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笔记

来源 :四川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_n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叶,慢慢地落
  后园那几棵树商量好了似的,叶子要慢慢地落,且排上轮次。
  先是葡萄,再是李树和梨树,杏树刚刚安静,就轮上桃树表演。
  今天,这棵落一地,明天,那株洒满院,总是没完没了。
  这么多年,见惯不惊。落叶,似乎最擅长的就是复制。
  也许,它们知道主人有点洁癖,喜爱干净清爽的庭院,每天早上或者黄昏,都会挥动扫帚清扫一遍。因此,它们故意每天把叶子掉落一些,说少不少,说多不多,就一两小撮。
  有人夸这后园“春天是花园,秋天是果园”,没错,春华秋实,的确叫人欣喜,但面对春天的落花和秋天的落叶,总要花费一点时间来处理。
  落花虽易叫人伤感,但只要抬头看看枝头的幼果,看看那落花孕育的希望,心头便多了几分慰藉;落花只是一种伏笔,或者一处过渡,而落叶呢,却有谢幕和退场的感觉。
  一到秋末冬初,便是落叶纷飞的季节。在北风的伴奏下,它们跳起了踢踏舞,踢踢踏踏,告别藤条或者枝头。
  相对落花,更喜欢落叶。随便拾起一枚,从它的叶脉中,可以去识别秋天的掌纹,去揣测它曾经的命运;从那被虫子啃噬留下的小小孔洞中,你可以窥见它心灵的伤疤,可以窥见它多舛的命运。
  也许,树木是通人性的。知道天气转凉了,主人需要热身,也需要健身,不宜窝在房间里,不宜总呆在电脑旁,指头不宜只顾与键盘打交道,目光不宜长时间锁定在荧屏上,于是派来落叶,把你请出门,让你挥动笤帚,如同挥动如椽大笔,在院坝里写下一则心情日记。
  有时,一眼瞥见满地落叶,感觉是一个字:烦;但当你刷刷刷,一阵清扫后,感觉又是另一个字:爽!从烦到爽的过程,不像是在扫地,倒像是在打扫心情,在将心事清空。
  抬头望望,虽说并非“叶落秋林见远山”,但至少可以看见天更高、云更淡。枝条上还挂着一些酱紫的或黄褐的叶片,像扛着一面面旗帜。那些树木仿佛要打一场持久战,不战斗到最后绝不妥协。
  每天都有败下阵来的叶子,但树木很有节制,一时半会儿不会轻易落尽。因此,洒扫庭院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曾经,抱怨过这些树木,觉得它们刁难人,故意给人添麻烦。后来一想,不对呀,树木原本是善意的,它要它的主人每天都适量劳动,或者还说不上劳动,只能说活动活动筋骨,这样更有益于健康。而且,怕你不会很快明白其中的道理,故意放慢凋落的节奏,让你从中悟出点什么,让你明白那不是坠毁,而是回归;那不是失落,而是洒脱。
  叶荣叶枯,是一种轮回,是一种让位,是自然而然的事。叶落归根,既是为了高高在上的“老叶”接接地气,也是为了大地母亲更有底气。
  树木看似无语,其实,它一直在与我们对话呢。
  聚集在小镇上空的燕子
  每当夜幕降临,在小镇上空的电线上,便聚集了成千上万只燕子,蔚为壮观。
  似乎很久没见这些小精灵的踪影了。
  它们是属于田野和庄稼的,是属于乡村和记忆的。
  为何要齐聚在小镇?仅仅因为贪恋小镇日渐上涨的人气吗?
  原来,它们也是从老家赶来的。
  老家呢?它们曾经寄居的乡下老家呢?那些年久失修的老屋都坍塌了吗?那些曾经与它们一起在蒙蒙细雨中忙碌的农人呢?那些曾经与它们一起剪辑春光的鞭影呢?那些曾经期盼过它们、仰望过它们的温热目光呢?那些伴随它们轻轻呢喃的乡村夜话呢?
  没想到,那乡下老屋会成为空巢,那大片良田会因无人耕种而荒芜,那天真可爱的小燕子会因无家可归而成为流浪者寄居街头。
  在小镇上空,供它们落脚的是一排排高压电线。
  在那小小的爪子之间,分明响着嗡嗡的电流声。那可是在与死神赛跑的高速公路,在那里,狂奔着死亡的洪流。
  也许,燕子们把它当成了乡下母亲的晾衣绳,或者当成了三月小河边的柳条儿。
  它们挨挨挤挤,操着乡间土话,谈论一些与城市无关的话题;或三两嬉戏,或超低空飞行,甚至在电线上玩荡秋千呢。
  也许,五颜六色的灯光以及广场舞的高分贝音乐扰乱了它们早睡早起的习惯,使得它们迟迟难以入眠。
  眼尖的记者发现这一奇观后,用他的生花妙笔报道:这些栖息在电线上的燕子像无数的音符,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乐章。
  其實,有人却不认同。因为,在人行道,或绿化树上,随处可见白色的斑点,那是燕子们在此过夜留下的“杰作”。为此,它们没少遭市民的白眼,没少挨路人的诅咒,甚至有门店老板想轰走它们。哎,只怪这些来自乡村的“移民”根本不懂城市的规矩,很难融入现代城市的“文明”之中。
  也许,对这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城市夜生活,它们仅仅好奇;也许,它们受不了乡下的冷落和寂寞,仅仅为凑一份热闹而已。但是,城市的高楼没有属于它们的栖息地,玻璃幕墙和防盗网总是拒绝飞翔的翅膀。
  夜晚,它们像一群没有暂住证的流浪者,草草借宿一宿;黎明,它们又将各奔东西,四处觅食。
  这些来自故乡的、差点被我们遗忘的小燕子哟,一定是追随它们曾经主人的足迹才来到城市的吧。这,也许是一种怀念,一种追寻吧?
