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评价初探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sw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有着自主性创新性与能动性,学生通过参与学习构建知识,提高能力。学生也是教学的平等参与者。美术教学作业的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作业评价中被重新审视。根据教学的经验有以下几点想法与各位同仁探讨。
  1.从评价角度的转变开始
  因为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这个差异就决定了学生能力的不同,教师进行作业的评价时就不能以同一角度和同一标准衡量每个学生,避免评价的一概性,一致性。有一部分学生在星期三下午活动课的时间在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学了一些专业的美术知识技能,学校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目标,要求学生必须练习。刚开始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倒是还很高涨,可是到后来,学生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对大量普通的小学生的美术评价来说专业美术知识只会让他们觉的枯燥。《风景写生》教学内容有着透视与构图的专业知识,评价作业从专业的技能,技巧角度评价,作业以黑白为主色,线条为表现元素,学生会觉的很枯燥。采用“真像”、“太逼真了”之类的话语。这样评价是单一片面而过于主观。忽略了作品的内涵,独特的表现方式,与众不同的审美观等,无法深入诠释作品内在的含义。评价中我们应加重于作品的内涵,发现作品中独特的亮点。换个角度从学生的视角,阅历出发,认识、解读作业,画面表现了学生视野里的风景,以幼稚的表现手法描绘了景物。画面中的建筑物夸张变形,画面上只有一座高大的建筑,其他的景物围绕在周围。这样的画面体现了学生对风景的最初影响,洋溢着对世界天真的理解,有着儿童跳跃的童心。避免以成人的角度主观、武断的评价儿童作品,对画面有自己己独特见解,独特风格的画给与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找到自信,找到思维飞扬的激情。视角的转变,给学生的学习会有意想不到的影响,应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以评价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学习。
  2.要注重作业过程的评价,而不是其结果
  从过去的传统上看,美术教师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成绩,常以完成一件较为满意的作品来决定学生一个学期的美术学习成绩。很显然,这种“一锤定音”的评价,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没有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的作用。学生作业努力的过程就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简单的以学生最终的作品来给学生的能力进行定位。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有的生长环境,个性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也就存在差异。我们应该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绘画热情,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创造力,保护孩子的个性特点。注重最终静态的作业评价演变成对作业过程中学生情感动态,态度变化,能力深浅的评价。学生作业过程的评价可了解在学习活动中参与意识,认知水平,操作技能等能力的综合评价。同时适时反馈给学生,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一年级的《水墨游戏》,学生初次接触水墨,对水墨画的工具材料一无所知,想让他们完成一幅水墨画是完全不可能的。学习以游戏形式展开与学生一起游戏,让学生用毛笔蘸墨调和不同水分在宣纸上画出不同深浅浓淡墨色的电,线,墨块,在随意的涂鸦中学习墨色变化与水分的多少有关。同时对于一些学生涂鸦过程中适时点评墨与不同水分调和可以表现水墨丰富的层次,提升学习的兴趣。由对竟态的的教学成果的评价转入动态作业过程的分析,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3.多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把发言权力还给学生
  在评价的过程中如果只有教师个人评价观,没有学生发言权,这是美术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受欣赏者个人阅历、兴趣爱好、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造成了不同的审美观。教师常常以教科书为唯一标准,用书中搬来的观点去统筹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不尊重学生个性,不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评价也应有学生的参与,评价的主体,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重新审视自己的作业,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引导学生精益求精,积极向上,锲而不舍的精神。《远近的奥秘》评价时让学生和同桌比较,运用比较法分析自己的画面,学生认为画中画得比较好近大远小表现出来了这是我比较满意的地方,从总体上看图画,线条不算流畅,仔细检查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如构图感觉太散,没有紧密感。和自己以前的作业比较有很大进步,画画的灵活有层次感。这样横向、纵向比较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自我的经验构建了认识。学生对作品认真地进行理性分析后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判断体现出个体的审美。学生审视自己的作业,发现作业中有许多完美的成分与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从而引发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感,尽管有时显得较为幼稚,但这是一种自我发现美、自我获得美、自我创造美的过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4.采用激励学生相互评价的方法,完善教学评价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常常会被老师批评,作业多不敢展示给同学,怕受到老师的嘲笑。但是同学的评价会让这些成绩不好的差生对美术学习产生爱好,喜欢上美术课。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眼光要比教师的评价和自己的自我评价会更加敏锐,这是美术评价中不可替代的。有个班的学生在班里是出了名的调皮的差生,到了他们班的美术课我特意的走到这个所味的差生的桌子边上看了一眼他的美术作业《风景写生》,发现他的画面线条有力,抓住了画面的主要景物。当我正想看他的画时,他却不让我看,让他自己发表对自己画的评价时也是一言不发。作业评价时让同学之间相互评价,班里的一个学生发现了他的画面,用文字在他的画面下方写上了几句话:“画面景色优美,选景很好。线条流畅,画面远近层次分明。”这样的话让这个所味的差生发现了自己不是什么都不如人都比人差,从这次课中找到了自信。从此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了努力学习的自信。
