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合作教学的构建与实施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xly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合作能力是社会所需要全面型人才所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也必须要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教学是促进学生合作、互动的有效手段,是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用以培养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武器”。对此,本文将从科学合理分组、巧妙设置问题、适当引导调控三个层面出发,系统地分析与研究小学语文课堂中构建、实施合作教学的有效方法与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合作教学;构建;实施
  新课程改革强调和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合作教学符合这一要求,具体指的是改变学生之间原本的个体竞争关系,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手段,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并形成“组内成员合作、小组间竞争”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和优势互补。将合作教学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中能够克服传统教学和授课模式的弊端,让语文课堂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想,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和方向,不断思考、分析、总结与探索,全面推进小学语文合作化课堂教学的构建。
  一、深入了解学生,科学合理分组
  分组是合作教学开展、实施的基础和前提,但分组并不意味着将学生进行随意的组合,这样反而会造成课堂教学的混乱无序,使得合作教学流于形式。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现实学情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组。首先,教师需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智力水平、性格特征等基本情况;其次,教师需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基本情况将全加班学生科学、合理地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保证每个学习小组整体水平的大致相当,从而为接下来合作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做好铺垫。
  例如,在教授《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时,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笔者先对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进行了深入的了解。随后,笔者再展开分组活动,将学生们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其中,每个小组的平均学习能力相同,这也是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效果的保障,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便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教学。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科学合理分组,保证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合作动机
  通常情况下,学生们合作的动机取决于所要讨论的问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问题的巧妙设置,尝试根据语文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结构来确定课堂问题的内容,保证问题难易程度适中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其次,教师需要把握恰当的教学时机,利用巧妙的方式向学生们提问,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发起学生们原有认知结构的的冲突,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合作的动机,并使其转化为合作的内在驱动力,促进小组合作活动的自然生成。
  例如,在教授《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时,为了激发学生们合作探究的动机,笔者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些问题,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各小组成员进行讨论。问题如下:从课文题目中大家能够得出什么信息?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老屋总也倒不了呢?问题提出后,各个小组立即展开讨论,经过学生们激烈的讨论后,每个小组都得出了各自的结论,随后,笔者让各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根据学生们的答案,笔者再做出总结归纳。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巧妙设置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合作动机。
  三、适当引导调控,优化合作效果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往往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思维、认知发展也处于起步阶段,这就导致他们的合作学习活动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教师对学生合作的引導与调控至关重要。具体来说,教师一方面需要监督学生们的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防止出现各种假合作、不合作的情况,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另一方面,教师则需要及时对学生们进行点拨和引导,让学生产生对所要探究问题的更深理解与认知,使学生的合作能够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有效优化小组合作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大自然的声音》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优化学生们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学生们进行合作探究时,笔者会根据探究任务的难度,对学生们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们快速理解知识,加深学生们的掌握。另外,在学生们阅读课文时,笔者也会对学生们进行一些指导,帮助学生们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与结构。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适当引导调控,优化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
  总之,合作教学的构建与实施是新课程改革下转变教学方式、调整教学结构的直接体现。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工作中,应该继续展开思考、探索,利用科学合理分组、巧妙设置问题、适当引导调控等策略来推动小学语文的合作化教学,构建合作课堂,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环功.小学语文课打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方法探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125.
  [2]梁洁.浅谈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才智,2019(22):70.
其他文献
摘要:美术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下面,我从“一、注重美术鉴赏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二、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三、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三个方面入手,就高中美术高效教学策略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期刊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意境深邃,美至骨髓。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语文中古诗词的量已经增加了大约百分之五十,由此可见,国家对于我国古诗词文化的重视。因此,为古诗词探究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了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典诗歌;诗歌诵读;直观情境;诗歌积累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古诗词教学已经成为了语文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初中古诗词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陶
期刊
摘要: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一直是化学教师奋斗的目标,这就需要化学教师根据具体的化学教材内容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最好的学习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取得最大优质的课堂教学效果,构建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当然,只是树立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是不够的,还需要化学教师因材施教改变教学方法,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等,以此取得最优质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实验教学;合作学习;趣味
期刊
摘要:实践是认知的来源也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求学务实、脚踏实地精神的重要手段。实践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历史使命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优秀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小学综合实践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方法,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工作与时俱进,满足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综合实践;小学教学;辯证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对于教育的不断重视,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当中,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小学音乐的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音乐老师应该不断地去培育学生的审美情绪,同时应要积极地展现出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趣味性,同时真正的能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但是从现在小学音乐形式上来看,小学音乐教学形式十分的单一同时音乐老师也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音乐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没有很高的兴趣,同时缺乏一定的积极性。本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结合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对传统文化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的重要性以及具体融合性内容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本;传统文化;结合;渗透  语文课程教学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播途径,其对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教育者,应充分利用日常教学以及教材文本,不断探索传递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帮助学生在领略其美感与内涵的同时,受到感染与熏陶,切实提高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目前中学作文教学并不乐观,而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更是如此,作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深知作文教学之难之痛,作文教学对师生而言可谓“两败俱伤”,但我们不能讳疾忌医,我们要积极的去寻找病根,结合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改善作文教学难的现状。  关键词:作文教学;策略;农村  一、寻找病根  我们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反思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
期刊
摘要:如何提升课堂实验操作实效性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简要探讨了提升物理课堂实验操作实效性的三点策略,即做好演示实验,激发思维兴趣;小组合作探究,促进产生感悟;优化改进实验,提高课堂实效。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效性;教学心得  如何提升课堂实验操作实效性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拟结合笔者的教学思考与体会对此谈几点策略性意见,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做好演示
期刊
摘要:在线教育一方面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升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跨越因地域等方面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分配,使教育资源共享化,降低了学习的门槛。网络互动平台不再让学生受到固定的上课地点、固定的上课时间的约束,能够以在线问答、交流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多方面的理解。而叙事性文体阅读中事件、环境和人物是学生需要了解和学习的主要因素,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叙事性文本将不再是静态的文字,而会演变为视频、音
期刊
摘要:音乐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音乐课堂发生了质的变化:音乐内容丰富了,经典了;音乐知识和技能渗透在生动、有效的音乐实践中了;欣赏内容越来越丰富多样了。与此同时,对我们音乐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比如:音乐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出现了二声部合唱的歌曲。但由于二声部教学会占用较多课堂时间且没有什么效果,所以很多老师对于二声部歌曲直接就唱单声部。长此以往,学生的音乐基础差、缺乏互相合作的意识,对于合唱更是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