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一般两性交往中的性别角色差异

来源 :社会心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xz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大学生一般两性交往中的性别角色差异,用相关量表对31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化、女性化量表与一般两性交往量表得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不同性别的性别角色类型分布有显著差异;在一般两性交往质量量表总体得分上,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性别角色类型的主效应非常显著,其中双性化和男性化类型者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类型者,性别和性别角色无交互作用。这表明大学生的性别角色与一般两性交往质量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心理动力学疗法强调在矫治中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心理动力的相互作用。根据求助者早年成长经历和求助者投注在咨询师身上的情感之间的联系来理解求助者“症状”的意义。文章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基尼指数依旧很高,面对我国贫富差距较大的现状,国家逐渐出台了一些缩短贫富差距的相关分配制度改革措施,本文
“双性化”是一种与性角色的认同和同一性相关的人格现象。双性化人格从程度上来讲,并没有出现性别认同的混乱,他们是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的。当双性化由个体的主观意向成为了全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个体思想形成规律与特点的独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即通过对个体思想形成规律的前提把握,加强思想导引、理念重塑、价值陶铸,继而达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