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学习共同体 构建大阅读环境

来源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nx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其实用价值非常高,我国也非常欠缺具备听、说、读、写等技能的综合型人才。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也作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具备自主阅读的意识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然而,课内的阅读量却达不到课标要求,必须要结合课外阅读,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综合素养。
  1. 高中课内外英语阅读现状分析
   由于教师长期受应试教育及高考压力的影响,造成英语阅读目标出现偏离,只讲究做阅读题的技巧,而忽视英语阅读能力及素养的培养,将阅读作为获取英语高分的工具。英语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态度也存在问题,有的教师强制要求学生阅读指定的文章,有的教师直接不做课外阅读要求。因此,学生的阅读执行力较差,课外的阅读材料纷繁复杂,数量种类众多。学生不能准确找出适合自己阅读的篇目,教师在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上难度也较大,往往造成课内外阅读无法统一,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指导,导致学生在阅读方法上出现僵化,阅读方法过于单一、急于求成,阅读效率低下。
  2. 开展高中英语课内外阅读的重要性
  新课标要求高中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阅读能力,具备逻辑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及语篇分析能力,同时也规定了阅读速度、词汇量及阅读量,要求高中生阅读词汇量达到23万词左右。虽然,我们的教材也根据课标要求有所改进,但仅仅依赖于课内的阅读,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所以,教师必须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课外阅读,弥补课内阅读的不足。结合英语课内外阅读能够丰富英语阅读的教学模式,打破教学课时及任务的限制,提高阅读效率,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英语、运用英语,巩固课内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同时,将课内外英语阅读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提高阅读量,而且还能扩大阅读面,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习西方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此外,将英语阅读从课内延伸至课外,能够为高中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及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就会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将会得到全面提升。
  3. 高中英语课内外阅读互动互补的建议
  3.1 阅读选材方面
  阅读材料要从封闭向共享转变。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内阅读材料,更要关注课外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材料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可以补充课内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及知识水平进行挑选,尽量选取篇幅不是很长,内容生动有趣的,学生能够从阅读中获得成就感或共鸣,借助阅读内容的丰富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阅读实践及创新能力。此外,阅读材料要有难度梯度,有难、中、易三种层次,满足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在班级内部可以将这些课外阅读材料在班级进行张贴,或者做黑板报摘抄这些阅读材料,或者将他们搜集起来,作为英语角的资料,这样学生能够自由选择阅读,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分享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
  3.2 阅读方法方面
  阅读方法要灵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学会寻找文章的主题句、关键词等,学习文章中蕴含的语言技巧,提高语言素养,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训练,将阅读中积累的素材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运用于写作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遇到陌生词汇,学生要学会使用工具书,提高自学能力。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例如,为学生介绍或筛选阅读材料,与学生共同探讨,帮助学生分析一些长难句,开展专题讲座,指导学生记笔记,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如知识竞赛、短剧表演、英语演讲等。
  3.3 阅读评价方面
  建立完善的阅读管理及评价机制。不仅要有结果性评价,还要有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阅读过程,而不只是关注成绩。教师在前期阅读过程中,要全面分析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也有利于对学生展开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也可以为学生建立阅读档案,记录学生课内外阅读情况。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不仅有教师评价,还要有学生互评及自评,评价的重心也要由结果转移到过程,不仅仅关注到阅读题完成的准确度及分数,也要关注学生的单词识记、领悟、分析、总结及思维能力。
  阅读能力是高中生必备的英语能力,我们有责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丰富学生的阅读,既要做好课内阅读,也要创设课外阅读。将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为高中生打造学习共同体,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大阅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娟. 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调查分析[J].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6):78.
  [2]壽永明. 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J]. 教育研究, 2007(05):49-53.
  [3]殷志勇. 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报刊阅读的实践与思考[J]. 教学与管理, 2008(11):16-23.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
其他文献
新课标的全面推出对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多挑战。在此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对实际的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充分参考优秀教学案例和教学经验,采取科学的方法制定有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案。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整,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英语知识学习和口语练习。  1. 在高中英语课堂当中充分发掘教学内容  虽然高中阶段学生本身具备一定
期刊
近年来,如何在教育中渗透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与思考的重点内容。如今,社会需要的是各方面创新能力强以及综合素养比较高的人才。但是就传统的教育模式来看,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高分低能的现象仍然十分明显。所以培养各方面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是每位老师面临的重要任务。  1. 在英语课堂上,重视导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先简单地给学生们讲解语法知识,同时也注重外国文
期刊
在进行英语教学改革时,教师必须要挖掘所需要进行改革的地方。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学仅仅停留在表面,学生的英语能力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固化了学生的思维,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需要进行英语教学的创新,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效率。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积极思维的重要条件。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特别是对于
期刊
为顺应时代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变革与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间的经济、文化等交流不断增强,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被广泛应用。英语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语言学科,也是我国中小学的必修学科。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学习难度较大,对学生要求较高,必须从听、说、写、读等全面抓起。学生虽然在小学时期已接触到英语,但都是较简单的一些常用语,初中之后,学生开始深入接触,此时的学习难度开始加
期刊
初中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教学模式就是读一读、写一写、默一默、抄一抄,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方法能增加学生的词汇积累,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但这个过程最缺的就是想一想,教师往往会问学生一些问题,引导他们向深层思考。但传统教学却很少让学生主动去质疑,质疑就是由学生自己去提问,由以往的被动问答变成主动设问,使思维在自由绽放火花。   课外阅读给学生一个通过英语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他们能在阅读中提升自
期刊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具有的能够帮助其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品格与能力。核心素养坚持三个原则——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反映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上,即是说:教学方法要科学,阅读材料的选取要与时代发展和民族文化接轨。与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相比,新的教学研究除了教授语言点外,还需探究选取何种阅读材料、如何帮助学生高效读懂材料。教师要与时俱进,开创新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拓宽知识面。  1. 结
期刊
英语教材中都编排了大量直观的插图,不仅丰富了教材内容,也为英语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上精彩的插图,激活学生的想象,增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参与性,丰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愉快体验,辅助学生高效地进行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构建卓有成效的英语课堂。  1. 借助教材插图,预测学习内容  教材上编排设计的精美插图都是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英语教材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
期刊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环节,有趣且有效率的提问方式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配合教师开展课堂活动,并在课后与教师反馈,形成双向互动的教学氛围,是现阶段教育教学的较高境界。而高中阶段的英语也是一门互动性较强的学科,在于学生和教师的双向合作,通過课堂问题来开展教学活动。因此,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师应探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更活跃、更
期刊
课外阅读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与课堂教学共同组成了完整的英语教学体系,而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成功不仅仅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新课程标准也重点强调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对高中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量做出了明确要求,倡导高中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英语的课外读物。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起英语课外阅读,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英语课外阅读。  1. 重视英语课外阅读
期刊
现今对学生的教学目的不仅仅局限于提升他们的知识层面,考试成绩的高低也不能体现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决定学生好坏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个人的素质和修养的培养,即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也更应该时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可以一生学以致用的内在修养,也是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强调三个方面,即个人、社会、国家,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能力体现在以上三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