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北大读技校”,支持还是反对?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txki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霸周浩的选择引起了大家的讨论,有人对他的行为点赞,认为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个案,不应该过分解读和拔高。
  近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一桩罕见的“弃北大上技校”的事迹,该报道主角周浩原是北大高材生,因对北大所学专业生命科学不感兴趣,而更喜欢操作性强的技术性学科,所以放弃北大,转入北京一所技校学习数控技术。学霸周浩的选择引起了大家的讨论,有人对他的行为点赞,认为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个案,不应该过分解读和拔高,尤其是将此事引申到对于普通高等教育与技术教育的优劣的评判上来。
  正方
  弃北大读技校不仅需要掌声
  @魏金改:周浩的转身给这个充满“功利性”味道的社会喷洒了一剂清醒剂。教育的本色是什么,就是教人求真、求善、求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考试的机器,更不是考霸学霸。很庆幸他的转身。北大少了一个生命科学系的学生也许没什么,但如果有更多的周浩出现,那将来也许就会出现一个中国的“乔布斯”或“比尔·盖茨”,这并非没有可能。
  @赵耀世:周浩在技校找到了兴趣点和归属感,这对掌握牢固的技术很有帮助,再加上夯实的文化基础,他的选择无疑是为今后搏击长空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他的选择,看似牺牲了眼前,其实是在放远未来,这种冷静的回归也就此点燃了他的精彩人生。
  青年俊才,不一定必须去了北大清华,就才能证明自己的优秀。有些时候,如果不是兴趣所在,自己又在竞争残酷的高校中,很有可能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周浩的人生故事,放在高等教育语境里,也是一个严肃的命题——我国的高校,培养的都是学术型的人才,毕业时都要写学术型论文,可是,社会每年真的需要700多万的学术型毕业生吗?不得不说,高等教育一条腿走学术化路子,已经拖累了我国诸多青年俊才,当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严重脱离了社会现实。
  周浩的转身对职业教育是一种激励,职业教育学校应该借此增强信心,鼓足干劲,厉兵秣马,不辜负“周浩们”的热切期待,为他们平添一身真本事,用以证明职业教育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必要。或许等到职业教育迎来美好明天之时,才会给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带来无尽的内在动力。社会保障差距太大是一座山。上了名牌大学找到好工作的机会就更大,而多是智力劳动的岗位,而上了技校就意味着选择的是体力劳动。当办公室里的干部各种社会保障都齐全,而当烈日下的工人各种保障都低一个档次的时候,这就犹如在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个群体之间安放了一座大山。一般情况下,人们自然喜欢的是无忧的保障,而不是风雨的忧愁。试问,工人的各种保障和干部的各种保障能同日而语吗?社会保障是保障人们未来生活的,实在不该分出行业的不同、身份的不同。
  弃北大读技校,很多人在为周浩的选择叫好。但是,能不能实现精彩的人生才是最为重要的。周浩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些,这是因为有众多媒体的关注,而那些因为上了技校,就一辈子要当一个平凡工人的人应该是大多数。而实际上,我们不需要技术工人吗?所有的研究成功都离不开工人用辛勤的汗水来转化为经济价值。周浩的“私人定制”不仅需要掌声,还需要我们缩减身份之间的距离,行业之间的差距。
  评论人士张秀说:“弃北大读技校”其实是一种抗争,也是一种觉醒,更是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参透”。如果有更多周浩敢于这样华丽转身,或会倒逼那些把目光紧盯在经济效益的大学反思自己的存在价值。“周浩们”用脚投票是对大学教育功能渐退的反戈一击。北大不会因为这一击而倒下,但中国的大学教育或会因为这样的反戈一击而警醒。
  反方
  不应将事件过度拔高
  @薛家明:周浩“弃北大读技校”虽是一个极端,但其后定然有更多的学子在不喜欢的专业中煎熬。因此,如何让学校间、专业间转学的路不再难走,更值得考量。周浩转校成功拾回学习热情,并不值得拍手称快,反而是高校间学分互认、学生流动制度缺失的表达。学校间、专业间的学生流动尽快破题,才是“弃北大读技校”的题中之义。
  @史洪举:现在看来,周浩是幸运的,他在重新选址人生时,有着旁人没有的决心与勇气,也有着争执后予以包容理解的父母。但如此多大学生中,如周浩者,到底有多少?他们如周浩般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却没有周浩的勇气与决心,迫于重新选择专业及学校的困难,迫于父母和亲戚朋友的期望与压力,不得不深受巨大的痛苦与煎熬,挣扎在自己深恶痛绝的专业中。甚至造成荒废学业,耽搁人生的惨痛下场也不是没有可能,这是我们不能不关心并重视的问题。
  红网评论人士岳乾说:放弃北大而转入技校学习技术,在当下的教育环境及教育生态中,确实是比较典型的,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折射出当前高等教育中所存在的某些问题,以及当前技术教育中所存在的某些困境。然而,对此事件的社会意义,无论媒体与社会,都不应过分解读与刻意拔高,正如报道中所示,周浩此举的初衷与目的主要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将这一仅仅关乎个人兴趣的事件推衍到对于教育机制的解读上,引申到对于普通高等教育与技术教育的优劣的评判上,有害而无益。
  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固然是专业知识的传递与技术的习得,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力;但另一方面也是人格的塑造与人性的发展,培养健康的“社会人”与现代公民。所以科学的教育就不应该或不仅仅在于技工知识及技能的传授,更在于人文精神的养成、公民德性的塑造、思考与学习能力的习得、协作能力的培育等等。这些目的可能需要更基础也更深层次的教育方式与内容,绝非职业技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所能实现的。
