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vedw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探究活动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素养的载体。科学探究的能力,其核心是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包括形成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等。科学探究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
  关键词:科学教学;思维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97-01
  一、在实验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正视实验误差。
  由于实验器材老化或者保管不善,都会对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或者数据造成误差,所以不管是受哪方面因素影响,实验存在误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既然是事实,就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去一味回避实验中出现的误差。作为教师就要关注误差、积极引导,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出错的课堂才是对学生富有挑战性、有真实收获的课堂。例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热单元》的起始课《热起来了》。有一位老师对该课的结构作了如下安排: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要让身体热起来该怎么做”进行探讨,学生讨论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使人的身体热起来,如吃东西、活动身体、多穿衣服等。“多穿衣服真能使身体热起来吗?”老师很自然地将问题引到“衣服会不会产生热量”上来。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七嘴八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猜测):认为会的32人,认为不会的16人。究竟会还是不会,学生自然想到用实验进行验证。老师设计了一张实验记录表供学生研究,记录测量衣服的温度。这个实验对于五年级同学来说并不是很难,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设计好了实验方案,也讲了这个实验的注意要点。再接下去长达12分钟的时间里学生分别作了三个实验:测一件衣服时温度是多少,两件衣服、三件衣服,而后进行汇报交流。实验不难,结论也明显:衣服不会产生热量,也就是温度计的温度是始终不变的。但学生的实验结果可不是这样:全班12组,实验的数据表明有两个组在测一件衣服时,几个数据是始终不变的,一组的数据都是22℃,另一组的数据都在21.8℃,其余各组测出来的数据都是不一样的。面对这样的数据,先汇报的两个小组说:“衣服不会产生热量。”因为他们测出的温度都没有上升,老师对他们的实验结果很满意,大大表扬了他们。当第三组同学用胆怯的声音告诉大家,衣服会产生热量时,这位老师当即就告诉他们:你们的实验可能出错了,衣服是不会升温的。
  科学实验具有一定的严谨性,所以作为科学教师一定要关注误差,加强对验证过程的指导,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得出结论。在验证过程的指导中,教师务必要掌握好指导的度,不可过分牵制又不能太过放任自流,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层次性。针对刚接触科学的三年级学生,一定要指导到位。至于高段学生,实验和观测的要求相对来说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教师要既完全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又要不失时机的进行指导以弥补学生行为及认知的缺失。
  (二)多样化教学,加强对信息理解程度。
  有效的科学学习是一种在教师引领与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规范的实验,形象的记录让学生获取了大量真实的数据。有了数据,就有了比较,就有了发现。但是我们知道科学解释过程中所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与手段,对于小学生而言,是较难独立进行的,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完成,对于高段学生,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循序渐进。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对信息进行分析,寻找事物的共同特征,教师科学独特的指导在这里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介绍一些简单的直观形象的信息处理图表,通过多种形式的概念图表等有用的工具,进行加工整理,如唯恩图、网状图、气泡图、柱状图等。绘制全班的记录汇总表,让学生从中发现数据变化的规律。对信息进行分类比较也是一种好方法。总之,对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分析和解释办法,找准了恰当的方法,便能找准科学规律。
  (三)培养学习兴趣及发散性思维。
  许多科学发现、发明是从意外情况中获得灵感的,我们在观察、实验中,要像科学家那样,高度敏感地留意意外情况。教师研究意外情况,适时更改或增加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引发好奇心、引起问题、引发思维碰撞生动有效的途径。
  二、在实验结束后如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一)在想象中增强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更偏重于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多角度、多方位探索问题寻找答案的思考方式,往往有想象和幻想成分的参与。因此,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
  (二)在反思和质疑中增强思维的批判性。
  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信息是首要的资源,然而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信息海洋,当各种信息迎面扑来时,我们就必须具备选择信息、评价信息、作出决策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具有一种独立的批判性思维,不然,我们就有可能被信息的汪洋大海淹没,被各种似是而非的解决方案迷惑,被那些真实谎言误导。
  (三)在不断延伸的后续活动中保持思维的稳定性。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稳定性的最好办法莫过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探究欲望。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教室,带着新问题走出教室。课堂上,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自由、宽松的思考氛围,要坚持提问后的沉默,沉默不是浪费时间,而是给学生积极思考的机会。课堂之外,也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小学生探究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因此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作为思维的起点和终点。
  (四)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灵活性是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在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能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能根据问题的具体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墨守成规。
  总之,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应时刻带着“发展学生思维”的理念指导学生开展活动,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科学学习的乐趣,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总之,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会学到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锻炼思维,培养综合能力,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林冰冰.教学中发展学生视觉思维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周娈.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刘晓艳.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其对学生理科思维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郭杰.小学科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3,06.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
期刊
西安市凭大学生的学生证和身份证就能落户,南京市对外地来面试的应届生给予面试补贴·……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开出各种优惠条件,千方百计引进人才,“人才争夺战”此起彼伏
期刊
摘要:大自然为我们人类的生存默默付出着,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不求回报和利益,而我们却不懂得珍惜,肆意践踏。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脚步的加快,使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受到了伤害,环境问题越发严重。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家园,加强环保意识,将每个人都列入到保护环境中来。唤醒人们心中的环保意识就要从小做起,唤醒当今的幼儿更是重中之重,教师是很重要的呼唤人,主动让幼儿接触环境,讲环境的重要性,让他
面对风险,更需要系统思考哲理的故事在南极,由于大海和陆地的交接处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成群结队在大海里觅食的企鹅返回陆地的时候,必须以一个冰窟为出口,往外跳跃。为了登陆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为提高西安市户外运动参与者的风险意识,推动西安市户外运动的更好发展。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市户外运动参与者的风险意识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
本文从教师教育理念、思政课教学目标、思政课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方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了陶行知先生教育方法的应用策
南中国海的最南端有一个为文莱、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所共有的巨大岛屿,它的汉语名字极为传神--婆罗洲.读着它,仿佛就能看见蓝天白云之下万顷碧波之间山岛葱茏,在大洋季风的
当前,广西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关键时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于提高广西自主创新能力,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