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口算方法和技巧研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enny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課改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许多教学要求,其中就包括对学生口算与估算能力方面的培养,继而在多面化的教学下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而口算这一方式对学生计算要求不适用任何工具,足够考验学生在有限时间内的思维活动速度,能够良好地实现教学引导,促进小学生在口算时能够获得更多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更多地进行口算教学的应用,在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中有力地发展学生数学素养,构建更和谐、融洽的数学学习氛围。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口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9-0139-02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as put forward many teaching requirements for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includ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oral calculation and estimation ability,and then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athematics ability under the multi-faceted teaching. Oral arithmetic is not suitable for any tools,which can test students' thinking speed in a limited time,and can achieve good teaching guidance,and promote pupils to obtain more ability of analysis and problem-solving in oral arithmetic. Therefore,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need to carry out more application of oral arithmetic teaching,effectively develop students' mathematical literacy in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uting ability,and build a more harmonious and harmonious mathematics learning atmospher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Lower grade;Oral arithmetic
  小学是学生学习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关键阶段,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在学生正确、高效地进行数学运算的前提下,才能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或者展开对相关学科的学习。而新课标的变化也指出,运算能力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其教学过程需要被投以更多的关注。鉴于口算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教师应从口算的角度出发,在了解学生运算能力的现状的前提下去分析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可能因素,帮助小学生形成与稳固自身的逻辑推导能力。通过对不同教学策略的应用,教师能够找到更为便捷、有效的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与技巧,以下则简单列举了这些教学技巧。
  1.趣味引领学生,激发口算兴趣
  兴趣不失为学生最好的学习老师,它能够让学生爆发出更为强劲的学习动力。现如今,大多数的数学教师只是借助简单的重复与大量机械性的运算练习来帮助学生进行口算能力的训练,时间一长,学生甚至会“舌头打结”“话都说不圆”,直至对这一训练方式产生抵触与厌烦感,认为数学学习过程很枯燥无趣,很难长时间坚持下来。因此,教师需要在口算教学中增加更多的乐趣,通过兴趣的引发来让学生获得足够的学习自主性,在各种方式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对口算产生更多的好奇心,让学生觉得“快速口算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我应该更多地学习”,借由学生主动的学习过程将使整个口算教学的推进变得更为简单。
  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一些综艺节目,比如《最强大脑》中他人对快速口算与心算的惊呼,或者以一些特殊的天才为蓝本,讲述其特殊的计算天赋,将不同的数字看作图形,数字的运算就相当于图形的结合,对于多位数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样,在范例的影响下,低年级的孩子能够认为快速口算与心算是一项很棒的能力,再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口算题的训练能够表现出更高的热情。此外,教师还能将口算题用扑克、卡片等形式进行补充与展示,让小学生以抢答、竞赛等形式进行口算问答,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有效衔接。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口算的任务,在现有的模式下鼓励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以积分赛为前提去调动学生整体的积极性。在兴趣引导的口算学习下,学生在挥发自主性的过程中可享受到口算的乐趣,促使学生理解回答后产生的满足感与收获感。
  2.提升分辨能力,渗透口算算理
  小学生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分辨能力有限,特别是对数学问题,在长时间的训练下容易对计算中出现的符号与数字进行混淆。因而,教师需要注意易混淆的题目类型的讲解,在教学中使学生建立起更为清晰的数学概念,使其在口算学习中掌握对数字与符号的敏感性。在这一方面,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分辨力,使学生在练习中减少犯错误的概率,掌握自己出现的问题的基本特点与处理技巧。
  如,对低年级的孩子而言,由于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学生可能出现进行某一种单独计算时比较熟练,但是容易在加减乘除这类混合的计算过程中忽视部分数学符号对运算过程的影响,从而导致出错。对此,教师需要在口算练习中引导学生反思自身对运算律与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四则运算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先乘除后加减,先左后右,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这一基本准则,促使低年级的学生理清基本的运算思路。并且,在分数运算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对因数与约数的敏感度,使其能够在运算过程中快速化简,合并同类项,从而在口算中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与计算速率。教师还可以进行题目的对比训练,以此激发学生产生深刻的学习印象,从而发展学生形成进一步的解题思维,在口算中逐渐实现计算方法的优化,并有力促使学生理解计算过程,注重口算算理。   3.扎实口算训练,培养口算习惯
  数学教学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因而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口算教学来说正是如此,教师需要通过日常的口算训练去进一步养成学生的口算习惯,促使学生对问题能够勤于思考、细致观察。在规律性的知识技能训练中,以“快问快答”为基础进行丰富、多次的口算教学,让小学生能够将思考用言语表达出来,明晰个人的解题思路,并在学生取得正确计算结果时进一步巩固个人信心。此外,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针对性的口算训练中让学生理解记忆常见的数字组合,使其在口算中实现分数、整数、小数的快速转换,面对复杂的口算计算时能够提高口算的准确率,而不是在长期遇到问题就笔算的情况下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如,教师可以列出不同计算方法上的典型例题,加以数字填充。以“10的2/5是多少?”为例,学生能够在口算中將10乘以2/5得到4这一结果,也可以将10先除以分数分母下的5,得出中间结果2,再乘以分数分子上的2得到最终结果4,还可以将10先乘以分数分子上的2,得到中间结果20,在除以分数分母下的5,得到最终结果4。到“3/4—5/12是多少?”,学生可以先进行通分,把3/4化为9/12,分子上的计算结果为9—5=4,而4/12可以化简为1/3,在公分母的计算中找到合适的最小公倍数或者最大公约数,从而确保计算的准确性。这样,在口算例题的训练下,学生能够寻找到最适合自身、最为便捷的计算方式,从而提高口算效率,形成良好的口算习惯。在面对相似的计算问题时,可以快速回想起此类问题的计算过程,从而在强化口算记忆的过程中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认知。进而,在口算——思考——得出正确结果——受到鼓舞——继续口算的这一循环下,小学生在口算学习中形成了正反馈,把口算训练与数学教学内容综合起来,从而在适量的练习下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品质,培养出优秀的口算习惯。
  4.积累口算技巧,提升口算能力
  口算作为一种简便运算,学生在攻克这一简便计算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运算律,在记忆中组合各种计算技巧。对于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乘法的分配、交换与结合律等进行强化理解,对九九乘法表这类基础知识更需要背诵记忆。从而,在知识基础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推动学生对口算的掌握速度。此外,在简便运算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积累一些凑整、裂项分组求和、裂项相消等口算技巧,将其灵活地应用与口算学习中,进而使学生建立更为深刻的知识印象。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对题目的记忆与信息处理是关系运算的首要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学生对运算法则的不熟悉与对运算本质的不理解。总体来看,教师需要在口算教学中帮助小学生积累口算技巧,通过背诵运算法则、剖析运算机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在有限时间内得到更准确的答案。
