设备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或者是会发出错误的指令,直接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三,将PLC技术科学地应用到电气设备当中,依然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主要表现在软件设计和软件需求之间出现了很大的不对称。若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没有根据实际的生产需求来进行科学的设计,那么设计出的系统会在应用中无法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同时对PLC的技术推广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3.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3.1PLC技术在开关控制过程中进行的应用
  根据调查发现,我国很多的生产企业都开始对PLC技术予以了高度的肯定,并将PLC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进行深度的研究,对PLC技术的应用方法和应用范围进行深入的探讨,并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开关控制方面,PLC技术能够发挥出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模拟继电器运行阶段,利用PLC技术可以将继电器作为临时的储存器来使用,能够将计算机的客户端和开关量进行连接,最终达成远程控制的效果。在PLC技术出现之前,技术人员在控制开关量的时候必须要通过继电器才能实现。但是继电器在反射弧方便比较长,需要由一个较长的时间来接收信号,如果电路出现短路或者故障的时候不能将第一手数据发送出去,直接拖延了发现时间,导致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利用PLC技术的优势能够大大的缓解了这种情况[4]。PLC技术一方面能够快速的作出反应,并将预警信息数据传送出去,使得信息传送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当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得到预警消息后,能够快速的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排查,对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维修,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PLC技术不仅仅能够增加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的功能,还能够为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强大的保证,为企业降低了系统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
  3.2PLC技术在电气控制装置中的应用
  通过研究发现在传统的空气压缩机运行中,主要利用单片机和控机对空气压缩机进行核心控制工作,在对数据系统进行监控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数据不准确和受到外界影响等方面的情况。将PLC技术应用到群组微机监控系统中后可以发现,传统空气压缩机出现的各种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对于空气压缩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得空气压缩机的整体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我国企业中,空气压缩机通过继电器来进行控制,空气压缩机是我国生产混凝土拌合楼的核心设备,若在保护性和监控性方面不能达到某个标准,不符合国家对生产混凝土拌合楼的要求是不允许在混凝土生产中运行的。此外,传统的空气压缩机出现故障的几率比较高,技术人员在进行检查修理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的难度比较大,使得技术人员的整体工作量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因此,我国有些综合数据高的生产混凝土拌合楼开始将微机控制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结合起来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但是在型号选择和适应能力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多的困难,并不能将压缩机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导致空气压缩机的使用寿命相对比较短。新型的监控系统会通过温度产生的压力通过压力变送器传达出去,同时断水装置会对接受的信号进行实时采集,这些数据信息会通过PLC技术来进行控制和传输,最终将数据信息传输到CPU中进行集中性处理,从而为设备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得设备呈现出稳定的工作状态,并将装置中的高温保护、压力检测以及信息维护等多种功能进行调节,促进企业的高效生产[5]。   3.3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在控制方面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同时涵盖了很多的学科,因此电气自动化控制能够在多个领域进行应用,这就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出现了极其复杂的运行特征。为了能有效地将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复杂性降低,实现简单的操作,促进系统进行高效的工作,科技人员一直在人工智能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将人工智能应用到电气自动化设备中。电气自动化设备在人工智能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点,人工智能有效地规范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流程,将那些不必要的操作行为和流程去掉,使得电气自动化设备在控制方面更加的简单易操作,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设备出现事故的几率。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组构成非常复杂,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在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规范的流程和规章制度内容进行。如果出现不规范的电气自动化设备操作行为,无形之中就会增加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失误率,提高了电气设备发生事故的情况。因此,PLC技术对人工智能技术有极大的积极作用,不仅能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工作效率,还能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运行中对其进行自动的优化。第二,将PLC技术应用到电气自动化设备中,极大的提高了电气自動化设备的工作效率,有效的降低了设备在运行中花费的成本,减少了成本支出,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将PLC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科学的结合,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运行中形成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提升,为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3.4PLC技术在顺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将PLC技术应用到顺序控制系统中能够有效地实现对电气工程设备的控制。顺序控制系统在正常的运行过程当中会根据技术人员的操作指令进行运行。技术人员利用PLC控制系统对电气工程运行进行控制,并在程序上进行科学的设定,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气工程的运行效率。在燃力发电厂运行过程当中会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能进行发电,如果工作人员不能对燃料剩余物进行及时的清理,就会降低发电设备的工作效率。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利用PLC系统对机械进行指令下达实现机器的自动化控制。在燃力发电的过程当中,燃料的燃烧剩余物也会不断的增加,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清理,就会对燃烧设备产生不良影响。燃力发电厂利用PLC控制技术对系统进行设定,一方面,可以对持续产出的燃烧剩余物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对清理的时间进行设置,从而提升了燃力设备的运行效果。与此同时,技术人员利用PLC控制技术对各种设备进行远程操控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节省工作时间,将工作效率进行大幅度的提高,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将PLC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建设中,能够满足各个企业的生产需求,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企业要对PLC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的拓宽PLC技术的应用范围,从而能够实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祖家政.初探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21(16):123-124.
