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逐瘀消肿汤联合间歇加压冷疗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气滞血瘀型膝关节ACL损伤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给予术后常规治疗,对照组34例加用间歇加压冷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逐瘀消肿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液积血、关节肿胀、肌肉粘连、伤口疼痛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本体感觉(采用被动运动感知阈值差值法检测)变化情况,比较2组
【机 构】
: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膝关节外科,四川 攀枝花 617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逐瘀消肿汤联合间歇加压冷疗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气滞血瘀型膝关节ACL损伤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给予术后常规治疗,对照组34例加用间歇加压冷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逐瘀消肿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液积血、关节肿胀、肌肉粘连、伤口疼痛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本体感觉(采用被动运动感知阈值差值法检测)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步态分析参数步长、步速、步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06%(33/34),对照组82.35%(28/3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液积血、关节肿胀、肌肉粘连、伤口疼痛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VAS均降低(P<0.05),Lysholms膝关节评分、被动运动感知阈值差值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步长、步速、步宽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增加(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步长、步速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逐瘀消肿汤联合间歇加压冷疗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ACL损伤术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缓解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二陈汤加味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予标准化疗方案.对照组61例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6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二陈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6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肝功能指标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变化,观察2组
目的 观察润燥解郁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阴虚血燥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对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60例阴虚血燥型pSS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润燥解郁汤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口干视觉模拟评分(VAS)、眼干VAS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4、8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健康问卷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26/3
目的 观察疏风止痒方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CU)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E(IgE)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风热型CU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疏风止痒方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3周.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血清IgE含量及白细胞介素31(IL-31)、IL-33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5%(39/4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32/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