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一个项目是项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的工作。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可以看到的产品。在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较为完美的整合。
【关键词】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作为一门直接应对零件加工的课程,关联到很多相关知识。要想教好、学好这一门课,必须使学生有机融合各个基础专业课的知识,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如果教学组织不力,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学生会出现学了很多加工指令,却在面对零件时无法选择应用的情况。有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项目教学法,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是以典型产品为例设计学习项目,以工作过程为计划设置课程教学过程,按照工作的实施过程来组织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目的的课程模式。项目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以用促学”,即以任务为驱动,将工作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
1.项目教学法的展开
1.1确定项目任务
由教师提出一个项目任务,要求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都巧妙地隐含在计划任务之中。在立项的教程中要注意:首先是项目的目标性,所选项目应实现本学科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保证学生掌握应学的内容;其次是项目的完整性,项目从设计、实施到完成,必须有一个完整作品作为项目的成果,使学生在完成项目后有一种成就感;第三是项目的层次性,在确定项目时,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和经验,确定项目对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兴趣,项目容量不能太大,避免使学生产成畏难心理,影响项目教学的实施。对相关知识结构的要求本着“够用”的原则,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获取信息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机床坐标系及编程坐标系的教学中,应以对刀过程作为项目任务,将坐标系的抽象教学转变为具有实际目的与操作效果的具象教学。在讲解时,不应以指令本身作为项目任务,而应以包含这一指令所加工表面的具体零件为项目任务。这样把指令放在零件中学习,认识指令的同时也开始应用它,所学指令成为一个完整程序的有效组成部分。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学中可以设置面板认识、数控车床基本功能操作、对刀过程(机床坐标系、G50、G17、G18、G19、绝对坐标、增量坐标)、简单外圆面工件(程序基本格式、G00、G01)、带不同圆弧表面工件三个、带锥面工件两个、切槽(断)工件(G04、子程序调用)、带螺纹工件三个、大余量工件两个(G71、G72、G70)、外圆槽工件(G75)、端面槽工件(G74)、仿形面工件(G73)、螺纹加工件(G76)、孔加工工件两个等项目任务,遵循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
1.2制定计划
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建立项目开发小组。将学生分组,每组6~8人,分组时要注意学生搭配,要尽量让学生做到强弱搭配。每个小组由其成员推选一名组长,组长的职责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本小组的开发计划以及负责本组各成员的工作任务分配、监督实施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其次教师应该提供学生以前学过的相近的零件加工资料,明确学生完成任务的最低要求,要告诉学生即将完成的项目是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但切不可包办。这样,可避免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项目时束手无策,又能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最后各个项目开发小组根据零件图纸编写加工工艺及加工程序。而怎样的加工工艺及加工程序是最优化的,我并不急着告诉他们,而是组织每个项目小组介绍自己的编写成果,学生都急着想知道自己的编写是否合理,都想让我做出公正的评价,我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下,把编写加工工艺及加工程序思路介绍了一下,然后同学们开始互相指导 ,互相帮助来修改小组的成果,对加工方案、程序进行有效修正。这也提高了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从而达到团队协作的目的。
例如,在完成外圆槽指令(G75)的项目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理清加工思路,考虑影响加工的因素,制定加工计划。教师的书面项目指导书可以按普车加工方法、数控加工指令格式及含义、加工参数选择、外圆槽加工方法的顺序来设计,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任务。随着制定加工计划的深入,学生会逐步掌握外圆槽加工前工件尺寸确定、外圆槽刀刀位点、切深总量、车削进给方法、进给次数、背吃刀量选择等知识点。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可以利用以前的知识和自习新知识解决。
1.3实施计划,完成项目任务
项目确定后,自己要首先进行设计和实施该项目的完成,解决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便更好的指导学生。实施计划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去尝试,此时学生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并站在角色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去分析决策,体验工作的艰辛,激发个人潜能和创新能力。每个任务完成后,教师必须根据实验项目的要点对学生完成的模块项目进行阶段考核,并及时讲评,一方面对于考核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应该对全班同学做出解释,督促学生改进;另一方面應适时对表现突出的项目小组进行表扬,进一步巩固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阶段性评价总结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针对教师的提示,进一步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完善操作技巧,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
1.4展示成果,师生共同测评
尝试加工完毕后,先让每组的同学相互对比,看哪一组符合加工要求,质量较高。再根据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总结和评价项目阶段,教师应该发给每组一张分析表,分析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根据实践经验制定项目评价表和学生个人评价表,在评价过程中参照评价表,兼顾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对项目完成情况和学生个人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相结合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不应只评出分数和名次,更应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具体改进及修改建议,让学生在下一个项目学习中表现更出色。
2.项目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1对教师要求提高
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的知识容量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都要提高,教师的工作量有增无减,特别是教学辅助时间加长。
2.2对教材的使用要合理
教师需要根据项目任务的需要,以应用为目标,整合所需的知识,突出体现实用性及可实施性。
2.3学生的知识理解力和应用能力都有所增强
在项目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由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思维,因而收效更好。 (下转第61页)
(上接第62页)项目教学法对于职业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但符合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让个性差异很大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也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因此,它被越来越多的职教工作者所认同,并运用于各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之中。 [科]
【参考文献】
