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HHO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师生质疑问难,激起思维波澜,给学生搭建参与教学的舞台;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启发学生猜想,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质疑问难,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学生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c)-0003-01 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语文教学的所有内容中,阅读教学是“重头戏”,耗时最多,费力最大,文本意义的隐喻性、不确定性也为我们留下了创新阅读的空间。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就本人阅读教学工作中的一点实践谈谈体会。 1 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它需要人的内在动机去激励和推动,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从而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激发创新精神,是培养创新能力必需的前提。激发创新精神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离不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比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文中有一段描写私塾中师生读书的场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子书,真是人声鼎沸,学生乱读一气,还有人却做起了游戏……”对这部分内容的认识,学生大都会说出诸如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艰深,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换个角度谈谈这种学习方式的好处,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有答:读书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答:不同的孩子读不同的书,因材施教等等。学生的创新潜能被唤起,理解水平一下提高了,思维得到拓展。笔者充分肯定了学生的这种创新激情。 创新精神是要靠激发的。自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那些有所成就的人,他们的创新行为都离不开创新精神的激发。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不能泼冷水,而应多鼓励、赞扬,引导他们敢想别人未想的,敢做他人未做的,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 2 提供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机会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作业应更多体现在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上,实实在在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 (1)师生质疑问难,激起思维波澜。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是思维的关键,而心中的疑惑和不解是推动活动的内驱力。因此,教师要从主宰的地位退下来,把提出问题的权力交给学生,使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教学中可实行“质疑前置,解疑贯穿全程”的教学方法。 (2)运用讨论方法,扩展思维空间。一位名人说过:“假如我有一种思想,你有一种思想,交换以后我们每人都有两种思想。”运用讨论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自由地阐述个人的见解,可以将单一思维转向多向思维,让学生在互相争辩过程中增加知识,扩展思维空间,发展思维能力。 (3)为学生搭建参与教学的舞台。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所以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辐射思维,为学生搭建参与教学的舞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可采用角色互换,编演课本剧等多种形式。 3 在想象中培养创新能力 想象特指在阅读某作品时,对作品没写到的内容作合理想象。从而培养创造新思维,即创新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可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对皇帝的性格进行想象。皇帝在游行完毕后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大家有的想象皇帝受骗后恼羞成怒,派人捉拿骗子,但骗子早已逃之夭夭;有的想象皇帝受骗后迁怒于小孩,将他抓来并责问他为何要说真话,显得昏庸愚昧之至;有学生则想象皇帝因游行时没有穿衣服而受了风寒,回宫后而发烧求医,谁知医生仍是这两个骗子乔装的,骗子用锅底灰和野草屑做成几颗黑糊糊的药团骗了皇帝的大量金银珠宝,而皇帝服药后上吐下泻,令人捉拿骗子时,骗子早已不见踪影,皇帝也一命呜呼啦。经过这样的训练,不但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人物性格的认识,而且使文章内容得到了再创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训练中就自然得到了培养。 4 质疑问难,开发创新思维 质疑是思维的催化剂,著名科学波普尔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从各种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激发思维的火花,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重要,他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教师应当十分珍惜、爱护、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及想象力,当有的学生发现和提出含有某种创新因素的“新奇”问题的时候,教师不必忙于自己去解答,而应及时抓住这种难得的机会或苗头,因势利导,把它作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让全体同学共同思考,这不仅极大鼓舞提出问题的个别学生,还会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勇于大胆想象,喜爱独立思考的良好环境,并在这种良好环境中逐步锻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本领。 如教学课文《刘姥姥游赏大观园》时,为了突破小说的主题: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三位姑娘的居室都很美,大观园也很漂亮,你认为三位姑娘生活在大观园幸福吗?”学生经过讨论后,认清了文章的主题,认为生活在日趋衰败的封建社会,无论表面多么的繁华,可从她们奢侈的生活来看都逃脱不了自己悲惨的命运,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呢? 教师要善于抓课题质疑;抓重点词句质疑;抓课题与内容的联系质疑。此外,还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联系上质疑,从篇章结构的特点上质疑,从图文处质疑,从标点符号处质疑等,教师教给学生方法的同时,帮助引导学生筛选提炼出重要问题,使学生的质疑由表面质疑向深层次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常让质疑入课堂,使学生在“思—疑—问—解”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让阅读课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天地。
其他文献
11月1日,中国移动面向北京、内蒙古、吉林、上海、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10个省市的所有移动用户开展“世博手机票”业务。
对家兔注射牛血清白蛋白作脑动脉损伤性实验,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并作超微结构定量分析以研究脑动脉的形态改变。结果:脑动脉内皮细胞肥大、纤维化、内膜表面出现融合,表面凸
测定克糖片剂中槲皮素的质量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3%磷酸(60∶40,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柱长为250 mm,检测波长为360 nm.槲皮素
函数的一致连续性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关于函数一致连续性的判别通常是利用定义、Cantor定理及函数在区间端点的极限是否存在等方法,适用范围窄.在常用的判别法基础上,通过
含镁极化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刘辉,于正荣,雄英,董文燕,王莉萍镁做为机体内重要的阳离子,在急性脑梗塞(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I)中的变化及作用已被重视。研究表明,ACI患者血清镁离子水平明显下降[1]。Helper...
本文报道有多系统损害的暴发型流脑50例,其中休克型30例,脑膜脑炎型12例,混合型8例,除神经系统损害外,并发多系统的病理损害,其它系统损害发生频率依次为:皮肤、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
关于互联网和手机WAPIN站涉黄“谁之过”的争执,并不新鲜。甚至可以说,会周期性发作。
高三总复习的目的应使学生将原来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综合化和能力化。如何来搞好化学复习呢?结合教学实际.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脑血栓急性期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的探讨于永发董国淑赵永波梁庆成周景丽吴江作者单位: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神经科脑血栓急性期溶栓疗法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但是溶栓药物
3G时代的来临将逐渐结束通信网语音、数据、多媒体三大业务网独立承载的历史,下一代网络是一个以IP为中心,可支持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融合的全新网络。在业务网全面IP化的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