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酸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来源 :化学研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bobo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咖啡酸与DNA的相互作用,考察了扫速对咖啡酸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实验表明,DNA存在使咖啡酸氧化峰的电位正移,咖啡酸的氧化峰峰电流减小,咖啡酸在320 nm吸收光谱的吸收峰降低,呈减色效应,且出现两个等电吸收点,说明咖啡酸与DNA的相互作用以嵌插作用为主。双链DNA (dsDNA)与咖啡酸的结合能力大于单链DNA(ssDNA),结合比为1∶1,结合常数β为2.32×10^6。
其他文献
为探讨日光温室土壤主要盐分对作物水分吸收、保护酶、渗透调节物质以及质膜透性的影响,以辣椒品种亮剑为研究试材,比较研究了50,100,150,200mmol/L的KNO3,K2SO4及其混盐处理对辣椒
为了揭示主要农艺措施即种植密度、N、P、K肥施用量对苏薯14号鲜薯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采用四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甘薯不同肥密条件与鲜薯产
利用1980年建立的黄潮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施磷肥对甘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施磷肥,土壤严重缺磷,致使薯块膨大期迟后、日增重减少,鲜薯产量显著
以杜仲幼茎为外植体,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添加不同种类及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组成15种不同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对杜仲愈伤组织进行诱导增殖培养。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基中添加
对70年代以来淮北棉区棉铃虫发生演变情况进行综述。分析了1992—1995年其大发生特点及成因.为棉铃虫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采用经过改良的SDS法和CTAB法对不同品种花椒进行基因组DNA提取,用核酸蛋白分析仪测量DNA浓度,将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ISSR分析,以期找到一种提取花椒总DNA提取的最优方法。结
【正】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收到《关于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对闽台交流合作环境建设情况报告审议意见》(闽常综[2009]4号)后,省政府高度重视,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在省政府
试验从理论上建立了番茄育苗基质多目标营养施肥系统模型,依据番茄壮苗标准,在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最优化方法中的数学规划理论建立的番茄育苗基质多目标营养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