  我们应该知道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的作业一个定性,区分作业的好坏,而是通过评价保护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在评价过程中运用一切能用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画、敢做。那么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作用也就真正的落实到位了。
  
  收稿日期:2011-05-08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今教育的改革主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无论怎么变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因而思想品德课的考试越来越倾向考察学生的能力。传统的应试教育方法是在中考阶段大搞题海战术,试图通过过多的练习题来提高能力。  【关键词】加强;时事政治;能力     当今教育的改革主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无论怎么变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因而思想品德课的考试越来越倾向考察学生的能力。传统的应试教育方法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艺术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国家教育方针,艺术教育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促进其个性完善。与德、智、体、美、劳诸育并驾齐驱,同步发展, 是教育整体工程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正确认识和积极发挥美术的教育功效,是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美术课作为美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也不仅是培训美术技能,而是通过让学生学习、动手操作到审美能力
期刊
1.前言  体育教学评价一直是体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焦点问题,虽然有众多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对其进行研究,但现实一直是“理论上清楚,实践中模糊”的状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教育改革的深入,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如何重新认识评价的功能效用,转变以往单一的评价,让教师学生都能成为评价结果的获益者,已
期刊
【摘 要】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文化标志,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同样表达着时代的变迁,成为过去三十多年的鲜明印记。  【关键词】改革开放;通俗音乐  The singing once floated for 30 years——The reform open and China popular music all say  Jia Tian xia  【Abstract】Have its speci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变迁,随着科技手段在教育界的大力推进,计算机技术也将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页。特别是现阶段在我们这些地区,农村中的中、小学现代化教育手段刚刚起步,如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那些(如:体育与健康课程)比较枯燥的学科中,为学科的教学提供一个新颖的平台,让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全新的转变,让计算机技术来弥补农村教育中的教学的薄弱环节、优质资源差的弱势。这样就能缩短学生学习的时间,
期刊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重要任务。很长时间以来,以竞技体育为主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练习方法充斥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课中的活动内容单调,教学方法简单,长此以往学生渐渐的失去了学习体育的兴趣。现在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那么我们一线教师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本文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想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生学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深入研究每一课,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结构,教师要坚持做到:了解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明确课堂教学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深入研究课堂巩固练习,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课堂教学小结分寸,巩固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优化每课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与创新
期刊
【摘 要】音乐与美术都属于艺术门类,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来感染听众和观者。但是它们却是相互联系和融通的。这种微妙的关系使得在美术教学中融入背景音乐成为可能。在美术教学中使用背景音乐能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和创作力,有效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老师高效掌控课程进度。  【关键词】音乐;美术;教学;应用     1.前言  美术是培养人发散思维能力的最具成
期刊
小学体育新教材内容较多,学生的基础也不够好。因此,小学体育课要求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而且还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技术技能。故教师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想根据自己从事几年体育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求教于专家、同行,以期不断获得更多更好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努力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1.体育教学中的“引导  俗话说:“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教学艺术在很大程
期刊
【摘 要】在全新教育理念和新型的学习方式下,美术教育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活动进入美术课堂,作业的多元化评价。通过不同的途径探索让学生真正热爱美术学习,为的是让学生喜欢美术,能积极主动地用心灵进行创作;激发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注重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