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腹主动脉狭窄高血压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大鼠于左肾动脉上0.5 cm处行腹主动脉环扎缩窄术,造成心脏后负荷增加而复制大鼠腹主动脉狭窄型高血压动物模型,8周以后采用直接测压法测大鼠灌胃复方丹参滴丸前及给药后0.5 h、1、2、4 h的左室内压峰值(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动脉收缩压(SBP)及脉压差(PP),评价复方丹参滴丸对腹主动脉狭窄高血压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给药后2 h、4 h复方丹参滴丸可提高高血压大鼠LVSP及LVEDP下降百分率、降低±dp/dtmax、SBP,但对PP没有明显影响.其中LVSP在2 h、4 h分别为(18.21±1.36)%、(14.52±0.95)%;LVEDP 分别为(10.21±2.31%、(8.58±0.91)%;+dp/dtmax分别为(4730±211)mmHg/s、(3932±170)mmHg/s;-dp/dtmax分别为(2997±128)mmHg/s、(2781±120)mmHg/s;SBP为(161.1±11.9)mmHg(1 mmHg=0.133 Kpa)、(159.4±11.5)mmHg;与给药前及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对腹主动脉狭窄高血压模型大鼠有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可与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并降低心肌收缩力进而改善心功能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参脉注射液辅助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左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的比例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西地兰、卡托普利、利尿剂及氨茶碱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滴参脉注射液,1次/d,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观察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窒舒张末内径(LVEDD)值、B型利钠肽(BNP)指标变化,及两组患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两组患者LVE
目的 利用中药多成分吸收代谢评价方法,考察其对同植物不同药用部位多成分吸收及其吸收代谢差异的适用性.方法 利用大鼠肠吸收代谢实验方法,对葛根素、葛根水提液、葛花水提液进行体外温孵代谢实验,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结果 葛根素单一成分代谢与葛根水提液、葛花水提液多成分共同代谢的对比结果显示,葛根水提液中葛根素代谢率低于葛根素对照品溶液,酶平均浓度可能是造成此差异的原因.此外,研究发现相同植物不
目的 探讨常见中西药复方制剂的安全用药.方法 通过分析中西药复方制剂的西药成分,给出安全用药指导意见.结果 中西药复方制剂可分为感冒类、心血管类、糖尿病类、消化系统类和补益类,其所含西药成分有对乙酰氨基酚、氢氯噻嗪、格列本脲、碳酸氢钠、维生素类等.结论 药事服务时应从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等方面给予指导,从而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厥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一为上逆,即气机上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寒则厥,厥则腹满,死"(王冰注:"厥"谓气逆);二为四肢寒冷的一种病症,<素问·热论>"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三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寒冷的一类病症.热厥最早出现于<素问·厥论>"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仲景提出"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厥深热亦深,厥微热亦微"[1],热厥表现为手足厥冷,与<内经
期刊
目的 探讨甲异靛诱导K562原代细胞凋亡及对传导信号分子STAT5表达影响的作用.方法 K562细胞甲异靛处理12h、24 h、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等相关指标,Western blot检测STAT5的改变.结果 ①甲异靛作用K562细胞12h、24 h、48 h凋亡率分别为12.5±0.69,19.4±1.07和42.5±3.22,与对照组相同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
目的 观察中药通痹外敷膏联合关节腔冲洗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合并关节积液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5月至2013年3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针灸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关节积液患者3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183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及关节腔冲洗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敷通痹外敷膏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关节炎积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透明质酸(HA
目的 探讨七情配伍中相恶药对的药性组合规律.方法 在收集整理《本草纲目》中相恶药对的基础上,基于ACCESS平台构建数据库,进而应用数据挖掘软件Enterprise Miner中的关联规则算法,分析相恶药对的药性组合规律.结果 相恶药对的常用药性组合模式包括:温辛脾-寒苦大肠、温甘肺-寒苦肺、温辛脾-寒苦心、温甘脾-寒苦肺等.结论 相恶药对两药之间的药性具有一定的相反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相恶具
中风病是发病率高、残疾率高、死亡率高而治愈率低的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中风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致残率仍较高.据统计,脑卒中发病后一周内经急救存活的患者中,73%~86%出现偏瘫或单瘫、71%~77%行动困难、47%不能独立坐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痉挛偏瘫,治疗起来较困难,对患者的正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要提高中风的康
期刊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现代医学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炎症,中医辨证论治可取得更好的疗效。本科采用复方台乌片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骨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关节边缘、软骨下骨质的反应性变化为病理特点.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肿大、畸形和功能障碍.目前普遍认为,多种外在因素造成关节软骨破坏,机械性外伤如关节内骨折、关节过度负重、磨损等均可造成软骨损伤[1].中医药在治疗骨关节炎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认为其发病与肾虚、血瘀有关,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加之风寒湿邪所侵,导致气血津液代谢障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