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之辨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urry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者, 大也, 积小以高大,由博而反约。《论语雍也》:“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博之基础在于学文,而约礼、行耻则其蕲向,由学识而文化而道德,仁智双彰,可谓絜静精微。
  览者, 观也, 静观以自得,会通而圆融。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奉赠韦左丞文二十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东坡《稼说送张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广胸怀, 大视野;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含弘光大,义理深厚。
  《周易干九二·文言传》:“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 知行合一, 明体达用,易简工夫终久大。而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可知,神思灵感之来,非一朝一夕之功,自有工夫与境界在焉。
  博览于心,大观在上,观国之光,有孚顒若,而天下服矣!
  (作者系臺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教授。)
其他文献
当我们提起中东,提起其中在新闻里反复出现的伊拉克、叙利亚和阿富汗,它们所引起的印象,除了连绵的战火和混乱,复杂的宗教和民族状况与冲突之外,我们对其的了解往往十分有限。并且在这些模糊的“大词”和标签的笼罩下,这些地方也就渐渐被忽视。在这些标签之下,我们并不知道生活在其中的百姓的日常生活。罗瑞·斯图尔特最终排除万难而坚定地徒步完成在阿富汗的行走,其中的主要目的或许也就是为了更直接地去了解那些生活在这片
林语堂说苏轼“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苏东坡传》)。2000年入选法国《世界报》评选的世界12位“千年英雄”之一,苏轼是我国唯一入选者。  苏轼诗词创作领域极为宽广,上自玉皇大帝,下至卑田乞儿,抑或山川草木,抑或鸟兽虫鱼,时而社会时事,时而节日风俗,顺手拈来,皆成妙笔;八面来风,触处生春。在己亥端午节来临之际,笔者就东坡部分有关端午之诗词作一简论,以见其精神世界之人文情怀及其艺术价值。  综观
《冯梦龙〈山歌〉研究》为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大木康教授完成的一部研究论著。1984年研究整理伊始,至结撰成书历时二十年。考索扎实,是为著者之力作,“也是目前为止反映冯梦龙《山歌》研究最新成就之作。出版后即受到日本、中国学界及国际研究者的关注,广获好评”。  该书以明末苏州人冯梦龙编的《山歌》十卷为研究对象,包括序章、主体五章及终章,又有复旦大学江巨荣教授作中文版序一篇,大木康教授作中文版后
我国传统文化十分丰厚,博大精深,尤其是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影响着历代文学艺术创作,浸入民族的灵魂。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图书馆馆长牛克向读者奉献出的自选诗词集《水云深处》(人民法院出版社2016年10月版),就是深受古典诗词熏陶而推陈出新的一朵馨香的奇葩。  牛克精选其2002年至2016年2月以来十多年间创作的83首诗词结集,这些诗词以开阔的视野,记录了作者人生长途跋涉历程中的心灵世界。有的写景状物,
中东,广袤肥沃、令人着迷而又困顿难解的土地。巴尔干半岛的伊斯兰化,改写了欧洲宗教、文明与政治版图。然而,阿拉伯帝国遥远的辉煌渐渐淡去,奥斯曼帝国的衰败与资本主义的扩张,造成了瓜分豆剖、纷争衰颓的碎片化的中东。2011年爆发的中东剧变,使得阿拉伯世界内部碎片化的加剧与“伊斯兰国”组织乱世中崛起,惊破了中东国家的梦想。中东何去何从?如何破解百年中东发展的难题?这或许就是所谓中东之谜吧。  田文林是我国
少年时在胶东故乡,参军前我也有一个小小的“书屋”。其实就是在我家西间的柜上,排列了一行我积存起来的三十几本书,两头用蓝色铁质的“书立”夹着,这“书立”,还是我高小五六年级时的语文老师王中戊回北平上大学前赠予我的师生纪念品。  这三十几本书虽然不多,但品类不一,包括古典名著(残卷)、公案小说、三四十年代的都市言情小说、30年代上海出版的地图册,再就是解放区出版的文学作品和其他著作了。而后者,对我童少
2015年世界读书日期间,国家图书馆应运推出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的“国图公开课”。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石,作为首讲,著名文字训诂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王宁受邀作了《汉字与中华文化》系列讲座,讲座共10讲,图书《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简称《十讲》)的出版,将口语的讲座记录加以编校,做成了书,与网上公开课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十讲》内容醇正,深入精准。王宁研究汉字几十年,对汉字的关注几
2016年,岳麓书社出版了《走向世界丛书》续编,收书65种(加上附录共70种)。作者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长驻国外(主要是西方)的外交官;二是因特殊使命出国的;三是清末“新政”期间到日本考察的;四是来华的外国传教士。笔者趁写作《〈走向世界丛书〉百种著作提要》之便,择要谈谈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壹/  长驻国外的外交官中,有首任驻美公使陈兰彬、首任驻日参赞黄遵宪、曾任驻古巴总领事的谭乾初、多次出
十月是旅游黄金季节,本期我们推出一组专稿,集中反映几位中国现代作家与旅游的关联。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依恋是普遍的,美国文化地理学家段义孚(Yi-fu? Tuan)把这种人和自然之间的积极关系和价值观念总结为“戀地情结”。作家因为感觉的敏锐和感情的丰富,对身外的环境有更深刻的体验和更独到的发现。但不同的作家对自然环境又有不同的感受性,有的更加倾向于抽象,有的更加倾向于移情。本组文章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了几
《中华名楼》这本书,原是我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做同名讲座时用的一个讲稿,出版之前做过某些文字上的润色。说到《中华名楼》这个选题,我先后申报了“文学地理景观”“名著与名楼”“名著的故乡”等三个题目,但是编导都认为学术性太强,没有同意。直到最后才确定叫“中华名楼”。实际上,我所讲的“中华名楼”,也就是“文学地理景观”,也就是“名著与名楼”,也就是“名著的故乡”,只是比较起来,“中华名楼”这个名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