  如,在39+2X11这一计算中,教师就可以将2X11拆分为两个11相加,而11与39相加正好可以凑整,加和结果为50,50再加上一个剩下的11,可以快速得出结果61,反观若是直接先计算2X11的结果,39加上22得到61的计算方式还需要经过大脑关于进位、验证等思考,相较之下口算慢了不少。而在2÷(4/3)+(5/12)X(3/2)这一计算中,学生可以进行裂项与合并同类项。即前一项可以是2X(3/4),为1X(3/2),1可以裂项与后面的5/12分组求和,为17/12,再通过这一分数与3/2相乘,可以得出结果为51/24。在这样较为复杂的计算中,运用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找到自己的解题思路,在运算规则熟记于心的过程中发挥出了口算的灵活性与便捷性。从而,学生能够在解题策略、心理机制、错误本质方面有了巨大的理解,面对不同的题目能够选择不同的计算技巧,基于自身的运算能力与数字敏感性去进行计算的开发,实现在口算练习中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提高其数学计算速率与运用能力。
  5.整合生活元素,促进口算应用
  口算可以说是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由于生活中对一些基础运算的需要,也不能随时拿出纸笔进行运算,因而需要口算这一方式帮助学生打好心算的基础。对此,教师需要积极与学生家长相配合,使其在生活中进行更多的口算训练,在帮助训练学生反应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应用数学知识,使其在口算学习中收获更多的成就感与自信心,进而使学生吃透这一计算方法,有力地将口算、心算、笔算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在正确计算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一套认知。
  总之,对小学数学低年级口算的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遇到的重难点去进行教学突破,呈现出运算的本质属性,从而使学生能够进行全方位的口算能力培养,最终实现对整体计算能力的挖掘与发展,促进对学生个体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培养。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充分利用数学这一工具,在良好运算习惯的养成下提高学习效率,形成更高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璐.小学低年级口算能力培养及口算与笔算的正相关性浅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
  [2]卢亚绸.基于真实情境的小学数学口算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
  [3]王莹福.浅谈培养小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J].亚太教育,2019.
  [4]程应军.基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小学口算训练教学改革创新[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
其他文献
摘 要:“问题串”应用于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是营造互动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紧密结合启发性、目标性和层次性的原则,精心设计问题串,科学把握提问环节,积极总结和反思,全面提高问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串;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9-0117-02  【Ab
期刊
摘 要:实验是提升学生生物素养的重要途径,提高实验的现实性和生活性,将实验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知识,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大胆的创新,极大的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在实践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创新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初中学习的物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后的学习中这些知识能足够启蒙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理解与认识,也能加强其对于世界的认知。以教师重视的核心素养为基础,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再结合当前初中物理的教学状况,可以改良教师对学生教学的研究方法。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尽量保证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地展示自我能力,并且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些所学知识。本文讲述的内容就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初中
期刊
摘 要:生物是研究自然规律,让学生了解自然的发展的一门学科,阐明了生物的活动规律和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并且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去。但是在初中的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虽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普遍较低,不利于学生进行生物学科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进行生物学科的教
期刊
摘 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涉及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是提升学生历史综合能力的关键所在,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对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阐述了历史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然后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旨在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工农业发展非常迅速。其中快速的经济发展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环境问题成为了社会的共性问题以及焦点问题。我国开始重新调整发展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学者在对绿色化学进行分析及研究時,主要以化学反应及过程分析为依据,着眼于原子经济性的基本原则来进行进一步的剖析及解读。在化学反应中,如果获取新物质,就需要
期刊
摘 要: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当前初中语文的阅读,呈现功利化、零碎化、概念化、极端化的问题,这与教师忽视学生阅读主体地位,对情感教育重视不足息息相关。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指导中,要明确情感教育的目标,创新情感教育的形式,全面贯彻落实情感教育,提高语文阅读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情感教育;渗透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在高中教育中,化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化学学科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会逐渐丧失化学学习自信心。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可以开展趣味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锻炼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本文首先讲述当前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讲述开展趣味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最后讲述高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具体运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不断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学生更新颖、更整体的学习需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手段、革新教学内容,让小学生能够切实感知到语文阅读的深层意蕴和独特魅力,进而形成语文核心素养。本文对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期刊
摘 要:随着当今时代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最主要的科目之一,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数学中的核心问题具有较高的大脑和思维开发价值,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将核心问题与数学深度学习进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每一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帮助学生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中的本质含义,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核心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