[1]张智敏.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2]崔昭国.数控车床Fanuc系统编程与操作实训[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关键词】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作为一门直接应对零件加工的课程,关联到很多相关知识。要想教好、学好这一门课,必须使学生有机融合各个基础专业课的知识,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如果教学组织不力,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学生会出现学了很多加工指令,却在面对零件时无法选择应用的情况。有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项目教学法,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是以典型产品为例设计学习项目,以工作过程为计划设置课程教学过程,按照工作的实施过程来组织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目的的课程模式。项目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以用促学”,即以任务为驱动,将工作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
1.项目教学法的展开
1.1确定项目任务
由教师提出一个项目任务,要求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都巧妙地隐含在计划任务之中。在立项的教程中要注意:首先是项目的目标性,所选项目应实现本学科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保证学生掌握应学的内容;其次是项目的完整性,项目从设计、实施到完成,必须有一个完整作品作为项目的成果,使学生在完成项目后有一种成就感;第三是项目的层次性,在确定项目时,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和经验,确定项目对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兴趣,项目容量不能太大,避免使学生产成畏难心理,影响项目教学的实施。对相关知识结构的要求本着“够用”的原则,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获取信息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机床坐标系及编程坐标系的教学中,应以对刀过程作为项目任务,将坐标系的抽象教学转变为具有实际目的与操作效果的具象教学。在讲解时,不应以指令本身作为项目任务,而应以包含这一指令所加工表面的具体零件为项目任务。这样把指令放在零件中学习,认识指令的同时也开始应用它,所学指令成为一个完整程序的有效组成部分。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学中可以设置面板认识、数控车床基本功能操作、对刀过程(机床坐标系、G50、G17、G18、G19、绝对坐标、增量坐标)、简单外圆面工件(程序基本格式、G00、G01)、带不同圆弧表面工件三个、带锥面工件两个、切槽(断)工件(G04、子程序调用)、带螺纹工件三个、大余量工件两个(G71、G72、G70)、外圆槽工件(G75)、端面槽工件(G74)、仿形面工件(G73)、螺纹加工件(G76)、孔加工工件两个等项目任务,遵循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
1.2制定计划
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建立项目开发小组。将学生分组,每组6~8人,分组时要注意学生搭配,要尽量让学生做到强弱搭配。每个小组由其成员推选一名组长,组长的职责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本小组的开发计划以及负责本组各成员的工作任务分配、监督实施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其次教师应该提供学生以前学过的相近的零件加工资料,明确学生完成任务的最低要求,要告诉学生即将完成的项目是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但切不可包办。这样,可避免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项目时束手无策,又能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最后各个项目开发小组根据零件图纸编写加工工艺及加工程序。而怎样的加工工艺及加工程序是最优化的,我并不急着告诉他们,而是组织每个项目小组介绍自己的编写成果,学生都急着想知道自己的编写是否合理,都想让我做出公正的评价,我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下,把编写加工工艺及加工程序思路介绍了一下,然后同学们开始互相指导 ,互相帮助来修改小组的成果,对加工方案、程序进行有效修正。这也提高了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从而达到团队协作的目的。
例如,在完成外圆槽指令(G75)的项目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理清加工思路,考虑影响加工的因素,制定加工计划。教师的书面项目指导书可以按普车加工方法、数控加工指令格式及含义、加工参数选择、外圆槽加工方法的顺序来设计,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任务。随着制定加工计划的深入,学生会逐步掌握外圆槽加工前工件尺寸确定、外圆槽刀刀位点、切深总量、车削进给方法、进给次数、背吃刀量选择等知识点。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可以利用以前的知识和自习新知识解决。
1.3实施计划,完成项目任务
项目确定后,自己要首先进行设计和实施该项目的完成,解决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便更好的指导学生。实施计划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去尝试,此时学生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并站在角色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去分析决策,体验工作的艰辛,激发个人潜能和创新能力。每个任务完成后,教师必须根据实验项目的要点对学生完成的模块项目进行阶段考核,并及时讲评,一方面对于考核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应该对全班同学做出解释,督促学生改进;另一方面應适时对表现突出的项目小组进行表扬,进一步巩固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阶段性评价总结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针对教师的提示,进一步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完善操作技巧,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
1.4展示成果,师生共同测评
尝试加工完毕后,先让每组的同学相互对比,看哪一组符合加工要求,质量较高。再根据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总结和评价项目阶段,教师应该发给每组一张分析表,分析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根据实践经验制定项目评价表和学生个人评价表,在评价过程中参照评价表,兼顾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对项目完成情况和学生个人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相结合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不应只评出分数和名次,更应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具体改进及修改建议,让学生在下一个项目学习中表现更出色。
2.项目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1对教师要求提高
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的知识容量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都要提高,教师的工作量有增无减,特别是教学辅助时间加长。
2.2对教材的使用要合理
教师需要根据项目任务的需要,以应用为目标,整合所需的知识,突出体现实用性及可实施性。
2.3学生的知识理解力和应用能力都有所增强
在项目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由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思维,因而收效更好。 (下转第61页)
(上接第62页)项目教学法对于职业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但符合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让个性差异很大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也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因此,它被越来越多的职教工作者所认同,并运用于各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之中。 [科]
【参考文献】
[1]张智敏.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2]崔昭国.数控车床Fanuc系统编程与操作实训[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