  今夜,栖息在电线上的小燕子们还能像在故乡屋檐下那样安然入睡吗?还能梦见在某个春天回到乡下,寻一户向阳人家重新衔泥筑巢,为守护一个甜蜜的春梦而轻轻呢喃吗?
其他文献
天空的来信  天空的来信是不是春天里小院外  跳到小河里游来游去的一群鸭子  是不是河岸上连绵不断  生长出的柳芽和  远处山坡上开出的桃花李花杏花  天空的来信是不是夏天里北方平原上  密不透风的青纱帐玉米和南方  高低不平的梯田中绿油油的水稻  是不是夜晚的闪电白天的惊雷  落下来的冰雹落下来的雨水  是不是河水涨了窜到岸边的小鱼  天空的来信是不是秋天一望无垠的金黄  是不是地头挽着的褲管扎
期刊
花期将过,樱花还在艳丽地开。  叶子独自长出来,  在道路边。  每天都匆忙地打量一眼,  在奔向目的地之前。  生活有千百种理由悲观,  有更多理由惊艳。  挺好的。这里的春天  和它的花千树,  在替自己生长  有时候是繁花,  有時候是新叶。
期刊
风,温柔地穿过我的指缝  可却有一丝揪心的疼痛  在身体里蔓延  我已經忘了花开的时日  只有远方的雁鸣  还不时提醒着我  或许,不停地行走  能够让人忘却落在身后的颤栗  而明天,还能不能萦绕衣袖  就算所有的回眸都已无所谓  依然会有一道闪亮的风景  站在抬头可见的路口
期刊
山城,在年节里静了  山城,静了。在年节里,空了一座山水之城。  那些川流不息的车辆,如潮落时分的水流,沿着城门四面八方奔涌而出,带走了拖儿带小的民工、带走了裹挟在江风里的汗味、带走了像气囊一样  鼓胀起来的喧嚣。  经年不堪重负的路面,此刻被拉宽了,蜗牛也找到了畅通的感觉,呼吸飘逸如风。  鎏嘉码头很静、北滨路很静,仨俩出门的“老重庆”散落在人行道上,仿佛能听见身后银杏叶飘落坠地的声响。  偶尔
期刊
期刊
小得在县域地图上  也只是一个点  长年累月被几片雾岚  遮擋在大山里面  就像一个未开封的  价廉味美的易拉罐  几年前  一条村级公路修了进来  像插入的一根吸管  不多时  就把村里的新鲜汁液  吸到了外面……
期刊
在邓小平铜像前  20年了,我年年都来看你。请原谅,这次我有意使用这个“你”。  你还是坐着,慈眉善目,笑态可掬,并非传说中那样:目光如炬,如铁。  我知道,你也有生活味、人情味,并且说过“家庭是个好东西”。  这样很好。  这样,在你的老乡面前,在你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前,你更朴素得像一个伟大的凡人,本色得更契合你从渠江出发时的初心。  在你的铜像前,我大胆揣度你的内心世界:
期刊
手机的问题  有一幅画面或许你早已司空见惯:  卧室里,大床上,一“只”人斜靠在高高垒起的枕头上,紧握手机,眼球突出,神情随着拇指滑动或悲或喜。孩子拿着玩具期盼的眼神,他(她)视而不见;父母叫他(她)吃饭的呼唤,他(她)充耳不闻。周遭的一切似乎都与他(她)无关,无论十里春风还是三里桃花,在手机面前,全都黯然失色……  这“只”人,可能是你,也可能是你的孩子、妻子、兄弟……总之,如果不出意外,每个家
期刊
我一直觉得不亏欠周满娘什么,她把我养大,我将她养老.rn我对她是既恨又怜,巴不得她早点死掉,但又特别害怕她死掉.周满娘本是岳池骑龙周家沟的人,嫁到我们胡家,真是倒了八辈子
期刊
电视法制节目因其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和借鉴性而深受观众喜爱,也因而在电视屏幕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如今随着更多相亲、选秀等众多娱乐节目的出现,各电视台的电视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