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如山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jjf_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到一个个儿童在废墟中卷曲着身子,稚嫩的脸上满是尘土,看到那一个个书包已经失去主人,我这几天内心如焚,眼泪也烧干了,默默地祈祷,祈祷他们的纯洁灵魂升入天堂安息。
  为我们的孩子们悲痛不已的时候,我也为在地震中表现出的那些伟大的灵魂而感动。我的泪水时而是痛苦的,时而又是感动的,痛苦的时候是悲悯人间遭遇如此巨大的灾难,感动的时候是欣慰人间仍然存在高尚的灵魂。
  在汶川映秀镇,老乡们在镇小学的废墟上发疯地扒刨着、寻找着。他们扳开倒塌的教学楼的一角下,一个男子向雄鹰一样展开双臂,他跪扑在地上,一边护着一个孩子,他的并不伟岸的身体为孩子们撑起了生命的空间,他带着雄鹰展翅的英姿永远地离开了,他的身体被这样的壮举永远地定格了。这就是29岁的张米亚教师。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与张老师一样,北川县中心幼儿园一位年轻的女教师,也是用她的双臂护着一个幼小的孩子,而她的生命却被倒塌的楼房夺去了。
  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崇州怀远中学的吴忠红老师正在四楼给初一(五)班上英语课。他领着同学们往外跑。当时楼梯口挤成一团,初一(五)班的绝大部分学生跟在吴老师后面。突然,后面的同学喊了一声:“教室里还有两名同学……”吴老师马上折转身,往四楼上跑去,其他同学安全地跑到楼下,而吴老师再也没能出来。
  面对着女儿的幼嫩的遗体,聂晓燕老师抑制不住而放声大哭。地震了,她一手一个孩子,唯独没有管自己同在一室的孩子。
  红岩镇中心小学的周汝兰老师屡次冲进教室,把52名4-6岁的儿童带到了安全的地带。
  新婚刚10天的通江县永安坝村小学教师苟晓超为救护学生,献出了宝贵年轻的24岁的生命。地震了,他迅速抱起两名孩子直往楼下冲去,十余名孩子紧随而下。他返身冲向三楼,此时,150余名孩子正从楼道向下涌来,他奋力来到三楼,又抱起两名学生向楼下冲……残砖中,他牺牲了。
  什邡市龙居镇龙居小学的向倩老师的身体被砸成三段,但双手环抱着将三名学生搂在胸下……
  汉旺镇的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护着4个学生,孩子们得救了,他却……
  当救援者掀开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倒塌的教学楼的一根横梁时,眼前出现令人震撼的情景:一位死去多时的女教师,一手拉着一个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孩子,这就是杜正香老师。九个老师顾不上自己的家人,步行6个小时,把与家人失去联系的71个小学生,护送到安全的地方。这些孩子最小的才5岁。九个老师当中,有的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有的失去了几个家人。他们翻山越岭,有时背着那些年龄小的、走不动路的孩子,拉着较大一点的,终于到达了安全地。
  还有许多我们知道姓名或者不知道姓名的为救孩子们而牺牲的教师,还有救了孩子也救了自己的教师。他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师爱。
  在面对地震这样绝对危险的时刻,求生是每个人最本能的反应。当一个人放弃自己生存的希望,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救他人,这是需要坚强的意志的,没有非凡的道德勇气是难以做到的,没有一贯的道德直觉也是难以做到的。我一直想,这些教师是因为他们内心的道德,他们内心的伟大的爱,使得他们在危难时刻勇敢地面对危险,把生命的希望留给学生。世界上没有比这更伟大的爱,也没有比这更伟大的道德。
  我的敬仰不仅献给在地震中把生命献给自己学生的老师,也献给那些在地震中牺牲的老师,同样,我也献给那些在地震后仍为教育而辛劳的老师。我认为,在他们的身上,道德的光辉是永远不会磨灭的。他们坚守着我们这个已经很成问题的社会的道德向往,使得我们的社会还有着道德的芬芳,使得这里依然可以成为一个值得生活的地方、值得留恋的世界,是一个依然让人着迷的地方。师爱如山,这山由教师的爱的灵魂铸成,已经化为永恒,仰之,仰之。
  我们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教师都很平凡、很草根。也许在我们这个庸俗的时代,在我们鄙俗、世故、势利的社会里他们很弱势,也许在那些占据社会优势的精英眼中他们活着的时候不值一提,但是,我认为他们是最伟大的人,我们的民族应当记住这些弱小的伟人。我们的教育史应当为2008年5月12日的地震中救人和遇难的教师写上重重的一笔。
  师爱如山!师爱如山!
  如果一个社会要追求精神的健康,就要时时刻刻牢记不要让自己的教师跪着教书,不要以不合理的方式强迫他们、羞辱他们,让让他们的工作和美德焕发出尊严和高贵,因为,教师是我们社会道德风尚的守望者。
其他文献
肠道的功能远不止消化、吸收、排泄这么简单,肠道其实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共有400多种菌群,100兆的细菌生活其中,掌管着人体70%以上的免疫功能。堪称维护健康的天然屏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