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读了一篇文章,颇值得细细玩味。文章说清朝的道光皇帝其实是个冤大头,不应该对中国近代落后挨打负全部责任。追根溯源,真正出问题的恰恰是中国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康乾盛世这一段!
细究起来,不能不为这一观点所震撼。康乾盛世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当时的中国,无论是经济总量、外贸总量,以及发达城市的比例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然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文艺复兴开始了,工业革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了,现代生产力像春笋般、魔术般地从地下涌出来,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高级的文明阶段,而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却陶醉在“盛世”的歌舞升平之中,根本没有意识到工业革命给人类进步带来的巨大影响。中国从此和世界拉开了差距,不仅造成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而且一直到今天,都要承受着因为康乾盛世没有忧患意识造成的被动局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孟子的警世名言,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智慧。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就是民族忧患意识的产物。国破家危之时诞生的中国共产党,铁肩担道义,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救国于水火,解民于倒悬,为中华民族排忧解患;当和平的阳光照耀大地时,中国共产党描绘新蓝图,致力于现代化建设,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解民族存亡长久之忧患。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堪称增强忧患意识的典范。
当历史还处在光明与黑暗的角力中,1944年,毛泽东就向全党发出学习《甲申三百年祭》的号召,要求同志们“千万不可冲昏头脑,忘乎所以,重蹈李自成的覆辙”。在“进京赶考”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又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当历史走到一个新的起点上,邓小平领导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他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中国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中国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忧患之情,溢于言表。
当历史来到千年一遇的世纪之交,江泽民敏锐地抓住了这个不可多得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他说:“形势逼人,不进则退”;“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2002年12月,刚刚就任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就带领中共中央书记处成员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不懈地艰苦奋斗的坚定决心。他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盛世危言,令人动容!这样的忧患意识,源自十分清醒的政治头脑,源自高远的战略眼光,源自对社会、对世界相反相成、相生相克的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源自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正是各级领导干部所应当具备的、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细究起来,不能不为这一观点所震撼。康乾盛世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当时的中国,无论是经济总量、外贸总量,以及发达城市的比例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然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文艺复兴开始了,工业革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了,现代生产力像春笋般、魔术般地从地下涌出来,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高级的文明阶段,而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却陶醉在“盛世”的歌舞升平之中,根本没有意识到工业革命给人类进步带来的巨大影响。中国从此和世界拉开了差距,不仅造成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而且一直到今天,都要承受着因为康乾盛世没有忧患意识造成的被动局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孟子的警世名言,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智慧。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就是民族忧患意识的产物。国破家危之时诞生的中国共产党,铁肩担道义,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救国于水火,解民于倒悬,为中华民族排忧解患;当和平的阳光照耀大地时,中国共产党描绘新蓝图,致力于现代化建设,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解民族存亡长久之忧患。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堪称增强忧患意识的典范。
当历史还处在光明与黑暗的角力中,1944年,毛泽东就向全党发出学习《甲申三百年祭》的号召,要求同志们“千万不可冲昏头脑,忘乎所以,重蹈李自成的覆辙”。在“进京赶考”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又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当历史走到一个新的起点上,邓小平领导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他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中国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中国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忧患之情,溢于言表。
当历史来到千年一遇的世纪之交,江泽民敏锐地抓住了这个不可多得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他说:“形势逼人,不进则退”;“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2002年12月,刚刚就任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就带领中共中央书记处成员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不懈地艰苦奋斗的坚定决心。他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盛世危言,令人动容!这样的忧患意识,源自十分清醒的政治头脑,源自高远的战略眼光,源自对社会、对世界相反相成、相生相克的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源自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正是各级领导干部所应当具备的、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