  评论人士线教平:对于周浩“弃北大读技校”的选择,不少人认为或将会给考生“坚持自我”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将会促使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或将会推动高校“自由转换专业”的落实,或将会使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走进“春天里”。
  其实,这只不过是舆论界的一厢情愿罢了,当年比尔·盖茨从哈佛中途退学创业,后来成了世界首富,论榜样力量,不知道比周浩大了多少倍,可又有多少人步起后尘了呢?说白了,和前者一样,周浩的选择显然只是个体的选择,群起而效的结论并不必然成立。仅仅寄希望于让一个“弃北大读技校”的周浩来扭转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而不是从改革职教体系、职教制度发力,不从提升整体职教毕业生的待遇着手,到头来恐怕只会是“黄粱一梦”。
  总结陈词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孩子的成才之路各不相同,上大学还是读职校都是一种选择。2014年被视做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大年”,不仅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更是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拟推动数百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向职业教育。一时间,公众对职业教育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狂欢过后,现代职教体系如何落地生根?体制机制的障碍该如何破除?激发职教活力的关键点又在何处?不解决这些问题,即便像周浩这样的学生能够做出“弃北大读技校”的选择,其前景也不能不让人忧虑,家长也难以从根本上放心。
  为此,必须通过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人才评价体系改革,消除社会对职业教育是低层次教育、远远差于北大这类歧视性观念,让职业教育也成为优秀学生值得考虑的选择。一流的职业学校丝毫不逊于一流的普通高校,这才是中国教育的未来。
其他文献
生命周期评价(简称LCA)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潜力的可持续发展支持工具.运用这种工具对汽车产品进行评价分析,可以揭示汽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制定汽车相关的环境政策和产业可
目的:分析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用于Angle氏Ⅱ类牙颌畸形的治疗作用.方法:给予对照组行口外弓强支抗正畸疗法,给予研究组行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
目前,世界经济存在三个主要力量:中国、美国、欧洲。但是,在大国的背景下,欧洲的机会是可以被忽略的,因为欧洲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的作用并不十分重要。欧洲的决策者们总是在自
1.问候时最好点名道姓。  迈进会客室的门,你的第一句话可能是:“你好,见到你很高兴。”但这却不如说:“李经理,你好,见到你很高兴。”后者比前者要热情得多。  2.若对方没请你坐下,你最好站着。  坐下后不应掏烟,如对方请你抽烟,你应说:“谢谢。”把烟灰和火柴头弄到地板上,是很不得体的。  3.不要急于出示你随身带的资料、书信或礼物。  只有在你提及了这些东西,并已引起对方兴趣时,才是出示他们的最
期刊
摘要:微博作为新兴媒体,它的出现和发展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由于其具有传播广泛,定位精准和传播实时等特性,微博营销在新媒体时代已经成为电子商务中新颖的、独特的一种营销模式,是新媒体时代的有效营销手段。  关键词:微博;微博营销;营销模式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微博的定义与现状  微博,即微博客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保护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从税收来看,我国尚未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税种,有关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散见于各个税种之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rn2010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鼓励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有关规定的通知》(青政办[2010] 288号)以来,我省先
目的:对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09年4月-2016年4月入我院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32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
摘要: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已进行五个月,下一步的价改之路如何走下去,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认为:天然气价改应继续坚定不移地以建立“两头放开,管住中间”完全竞争,的天然气市场为终极目标,并对下步改革的方向和路线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天然气;价格;改革;模式  中图分类号:F4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  20
摘要:研究了水价改革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水价改革的阶段和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行阶梯水价在我国有一定推广优势的观点。推行水价制度是节约水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希望可以能给广大学者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必要性;受益性;水价;制度;水资源;管理;受益性  中图分类号:TV697.4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