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滴雨水都是一片打碎的灯光(外一首)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domr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场夜雨突如其来
  被灯光包装得五颜六色的城市
  被夜色包裹着无法逃逸的光
  碎了一地
  柏油路的街面流淌着各式的光
  有的兴奋,有的冷静
  有的温馨,有的忧伤
  有刺眼的有黯淡的
  最卑微的光总是和阴沟里的水
  一起熄灭,一起堕入更黑的黑夜
  這场雨收割了城市的夜晚
  把它藏入更深更黑的夜
  雨水汇流成河
  带着好多灯光的悲伤汇流成河
  这是今夜城市的主题
  主人公是黑暗里一片流动的灯光
  在夜色里放声歌唱
  在雨中踽踽独行
  我只要一枚松果
  春山满载而归
  数不清的一地松果
  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往事
  偶尔,会指着我窃窃私语
  他们姿态万千,神情慵懒
  我知道这群外表坚硬的家伙
  心灵深处
  都有一个柔软的春
  风入松,云出岫,群山苍茫
  远方很远,浩浩荡荡
  我只要脚尖前的一枚松果
  以及它贮藏的那缕春风
其他文献
斑痕累累的石碾  倚在墙角不显眼处  躲避着早春的风  柳枝垂落下来  阳光梳理着  也扶不起她的懒  那只黑狗趴在村口  眼皮都懒得抬一抬  汽车掀起的尘也惊不了它的魂  太后村就这么静静地  仿佛看穿了  歲月送来的一年一度的初吻  古河床淘石  早春,干涸的古河床  渐渐松开了嘴  也就磨牙的功夫  急不可耐的挖掘车昂着头  身后是一群持锨荷铲的人  淘石的过程热火朝天  俨然就是一场攻城的
夜宿  夜。灯光下  一只沉默的虎  卧着  太平洋饱含黑暗  像是世界的边缘  城市,如唱片  从一教堂尖顶  缓缓展开它的星火  和错落的离别故事  风笛,带来远山上  暗暗的雷声  音符:她的眼睛,嘴唇,手  水,联成宽大的帘  从四周的玻璃墙流下  上帝,带着悲哀  活着  东方艺术品  彩云,若金丝扎成的发卷  天空嵌入花瓶  梦里蓝色的宝石  一千里路围绕瓶身  却是咫尺的距離  优美
在铜铃山  落日,生长着鸟鸣  铜铃山的雨水,清泉  天籁的风声——  究竟用了多少时间  亿万年前的剧痛,落地生根  石头作身体,安然于天地间  石楠、薯豆、苦丁茶  或者汉语、爱情、故乡  它们都能说出一座山的本质  斑驳的石块,一棵树的年轮  细雨和阳光在同一天降临  行走在两个天地之间  即使是一只觅食的猴子  也有足够仙气,獨踞山水  乙未年,我们来自不同方向  以文学的名义,点燃篝火 
一段青石街,一湾驷马河水  把两千年的沧桑凿进麻石条上  砌桥工匠的梦和乡情融入彩虹  河水吻过桥墩东去,把人间烟火  擦拭得不留下一丝痕迹  我用脚步丈量驷马山到凤凰山的距离  依稀看到乌骓马凌乱的蹄印  唯有唐代大诗人张籍还记得回家的路  张孝祥林散之在安徽的东大门相迎  石板缝中长满青苔沉淀着许多故事  与桥相连青石路边斑驳的老街  布草店,中药铺,油作坊,茶馆  楚汉遗风流淌这千年古镇角角
大海抒情诗——献给/仿丽莎·雅诺特  我是一辆可白行卸货的绿色福田卡车  满载取白三角洲冲积平原的土方浮动在陕西南路  在周四夜晚买上一包川味花生米  外加两人罐特级银色朝日干啤。“辛口”  我两鬓斑白,站在亚太区的优衣库  生腰果炒瓜子全都真空包装  青色的泡沫塑料尽是去屑洗发香波的味道  装修过半的房子临时改装的卫生间  二战前后修建,花市里暗香浮动  人家都感到资本的勃发  交通灯透过变形的
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诗歌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时代诗歌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有待在时间与历史中展开的问题,或者说有待在实践中突显其本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新时代诗歌必定会与此前时代——“新时期”“文革”“十七年”“五四”——的诗歌有所不同,因为我们的时代氛围、思维方法、情感结构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应将此前的时代“相对化”“历史化”“问题化”,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新时代诗歌发展的道
马驹  从今以后,我只是定窄盐沟上  一匹撒欢着的马驹 亲爱的  没事吃吃草,偶尔也嗷叫着几声  告诉你,我一直在你身旁  未曾离开过,而且还负责永远爱你  母亲  这是6月?对!毫无疑问  6月6日的凌晨6:08  唉!失眠了,窗外只有几颗星贼亮着  但这会儿那个像牛一样犟的女人肯定又背  个竹筐  出现在定窄盐沟那片山头了  雨季已来临  我答应你,亲爱的  下个雨季一定要和你好好相爱  再也
(一)  登山之前,我是一个彻底的怀疑论者  微信里的山水,永远无法突破  相册的容量。昨夜,拐杖在梦里  点石成金,所以当遇见状如白鳍豚的石头  从砂石里探出头颅和身子时  我的心,颤抖了一下  凭什么,要让一块石头  活在人的假想中?景区指南上  中文和英文的间距适中  还有更多的石头  被命名,被翻译,被蒙尘的眼  带入光线摇晃的午后。倦意袭来  十二潭池的凉意  要远远大于神话的吸引力  
龙崎市的稻田  对岸只有树丛环绕着房舍,  间距的别称,是从精灵到巢穴。  稻田间的行车路,阳光碾过的大地。  那时夕阳昏沉,一只白鹭立在田间,  ——它的家人,是我。  禾苗用来呼吸,水面吹弹可破。  穿制服的学生不慌张,在岁月中  游荡,眼眶压低在云和晚霞之间。  这里有美丽的生命,泥土也在生长。  行步的白头巾。  野鸭栖息的草丛,  以及泄密的花粉,飞舞在晶莹的水汽中。  想到蛙鸣,夏夜的
那些花一直以花的形式理解草  以草的名義标注芬芳  ──我是否混淆了概念  泥土已将一切清晰地标注  谁住在谁的心里?  我一直住在村庄  一直以村庄的名义标注自己  那些异于村庄的城市  因被村庄团团围住而  失去血色  发出机械般的吼声  谁还比村口的那棵树更加  难以企及?  年年自我否定 又自我肯定  年年放弃那些花那些果实与叶片  但它永远不放弃  紧紧握住根的泥土  那些粉红色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