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love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84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用药6个月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血压变异性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24 h平均舒张压、24 h舒张压变异指数、24 h平均收缩压、24 h收缩压变异指数均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稳定患者血压变异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变异性;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9-0078-02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发展会造成心、脑、肾等多种靶器官损伤[1]。研究发现,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高危因素,其已经成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首位原因,是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1]。血压波动具有其特有的昼夜变化节律,且此变化与机体生理活动相呼应,若血压变异性增高,则会加剧对高血压对各靶器官的损害,增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因而控制血压变异性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在高血压患者中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旨在于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现将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于我院就治的84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均符《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3]中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表现者及对研究药物不耐受者。对照组女20例、男22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6.72±4.32)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8.87±2.34)年。观察组女18例、男24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6.85±4.37)岁;病程2~17年,平均病程(8.90±2.3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餐后口服氨氯地平(江西汇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056)治疗,10 mg/d,1次/d。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浙江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270)口服治疗,20 mg/d,1次/d,晚餐后温水送服。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期间采取相同的基础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日常护理管理,确保患者规范用药。
  1.3评价标准 ①临床疗效:无效:治疗后血压未降低,甚至持续升高;有效:收缩压下降30 mmHg以上,或收缩压下降10~20 mmHg以内,但未恢复正常范围;显效:舒张压改善10 mmHg,且恢复正常范围。②血压变异性:通过监测患者24 h的平均舒张压、舒张压变异指数、平均收缩压和收缩压变异指数评估患者血压变异性,数值越低则表示血压变异性稳定效果更好。③观察患者治疗期间药物引起的胃肠道不适、头痛、头晕等发生情况,并加强肝功能指标监测。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血压变异性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24 h平均舒张压、24 h舒张压变异指数、24 h平均收缩压、24 h收缩压变异指数均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2.3不良反应 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头晕1例,胃肠道不适2例,水肿1例,总发生率为9.52%(4/42);对照组出现头晕1例,胃肠道不适1例,水肿1例,总发生率为7.14%(3/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693)。
  3 讨论
  研究发现,血压持续升高及异常波动均会对血管壁造成剪切力,持续发展则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结构变化,促进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4-5]。临床在治疗高血压时不仅要降低血压水平,还要稳定血压变异性,以免血压异常波动对人体自我调节作用造成的影响,减轻高血压导致的靶器官损害。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最主要治疗方式,可通过长期、持续、规律用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进而避免高血压造成的不良影响。但高血压形成、发展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单一药物治疗降压效果并不明确,临床多建议联合用药,以更好的控制血压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血压变异性控制住效果更好,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说明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疗效更佳,且安全性高。氨氯地平为循环系统药物,口服后可通过扩张外周小动脉达到降低血管外周阻力等效果;氨氯地平还可扩张缺血区域及正常及正常区的冠状小动脉各冠状动脉,改善高血压导致的靶器官损害[6]。阿托伐他汀钙是常用调脂药,可选择性抑制胆固醇合成,并能增强胆固醇清除效果,进而预防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起到稳定血压水平的作用;同时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可减轻血管内皮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强内皮细胞对血管平滑肌的调控效果,进而达到减轻血管压力的效果[7]。两种药物联合使用,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发挥药物叠加作用,利于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提升血压控制效果,减少血压的异常波动,稳定患者血压变异性,更利于疾病的远期控制。安慰剂对比试验发现[8],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严格控制剂量及适应证不会导致联合用药相关的特殊不良反应,安全剂量长期服用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血压变异性还与情绪波动、饮食、活动等相关,故在规范用药的同时还需加强日常管理,以更好的控制血压水平。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患者总分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稳定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强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 李科, 刘剑雄, 朱燕, 等. 原发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syntax评分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 四川医学, 2018, 39(5): 501-505.
  [2] 余冬梅, 杨瀚晅, 侯斌, 等. 瑞舒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7, 23(6): 482-485.
  [3] 中国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 24(1): 24-56.
  [4] 余强, 李晨, 陈曼君, 等.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 2017, 19(3): 217-218.
  [5] 马仙红, 张瑜.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内皮功能的影响[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7, 25(4): 293-295.
  [6] 王印伟, 董红艳, 刘芳, 等.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 17(3): 349-350.
  [7] 万兴富, 李滨. 氨氯地平联合阿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病人血小板活化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 16(17): 2540-2542.
  [8] 乔瑞省, 封娜.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9(2): 201-203.
  作者简介:穆海萍(1974.05-),女,大学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社区全科医生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静脉全麻下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至我院进行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治疗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静脉全麻,观察组患者采用钬激光进行碎石,对照组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比较两组患者碎石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碎石成功率、术后3
【摘要】目的:研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使用降阶梯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54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均来源于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入,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和降阶梯组,组内分别27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方案治疗,降阶梯组采取降阶梯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抗生素时间、住院天数、肺啰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平均时间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降階梯组治疗总有效率
【摘要】目的:研究探析醋酸奥曲肽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可靠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9年7月诊治的2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醋酸奥曲肽进行治疗,研究组在采用醋酸奥曲肽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塞通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效果有效率为78.33%,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效果及对PCT、CRP、WBC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20年4月重症肺炎患者68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例)和观察组(n=34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治疗一个月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PCT、CP
【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6月的医院临床治疗的患有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25例)和对照组(n=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有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变化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阿莫西林结合替硝唑在治疗急性肠胃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经临床检查后符合急性肠胃炎诊断标准的180例患者,按照住院号奇偶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治疗,实验组采用阿莫西林结合替硝唑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急性肠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急性肠胃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急性腹泻、脱水缓解时间
【摘要】目的:浅析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慢阻肺(COPD)的疗效观察。方法: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将本单位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135例慢阻肺患者划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65例,比较西医常规疗法与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治疗后观察组心率、PaCO2(二氧化碳分压)值低、PaO2(动脉血氧分压)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气促
【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行脑出血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与观察组(集束化护理;30例),对比两种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20.0%),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
【摘要】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给药治疗手段与阿奇霉素给药治疗手段使用在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给药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本医院给药治疗的64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实施项目具体指标调查,所使用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方法,各个组别纳入后依次32例,参照组采取阿奇霉素给药治疗手段,对照组采取左氧氟沙星给药治疗手段,比较两组别病原体转为阴性所占比例、给药治疗总体有效所占比例、给药治疗引
【摘要】目的:探究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对产程与产后出血事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进行温馨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失血量以及生产时间。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失血量少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且实验组产妇生产时间短于参照组, 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