  [2]甄明.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1(14):190-191.
  [3]何梦倩.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21(14):111-112+115.
  [4]崔立敏.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21(12):208-209.
  [5]唐飘逸.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1,57(06):196-197+200.
其他文献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复杂性疾病,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的异常及其相互作用共同导致疾病的发生、持续和进展.SLE同卵双胞胎同患率(concordance rates)是24%~58%,相对于2%~5%的异卵双胞胎同患率,增加了10倍,这提示SLE有非常明显的遗传倾向。
期刊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表位的表达情况与Thl7/调节性T细胞的失衡、滑膜炎症和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抗CCP抗体单链抗体(ScFv)通过噬菌体蛋白展示技术构建。以6xHisoTag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9例RA患者和35例对照组关节滑膜抗CCP抗体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l7闹节性T细胞的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试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而混凝土是整个建筑的最为主要和普遍的荷载承力组件,所以本文将对施工中混凝土出现的问题和加强混凝土质量和管理的措施进行重点论述,从而有效的保证整个施工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质量  一、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混凝土原材料出现问题  目前而言,施工企业为了方便运输、搅拌混凝土,大都采用商品混凝土,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软骨炎症破坏件疾病,中年好发,临床以耳廓肿痛、鞍鼻为常见症状。
期刊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BA)及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累及外周关节和中轴关节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本研究拟通过观察和比较RA、AS患者与健康人髌上囊、滑膜、股骨髁软骨及软骨下骨皮质的超声检查结果,发现RA、AS患者膝关节的病变高频超声检查所示特征及应用超声为临床辅助诊断RA、AS及其疗效评价。
期刊
摘要:铁路信号设备,主要包括车站信号、行车自动化指挥系统、驼峰调车控制,区间信号等内容,想要在列车运行过程中,通过信号指示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就需要对铁路信号设备进行合理应用,实现车辆的集中调度。本文主要探讨了铁路信号设备自动化故障诊断过程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并制定出了合理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希望提高铁路行车的安全性。  关键词:铁路信号设备;自动诊断;故障问题;研究分析  铁路信号技术的合理应用,是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oll样受体3(TLR3 mRNA)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的方法,检测55例PBC患者(活动期33例、缓解期22例)、20例肝癌患者(疾病对照组)和24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PBMCs中TLR3 mRNA的表达水平。以△Ct=Ct(待测基因)-Ct(
期刊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定于2012年5月17日至19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第十七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本次年会将是国内风湿界及相关学科同仁进行全面学术交流的盛会。会议将邀请国内及国际知名风湿病学者及相关专业的学者做专题报告,同时邀请并热烈欢迎相关专业的医师及研究者参会及投稿(包括:中医风湿病、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肾脏病、呼吸病、皮肤性病、神经内科、血液科、儿科、骨科及临床免疫等),共同探讨风湿病
期刊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21-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参与转录后水平的调节。目前已鉴定出8000余种miRNA,广泛分布于动植物和病毒,在人类miRNA的种类也超过800种,调控着近1/3的基因表达。miRNA不仅在造血、细胞增殖与凋亡、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来研究显示miRNA还参与机体免疫系统的调控。
目的 分析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点,探讨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对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102例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以无血小板减少的140例SLE患者为对照,比较2组在器官受累、疾病活动度、骨髓象、免疫学特征及疗效方面的差别。统计学方法采用r检验和t检验。结果75例患者血小板减少发生在SLE确诊前后1年之间。血小板减少发生在SLE确诊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